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宗驥
摘要:體育教學由應試教育轉軌對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應試教育對體育教師的要求只是傳授體育知識和技能,是單重角色,而素質教育則要求體育教師不僅要傳授體育知識和技能,增強學生的素質,還要當好學生的人生指導者,生活中的朋友,甚至學生的心理保健醫生,是一個重要的角色。這才是學生心目中完美體育教師的形象。因此,實施素質教育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體育教師;素質教育;體育知識;技能培養
所謂的素質教育,實際上是既舊又新的概念,是我國教育工作者在全面深入理解國家的教育方針的基礎上,針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形勢,為深化教育改革,推進教育持續而努力的一個組成部分 ,它是毛澤東同志提出的“要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和鄧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方針指導下形成的,是根據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轉變人才培養模式,提高國民素質的要求創造出來的教育學概念。要全面全體學生,為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勞動、學會生活、學會健身、學會審美、學會合作打下扎實基礎,使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得到全面協調的發展。柳斌同志強調素質教育要有三個“要點”,一是“面向全體學生”;二是“要德、智、體全面發展”;三是“讓學生主動發展”。總之,素質教育具體地講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科學文化教育和身體素質教育。可見,體育教學本身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在體育教學中實施思想品德教育
在體育教學中,嚴格體育課堂常規教育,可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紀律行為,在開展各項體育游戲竟賽的時候,利用對規則的學習理解,培養他們遵紀守法,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根據各種不同的教材特點,培養他們的各種意志品質。陳嘉庚曾指出:“體育運動,為教育中一重要之科學,雖主旨在訓練、健身,然對于道德精神關系更為密切,若注重體育而道德之現象,深可慨嘆者者也。”在戶外進行體育活動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往往比在理論課空洞的說教更有說服力。隊列隊形練習可培養學生嚴明的組織性、紀律性:“令行禁止”體現得淋漓盡致;耐久跑可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的精神;體操項目可培養學生團結互助,互幫互學的作風;球類項目可培養學生的集體主意覌念;體育竟賽則更有凝聚力,能使學生空前團結,并能培養良好的體育道德風尚。因此體育教育中對學生的道德思想品質的教育來得更直接,更易讓學生接受并牢記,有利于培養學生健康的思想品質。
二、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人際交往能力
人際間的交往是一種能力,未來社會需要人與人之間的互相交流,協調配合,在體育教學中,首先要協調好老師與學生間的相互關系,既要養成學生服從命令聽指揮的習慣,更要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意識。另外,教學過程還存在著大量的學生個體之間、個人與集體之間、小集體之間的關系,應著重培養學生擺正個人位置,妥善處理好與他人和集體的關系,增強合作意識。
三、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社會競爭日趨激烈,激烈的競爭性是現代體育的一個最顯著的特點。體育運動之所以被人狂熱崇拜,其原因之一,是因為它最直接,最不加掩飾的競爭方式,呼喚著人的本質力量。學校體育可為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教師可通過比賽和游戲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不斷進取,超越自我。在體育比賽中,勝利與失敗并存,對學生進行勝敗觀教育尤為重要。勝不驕、敗不餒,在勝利中找不足,繼續前進;在失敗中找教訓,以頑強的毅力去爭取勝利,使學生能正確對待學習中、生活中遇到的失敗與挫折,振奮精神,克服困難,做生活的強者。
四、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健康體魄
毛澤東指出:“體者,載知識之車而寓道德之舍也”,這句話深刻揭示了體質的重要性。現代學校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養成堅持鍛煉身體的好習慣,從而增強體質,適應快節奏的社會運轉。人的基本素質包括速度、力量、耐力、靈敏、柔韌等方面,在體育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各種教材,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全面的發展這些基本素質,而不能單純的或過分注重發展一種或幾種素質。
五、在體育教學中發展學生的智力
體育運動能促進大腦的發育,改善機能,為人們從事智力活動打下良好的物質基礎。其次,可以促進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力等智力因素的發展,體育運動具有不同形式的對抗性,本來、不論是個人或集體項目,因其有不確定性特點,則可把表現為肢體對抗的外在形式引申為內在人腦的智慧較量。例如在體育教學中通過觀察法、對比法和示范法的運用,能有效地發展學生的觀察力;通過技術動作的練習,有利于促進學生記憶力、想象力的發展;通過教學比賽和各種體育游戲,可以潛移默化地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敏性與應變能力。田徑教學的起跑練習能培養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投擲壘球能培養學生的準確能力,體操(技巧)動作能培養學生的時空感覺和運動感覺等等。所以,學生的智能水平通過體育教學能不斷得到提高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于磊杰.“略論體育教學與素質教育”.
[2] 於世海.“論體育教學中的素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