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秋枝
《數學課標》認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和諧發展需要有和諧的課堂。筆者認為和諧的數學課堂應該是讓學生感興趣的課堂,是充滿民主的課堂,是智慧挑戰的課堂,是有效益的課堂,更是開放創新的課堂。以下圍繞和諧數學課堂的這幾個要素談一些感想,同大家交流。
一、把數學課上得有趣些
心理學認為:每個人都對新鮮、有趣的事物感興趣,數學課當然也不例外。但是,數學一向給人的感覺是枯燥的、乏味的,面對冰冷的數學教學內容,學生顯然是不喜歡的。和諧課堂首先是讓學生喜歡的課,因此,需要我們把枯燥變得新鮮,把冰冷變得有趣,要善于化平淡為精彩,化平庸為神奇,把我們的數學課堂演繹得生動活潑、情趣盎然。把數學課上得有趣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人手:
1、設計誘人的課堂導入。第一感覺對人的印象最為深刻。好的課堂導入就如同演員第一次“亮相”,是師生情感共鳴的第一個音符,精彩的導入能喚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燃起智慧的火花,開啟思維的閘門,能營造學生渴望學習的心理狀態,為整堂課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如在教學蘇教版六(下)解決問題的策略——替換時,可以用視頻故事《曹沖稱象》導人,通過學生交流曹沖是怎么稱象的來引入課題。又如:在教學“找規律”時,可以通過有節奏的拍手游戲來導人新課;再如:教學“左右”時,教師讓學生聽“向左轉,向右轉”的口令做動作來引入。和諧的數學課堂應該從誘人的課堂導入開始。
2、創編有趣的問題情景。由于教材中的情景具有統一性、簡約性和滯后性等特點,實際教學不能照搬和復制,應該以教材為藍本,適當地進行改造、整合,要多問問兒童喜歡什么?要深入童心世界,創設以童話、游戲、故事、動畫等學生喜聞樂見的情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興趣,喚醒兒童心靈深處對學習的喜愛。如教學蘇教版教材四年級(上冊)第79頁《可能性》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把靜態的看圖思考,創編成愉快的可操作性的活動,學生自然積極參與,積極思考,在興趣盎然的活動中理解了知識,掌握了本領,達到了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
3、采用幽默的教學手段。在教學中運用幽默,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活躍課堂氣氛;可以巧妙地處理偶發事件,使教學轉入正軌;可以抓住教學契機,借機發揮、因勢利導、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也可以提高教師的威信,并在潛移默化中濡染學生心靈。幽默作為教學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滲透到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經常地、恰如其分地在課堂教學使用幽默這一教學手段,必將使教學內容變得生動有趣,必將使學生始終保持愉快的心情投入學習,必將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 諧數學課堂離不開課堂幽默!
4、編制好玩的數學練習。例如:計算教學一向是枯燥繁難的,學生不喜歡,如果我們把這些單調乏味的計算設計成各種各樣的游戲,讓學生在好玩的游戲中進行練習,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低年級的計算練習,可以設計“小鳥找家”、“小郵遞員送信”、“找朋友”、“找腳印”等游戲,中高年級計算練習可以設計“爬山比賽”、“數字接龍”、“幸運大抽獎”……。讓學生在生動有趣好玩的游戲中做練習,既達到了鞏固的目的,又不會讓學生感到計算的乏味。
二、把數學課上得民主些
著名哲學家、教育家杜威認為:民主是一種教育原則、教育的衡量尺度和教育政策。民主的課堂是以建立平等、友好、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合作的師生關系為基礎,以形成教學相長、民主和諧的良好學習氛圍為保證,以學生全面、主動、和諧發展為追求的課堂。
