2016年的消費者將是苛刻的、高要求的。他們就想在需要的時候得到想要的東西。他們渴望個性化,渴望對財富、食品、健康乃至所有一切的控制權。
《企業家》尋找整理有望在2016年最為閃耀的100家企業時,很自然地把這些消費需求考慮在內,挖掘注重專業、自主體驗的智慧企業。例如瑞典創業公司Qapital,其儲蓄軟件受到千禧一代的廣泛歡迎,能夠幫助他們逐步達成儲蓄目標、實現財務穩定;還有Care at Hand,能夠幫助老年預知(和預防)住院治療需求。此外,個性化帶來的按需服務經濟也備受關注,這一生態系統正吸引越來越多人進入,或許有一天會出現下一個優步。
今年榜單還聚焦了另一個愈發顯著的商業趨勢:女性擁有的公司。根據2012年美國人口普查,女性企業家占比36%,收入達到1.6萬億美元。到2018年,女性企業家可能要創造超過一半的新增中小企業崗位。除了女性企業家的公司,《企業家》還特別關注了專門針對女性的企業,從塑形到科學管理例假期等。
撇開意圖、影響力和利潤不談,榜單上的每家公司都有一個共性:擁有一個值得為之奮斗的理念。其中的一些公司有可能改變世界,一些可能發現致富的道路,也會有一些不那么幸運,但這100家公司代表著的企業家精神,值得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