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銀平
微軟或許可以考慮互聯網時代的免費策略,將軟件服務內容免費開源給安卓以及其他開發者。從長期來看,這一舉措最大的效果就是在自有的平臺之外形成了一個可以大量帶來云服務的機會
微軟在前不久發布的財務報告中披露,旗下的Surface系列產品表現優異,營收同比增長61%,達到11億美元,但與之相反的是,其手機業務營收卻同比下滑47%,至6.62億美元。此消息一出,業內諸多質疑之聲紛至沓來,微軟移動會否遭遇蘋果Lisa式的失敗?
身陷頹勢
如果說在兩年前收購諾基亞陷入困境的手機業務時,微軟曾對該業務抱有一絲幻想,如今這種幻想正在被一絲絲地扯碎。的確,微軟移動如今也拿不出任何可以炫耀的資本,畢竟其市場境遇每況愈下,或者說是遭遇了自成立以來的最大挑戰。
在早前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文件中,微軟手機本財年第二財季營收同比大幅下滑。其表示,“受此前宣布對手機業務戰略進行調整的影響,設備營收減少2.48億美元,降幅為11%,抵消了Surface營收增長給該項業務營收帶來的正面影響。公司在2016財年第三財季銷售出230萬部Lumia手機,以及1570萬部其它手機,不及上年同期的860萬部和2470萬部。受此影響,手機營收同比減少了6.62億美元,降幅為47%。”
與銷量下滑同步的是,微軟在手機移動端操作系統的占有率也呈現出頹勢。據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數據顯示,2015年年底Windows Phone/Windows 10 Mobile市場份額為2.2%,遠低于Android的81%和iOS的16%。
微軟顯然不會坐以待斃。目前一個比較靠譜的說法是,微軟基本上確認將逐步淘汰 Lumia 系列智能手機,目的是為了更專注于正在研發的另一款設備。坊間認為可能是研發中的 Surface Phone,并且分三種檔次:一是面向普通消費者,二是面向發燒的愛好者和忠實粉絲,三是定位企業級。
微軟還將觸角伸向了谷歌旗下的安卓系統。一個已經被證實的說法就是,目前微軟將Windows Phone移動操作系統上的多項特色、獨家功能搬至Android和iOS等系統平臺,比如Word Flow鍵盤、Cortana小娜等,并收購了跨平臺移植工具Xamarin。顯然,微軟要做的不僅僅是在自有的移動終端產品上不斷豐富,而且要打造的是一個開放的云服務提供平臺,可以將其產品滲透到所有的其他平臺之上。這也印證了微軟現任高層對智能手機的戰略定位,那就是永遠留在移動市場,無論市場份額有多少,畢竟它的最終目的在于吸引用戶購買微軟的軟件和服務。
“免費”突圍
微軟之所以要持續在移動終端領域發力不無道理:擁有前期市占率最高的操作平臺,微軟要做的就是要打造一個通吃平臺,而這個平臺的最大作用就是能夠讓其更加無障礙地推廣操作平臺,其實這也正是微軟公司目前領導人推崇的要將公司轉型為云服務平臺。然而從目前的處境來看,微軟移動要實現突圍或許沒有太好的路可以走,只有不斷完善其生態系統,同時在產品創新思路上進行徹底的顛覆。
眾所周知,手機行業的發展如今正進入一個瓶頸期,價格、操作體驗成為兩個競爭關鍵點。價格方面,很多廠商在高端市場面臨著蘋果、三星等領先品牌的擠壓,在低端市場則面臨著比拼配置、比拼供應鏈控制的考驗,因此,在價格層面試圖進行突破的可能性或許不大。在操作體驗上,微軟似乎可以做的事有很多,因為windows 操作系統最大的特點就是其設計感以及安全性,畢竟與安卓的開源相比,其封閉性給用戶可以帶來更好的體驗。
此外,微軟移動之所以普及率低,重要原因是,一方面生態系統相對較弱,應用以及其他綜合服務相對較少。一份去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在應用程序數量和質量上,微軟Windows phone操作系統可要遠遠落后于iOS和Android,后兩者的應用數量已經突破了120萬個,而同期 Windows Phone只有24.5萬。所以,Windows phone要實現戰略突破,必須要通過開放吸引更多的開發者進入這一平臺,同時提供更加豐富的應用以及可以轉換的操作應用,只有這樣才能為提升用戶體驗提供充分的條件。
另一方面,愿意采用微軟操作系統的合作廠家太少。微軟的合作伙伴中包含宏碁、LG、三星、索尼等國際品牌,但這些品牌面臨的狀況有兩種,一類是擁有PC產品的智能手機廠商,他們出于對微軟在PC領域的掌控能力,形成了類似捆綁式的戰略聯盟,他們在市場推廣中不得不推出部分型號的Windows phone,另一類是純手機廠商,但能采用Windows phone系統的機型卻是少之又少。這就造成了一個現象,即便用戶認為微軟操作系統手機界面更加美觀以及個性化,但在市場上的可選擇性卻非常弱,最終市場轉化率也就不是特別高。
結合自身的戰略考量,微軟或許可以考慮互聯網時代的免費策略,將軟件服務內容免費開源給安卓以及其他開發者。這一變化可能帶來的結果就是其軟件服務內容的大量裝機,雖然這會在短期內造成一定的財務壓力,畢竟其專利許可以及授權會帶來相對可觀的收益;從長期來看,這一舉措最大的效果就是在自有的平臺之外形成了一個可以大量帶來云服務的機會,這顯然與微軟目前的戰略訴求不謀而合。
微軟的戰略宏圖毋庸置疑,但其移動業務能否避免像蘋果Lisa那樣的悲慘結局,也許只有時間能夠告訴我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