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學鋒
董事會的職權中,對經理層的任免及相應的考核、定薪權最為關鍵,而這長期是央企董事會缺乏的。對于相關方怕放權給董事會可能導致“失控”的擔心,有專家稱是“借口”,在岸上永遠學不會游泳
“企業重大決策必須先由黨委(黨組)研究提出意見建議,涉及國家宏觀調控、國家戰略、國家安全等重大經營管理事項,必須經黨委(黨組)研究討論后,再由董事會、經理班子作出決定。”2016年6月,國務院國資委發布的《在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中加強黨的建設工作》,引發各界高度關注。
國務院國資委2004年啟動央企董事會試點,其后展開規范董事會建設,核心制度安排是外部董事占董事會多數。首批董事會試點央企七家,至今年六月達85家。董事會試點被寄予厚望,時任國資委主任李榮融稱,“國有企業改革的寶就押在這個上面,這個問題不解決,國有企業改革最關鍵、最核心的問題就沒辦法解決,所以必須成功,不能失敗?!?/p>
盡管在一些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央企董事會建設整體看仍然在路上。當前,對“必須成功,不能失敗”的央企董事會建設來說,治理的主要短板還有哪些?
“一股獨大”難有效治理
2015年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出,“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重點是推進董事會建設,建立健全權責對等、運轉協調、有效制衡的決策執行監督機制”。如果企業只有一個股東,無股東會,解決不了股東通過股東會制衡的問題。沒有股東會的有效制衡,董事會的有效制衡形不成。在山東省長郭樹清看來,真正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是國企改革的核心任務,即使是國有獨資企業也要積極引入其他國有股權,因為沒有股權多元,就沒有股東會。
目前,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106家央企,僅五家實現了母公司層面的股權多元化,其余為國有獨資,這成為健全現代企業制度的重大瓶頸。在此基礎上,董事會建設難以真正規范:董事會試點是在國有獨資基礎上進行,外部董事形成的制衡,并非基于股權多元化的天然制衡;職工董事之外的董事都由國資委派出、對國資委負責,難以制衡。央企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原總經理李永安就指出,“(中央企業、國有企業)建設規范董事會完全是(走)形式。第一,董事會不是股權多元化;第二,總經理不是董事會任命的?!?/p>
首都經貿大學教授戚聿東認為,國有獨資公司由于單一的產權關系,導致了政府主導的獨家單邊治理結構,這種帶有政府行政色彩的企業,使得法人治理結構必定是不可能規范的。在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劇錦文看來:“央企完善治理將是一個漫長的系統工程。國有股權一股獨大是其獨特的治理結構的根源所在。假如不能讓更多的非國有股份進入這些企業,建立一個高效的董事會和管理團隊是比較難的?!薄霸谘肫笸菩鞋F代企業制度,本來是很好的設想,但現在受產權制度的影響,現代企業制度沒有達到預期效果。”中國恒天董事長張杰稱,正是央企集團層面沒有推行股權多元化,造成了目前存在的一系列不足。曾任國企瀘州老窖董事長謝明稱,“國有企業一股獨大不是好事,因為一股獨大就容易形成政府官本位思想,政府控制企業,把政府的行政行為作為經濟的手段,這是企業的悲哀?!?/p>
曾任國務院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的張德霖對《董事會》直言,“國有獨資情況下,我個人認為,這樣的企業很難存在現代意義上的公司治理。真正意義上的公司治理應當是建立在財產權多元化的前提下的。至于國有獨資企業,在現有的情況下主要是個管理問題,而不是治理問題?!?/p>
