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微軟宣布豪擲262億美元收購面向商務人士的社交網絡LinkedIn。這是一份慷慨的要約,收購價高出6月10日LinkedIn收盤價49.5%。一家以個人電腦業務著稱的科技巨頭收購一家社交網絡企業似乎有點愚昧和不切實際。但如果深入分析微軟的發展歷程,你會發現這次收購背后的戰略意圖。
微軟主宰著全球的PC電腦及其軟件。不僅個人購買PC電腦,公司也是微軟的重要客戶,而且公司的采購量通常更大。事實上,微軟曾經在PC電腦及其軟件市場上具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今,隨著互聯網和數字技術發展,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以及可分離式的平板電腦興起,微軟曾經達到90%的市場占有率大幅下降。如果把移動設備也考慮在內,微軟的全球個人電腦市場占有率僅有14%。IE瀏覽器的市場份額也從一年前的57.4%下降到今年2月的44.8%;同期,谷歌瀏覽器作為新的市場引導者,其占有率從25%上升到了36.6%。微軟應對蘋果挑戰而開發推出的Windows Phone表現更糟糕,市場占有率不足1%。
如果你是微軟,會怎么辦?
首先,當然是充分利用自己已經占下的據點。商務人士是微軟目前的主要用戶,他們喜愛微軟PC電腦與軟件的穩定性。其次,微軟根據自己的優勢拓展新的據點,譬如Office 365——一套基于云平臺的應用套件,9個月前其市場占有率僅不足7%,而今每5個白領就有1個在用它;還有微軟基于云計算的操作系統Azure,個人和企業可以付費租賃和使用微軟全球數據中心的儲存、計算等服務。
而今,LinkedIn進入了微軟勾畫的藍圖中,可見微軟已經瞄準職場辦公市場。如今回過頭再看其高價收購LinkedIn就不覺得奇怪了,畢竟這是一個集中了大量白領與企業的平臺。
臉譜想壟斷社交生活,微軟想壟斷職場辦公。這兩者之間的罅隙里,還會留下什么空間給其他企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