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秀蘭
摘要:合作學習就是把合作的觀念引入教學系統,是新課程實踐的產物,是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合作學習的外顯形式經常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借助于小組合作的形式,提高學生多方面的能力。這種教學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是一種符合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有助于學生主動學習,有助于學生適應社會,有助于學生的創新和良性競爭,使學生們養成優秀的學習心理品質,即在學習過程中相互幫助、相互促進。
關鍵詞:初中物理;小組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是對傳統教學組織形式的一種突破和補充,也是新一輪課程改革所倡導的自主、探索與合作的學習方式。它促進了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實現了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并通過多種途徑滿足學生多樣化和個性化發展的需要,從而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它的外顯形式經常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借助于小組合作的形式,提高學生多方面的能力,使物理教學“動”起來,“活”起來。下面,筆者就物理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的實踐,結合本人理解談一些粗淺看法。
一、對合作學習的認識
合作學習是把合作的觀念引入教學系統,是新課程實踐的產物。它是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合作學習鼓勵學生為集體的利益和個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務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理想。它是以現代社會心理學、教育學、認知心理學等為基礎,以研究與利用課堂教學中的人際關系為基點,以目標設計為先導,以師生、生生、師師合作作為基本動力,以小組或團隊活動為基本教學方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最終目的,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它是一種學習方式,而不是學習方法。它關注的是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過程中的體驗與感受,關注學生的創造性與主動性人格的培養。
二、適時分組,獲取最佳學習效果
要提高合作學習的效果,應把握好分組的時機。在教學中,部分教師采用分組的形式,讓學生討論、合作,且無論什么樣的課都采用,過一會兒用一次。從表面上看,課堂氣氛比較活躍,但從實際的教學效果看,討論時間給得不夠,剛剛分好組,沒說幾句,就被教師止住安排下一項內容了,合作學習顯得匆忙、零亂。因此,把握好分組的時機尤為重要!
1、當任務繁重時,可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新教材要求同學們的知識學習不局限于課本,課堂理論與生活實踐相聯系,加強學生對知識的“遷移”和“內化”,讓學生帶著設計好的問題去搜集盡可能多的信息、資料。由于要通過多種渠道獲取信息,任務多,時間緊,學生通常不具備獨立完成的條件和能力,這時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就很快捷、高效。
2、當學生思考出現困難時,可采用小組合作學習。以前的課堂教學,教師是主角,學生是配角,教師是表演者,學生是參與者。特別是一些學習態度差的學生更是心不在焉,不愿去動腦,動口,動手,造成差生面不斷擴大,即使是學習態度好的學生面對如此單調的課堂,也很難在一節課的時間內都能集中精神聽課,他們也需在課后花大量時間去復習、做題才能保證一定的效果,進而造成物理課堂教學效益差。為突破傳統的課堂教學格局,我們在物理實驗課教學上從形式到內容都做了大膽改革:在課堂教學中進行角色轉換,讓學生來唱主角,教師甘當配角。通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實踐,在實踐中學會自我思考和探索。
3、當方法多樣時,可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如:有一組串聯的彩燈(如圖),當閉合開關后燈都不亮,已知其中1盞燈的燈絲燒斷,請大家判斷是哪盞燈壞了?所需器材自選。問題的存在恰恰是推開真理大門的前奏。組織學生分組開展討論,由學生自己分析和處理信息。經過討論,有小組提出用電壓表檢驗,有小組提出用電流表檢驗,有的小組提出再用一只完好的燈泡分別代替電路中的每一只燈泡,有的小組提出用一根導線來檢驗等。
三、合理分組,相互合作相互競爭
1、分組時應兼顧小組成員之間的差異做到“組內異質”。這里的差異應包括學生成績、能力傾向、個性特征、家庭背景等諸多因素。比如在前面安排同學們去多方面搜集生活生產中各式各樣杠桿的信息時,就要考慮到同學家庭的差異,否則同組的學生可能搜集到許多重復的信息,就不能很好的進行組內交流。同時還要考慮學生能力,比如,讓愛好電腦的學生去上網搜集資料,就不可以把班級內電腦“高手”都分在同一組。“組內異質”除了可以更好的發揮每位同學的作用,同時還有利于組內成員間的相互學習。
2、分組還應做到“組組同質”。可以增加合作學習小組間的競爭性。如果小組與小組之間存在很大差異,綜合能力較弱的小組,就會失去興趣,那么這樣的競爭也就沒有任何意義,只有讓每個小組成員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才能增強他們再次去爭取成功的信心。同時為了同一個目標還能促進組內成員之間更好的合作。
總之,人們常說“物理難學、物理難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物理教學形式過于單一,導致物理學習常常被視為孤立的、個體化的活動。物理學習應該注重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往,賦予學生更多參與學習的機會和權力,為物理教學帶來生機。合作學習無疑是一個好的平臺,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應該在實際教學中勇于探索、勇于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