民主的課堂需要教師精心營造。首先,要營造一個師生“其樂融融”的情感場。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我們的數學課堂應該是老師和學生交朋友的地方,是讓學生感到歡樂,感受成長的地方。課上民主平等的師生溝通與交流,可以產生深厚的師生情感,其關鍵在于教師要放下架子,蹲下身子用耐心、愛心、細心去了解學生的思想感情,傾聽學生的心聲,這樣的教學才能抵及師生的心靈,才會閃現出教育的生命之光。
其次,要營造一個師生“暢所欲言”的話語場。傳統教學中,學生因其“無知”的身份地位被看成可以被人控制,而教師由于“聞道”在先,“術業有專攻”,因此處于權利的中心地位,這就形成了教師的教學話語霸權。致使教師占據課堂語言表達的全部或大部分空間,剝奪了學生語言表達的機會,最終會禁錮學生的思想,喪失的將是充滿靈性的多元表達。教師的話語專制,意味著師生間沒有平等,課堂完全是屬于教師的,學生只能是一個容器而已。
最后,還要營造一個師生“自由自在”的活動場。數學課堂其本質就是數學活動,整個教學流程其實是由一個個數學活動串聯而成的,沒有學生活動的數學課堂不是真實的課堂。教師不是主宰課堂的權威,而是數學活動的開發者、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自主性,始終把學生推向前臺,精心組織學生投入數學活動,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在教師營造的自由活動場中樂此不疲地去探索、去嘗試、去討論、去交流、去發現、去創造、去提煉。
三、把數學課上得開放些
我們的數學課需要開放,只有開放的數學課才能有利于發掘每個學生的數學潛能,才能有利于學生更多的交流和合作,才能有利于滿足學生多種需求,才能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因此,在我們的數學課上要創設一個有利于學生生動活動、主動發展的教學環境,給學生充分提供發展的空間,從而使學生在主動建構自己的數學知識和經驗的過程中豐富自己的生命內涵,提升自己的生命價值,各方面素質得到全面發展,開放性是和諧課堂的又一特征。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落實:
1、教學目標的開放。目標的開放是課堂開放的核心和關鍵。數學教學的開放目標不但包括數學理論(數學事實、數學概念、數學方法、數學結構等)、數學技能(運算、表達、應用技能等)、數學活動經驗這樣的顯性目標,還包括數學態度、數學意識、數學能力、數學品質等隱性目標,只著眼于顯性目標的教學是淺層次的教學,只有同時達成顯性目標和隱性目標的教學,才具有發展功能。
2、課程內容的開放。新課程的理念要求數學教學的內容要面向全體學生,具有層次性和選擇性。在這種要求下,數學教師應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礎上,開放教材、充實教材、超越教材、使之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憑借。
3、教學過程的開放。教師在設計教學流程時,要創造條件,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體驗、感悟、探究。要盡量讓學生從熟悉的情景中引人,先讓學生獨立思考,使每個學生都能投入到學習過程,以自己的方式嘗試解決問題,然后組織學生進行小組交流,突出學生間的合作研討,營造共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氛圍,使學生在多向交流中進——步參與,達到知識、能力、情感的同步發展。
4、教學資源的開放。教師要善于拓展課堂空間、開放教學資源,將教學向課堂之外的廣闊世界開放,向學生內在的、豐富的精神世界開放。使學生在發展對外部世界的感受、體驗、認識、欣賞、創造的同時,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己的生命世界。
四,把數學課上得別致些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如果教師長期使用一種教學模式,可以逐漸形成教學定式,使學生感到總是“老一套”,對課堂學習失去興趣。因此,我們的數學課力爭常教常新,要敢于創新、敢于向傳統陋習挑戰,大膽嘗試,不斷更新,把自己的數學課上得與眾不同,新穎別致,讓每個學生天天都期待上你的“數學課”。要達到這種境界需要教師們別出心裁的設計,需要教師獨特的教學藝術去感染,需要數學內在的魅力去吸引,這一切都要靠教師的智慧與靈感,需要教師將自己從事的日常工作變成自己的興趣之所在,才能創造出精彩和奇跡。
和諧課堂一直是我們孜孜追求的,讓我們從點滴做起,從能做的做起,為構建和諧、高效的課堂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