山東省的探索證明了股權突破的價值。2015年,山東將18戶省管企業30%的國家資本,劃轉至省社保基金理事會,在集團層面實現了股權多元化。其后,國資委、省屬國企改革的生力軍社?;鸶魑晒蓹喽拢送馐菆绦卸拢醪叫纬芍坪?。運行不到1年,社?;鹄硎聲墓蓹喽乱淹冻龇磳ζ倍鄰垼嚎芍^不同于傳統國企董事會、董事會試點的一個例子。山東社?;鹄硎聲蓹喙芾砜偙O王樹和對《董事會》表示,“有了我們這個小股東——是關鍵的小股東,對國企改革、對國資委更好地履行國資監管是很好的促進?!?/p>
《指導意見》指出,對需要實行國有全資的企業,也要積極引入其他國有資本實行股權多元化??梢姡蓹喽嘣咽琼攲釉O計。央企理該加大股權多元化、整體上市力度。
在岸上永遠學不會游泳
第二個大短板,無疑是董事會的職權——首當其沖的是董事會對總經理的任免權。
董事會的職權中,對經理層的任免及相應的考核、定薪權最為關鍵,而這長期是央企董事會缺乏的。無任免總經理職權,是虛置的董事會,極大扭曲委托代理關系,造成董事會與總經理、董事長與總經理的不協調,導致公司治理效率低下。中國恒天董事長張杰認為,“(偉大的董事會的特征是)對企業發展有遠見、有決策力,更重要的是能選出特別優秀的經理人,帶領企業持續發展,立于不敗之地,比如GE、蘋果,否則就是虛化、弱化的董事會。”對于相關方怕放權給董事會可能導致“失控”的擔心,有專家稱是“借口”,在岸上永遠學不會游泳。
2014年7月,國資委在新興際華等四家央企開展董事會行使高級管理人員選聘、業績考核和薪酬管理職權試點。2015年,新興際華成首個董事會直接選聘總經理的央企?!吨笇б庖姟分赋觯耙袑嵚鋵嵑途S護董事會依法行使重大決策、選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權力,保障經理層經營自主權,法無授權任何政府部門和機構不得干預。”
與董事會選聘經理層對應的是經理層的市場化。中國建材董事長宋志平曾向國資委領導匯報時說,搞董事會試點只解決了國企體制改革的一半問題,另一半就是解決職業經理人的問題。
落實董事會職權,國資監管需從管企業為主轉為管資本為主,這對國資監管機構的挑戰很大——國務院國資委的說法是“壯士斷腕”。
值得一提的是,董事會試點當事人、時任中國外運長航董事長趙滬湘對《董事會》表示:“有一點要特別說明,就董事會本身而言,不用特別強調是否央企。央企首先是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一分子,就應該按照市場規則、現代企業制度辦事。無論何種體制公司的董事會,核心職能都應該是做好戰略方向的判斷、科學地進行商業決策和選好用好職業經理人團隊。”不合理地強調央企屬性,會極大增加董事會建設的難度,甚至陷入迷途。
缺乏有力的激勵約束
優秀的董事是董事會建設的根本。目前,央企董事會建設的一大短板是,對董事缺乏有力的激勵、約束。
央企推動董事會試點以來,國資委出臺了《董事會試點中央企業董事會、董事評價辦法(試行)》,國資委按照運行良好、正常、需要改進評價董事會,對董事個人則以優秀、良好、稱職、基本稱職、不稱職評價。國資委對不稱職的董事會做調整,如按《董事會試點中央企業專職外部董事管理辦法(試行)》,專職外部董事如出現年度評價或任期評價結果為不稱職,或者連續兩個年度評價結果為基本稱職的,將予以免職(解聘)。
目前從結果的應用上看,評價還是初步的。比如對運行良好的董事會如何激勵,還沒有相應安排。對評價優秀的董事,同樣缺乏獎勵。問責方面則仍在探索。中國誠通董事長馬正武認為,“過度的激勵對于董事會、董事是不合適的。董事會、董事的激勵和問責,第一應該有,第二要適度。經理人的激勵和問責則是必須有,而且要有強度。兩者是不一樣的。明確董事會、董事的激勵與問責的范圍、方式、程度,進而形成一個良好的制度規范,這是很有價值的?!?/p>
此外,外部董事的質量有待提高。外部董事大多是退休人士,可能存在履職動力、能力不足問題;外部董事主要是央企系統的人,文化相近,不利于董事會多元、科學決策。按李榮融的說法,部分專職董事演變成安排“不好安排的人”的場所了,比如有個干部身體不好,就被安排去做專職董事。
偉大的董事會創造偉大的公司。11年來央企董事會建設已有一些成果,“必須成功,不能失敗”,萬不可倒退。在央企專職外部董事吳曉根看來,要做細、做實建設規范董事會的工作,不可浮躁,不可急功近利,不可形式主義,要有“功不在我,謀求長遠”的胸懷。中國恒天董事長張杰對《董事會》表示,只要思想解放,積極推動,加強制度創新,更好地推動市場化監管和經營。央企為什么不可以建成偉大的董事會,為什么不能成為偉大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