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楓 李桓甲
【摘要】圖式是指人們以過去的各種經驗為基礎來認識新事物并賦予其意義的結構。語篇理解是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心理過程,與多種因素息息相關。本文從圖式理論的概念入手,分析圖式的特點,探討圖式理論對語篇理解的作用以及圖式理論在運用中存在的局限性,最終得到一些相關的教學啟發。
【關鍵詞】圖式理論;語篇理解;教學啟發;局限
一、圖式理論
1、圖式的概念
圖式的相關概念最早是由德國哲學家康德提出來的,他提出了認知圖式的概念。康德認為就概念本身而言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只有人們將自己的過去經驗和已有知識同概念結合起來,概念才會產生意義。這是圖式的原始概念。如今,有不同的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圖式進行定義,雖然這些定義多少有些不同,但是萬變不離其宗,所謂的圖式就是“指每個人過去獲得的知識在頭腦中儲存的方式,是大腦對過去經驗的反映或對過去記憶的積極組織,也是學習者以往習得的知識構架”。
2、圖式的特點
圖式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圖式有具體示例。任何一個能夠在實際生活中找到具體樣本的圖式,都有可能被激活隨后進行圖式化;第二,圖式具有相互嵌入的功能。一個圖式可以是其他圖式的組成部分,而這個圖式本身也可以由另外幾個圖式構成;第三,圖式可以既可以在具體層面上表征知識,也可以在抽象層面上表征知識,這也就是我們為什么可以有與“美”、“自由”等抽象概念有關的抽象圖式,也可以有與“桌子”、“椅子”等與具體事物相關的具體圖式的原因;第四,圖式對我們的語言理解以及我們對世界的感知產生巨大的影響;最后,我們頭腦中儲存的圖式不會一成不變,它可以隨著我們的生活閱歷和百科知識的積累而不斷擴大,因此圖式具有一定的動態性。
3、圖式的分類
就閱讀語篇而言,圖式主要可以分為語言圖式、內容圖式和形式圖式三類。語言圖式是讀者已經具備的比如詞匯、語法和句型等和語言相關的圖式。內容圖式是指讀者對閱讀語篇的主題和內容范疇的了解程度。形式圖式是讀者對閱讀篇章的體裁以及其篇章結構的熟悉程度有關。這三個方面的圖式與篇章理解息息相關,無論是哪一個圖式,如果沒有達到語篇理解所需的要求,那么語篇理解的順利程度和準確程度都會多多少少受到一定的影響。
二、圖式理論與語篇理解
1、語篇理解的實質
語篇理解的過程就是讀者積極在腦中已有的知識儲備里搜尋相關信息并進行邏輯推理吸收語篇信息的過程。在語篇理解的過程中,讀者需要將從語篇中獲取的新的知識結構與自身已有的知識結構相結合,要經歷一段信息加工的過程。語篇是聯系作者和讀者的橋梁,理解語篇不僅要理解詞義、句意等,更要從宏觀的角度把握語篇的整體意義,從而使語篇理解達到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另外值得強調的是,語篇理解的過程不是讀者被動地接受新語篇信息的單向過程,而是讀者根據自身的經驗和知識主動參與語篇理解的能動的雙向過程。圖式理論對于語篇理解具有重要意義,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語篇理解的過程就是圖式具體化的過程。
2、語篇理解失敗的原因
Rumel hart曾指出,語篇理解不順利的原因主要有四個:第一,圖式儲存不夠,也就是說讀者自身沒有儲存與語篇材料相關的圖式,在這種情況下,讀者往往很難理解語篇內容,由此造成語篇理解不順利;第二,有足夠的圖式儲存,但是在閱讀語篇的過程中,可能因為語篇材料中沒有提供足夠的信息導致相關圖式沒有得到激活,這種情形也很有可能導致讀者不能理解語篇材料的內容;第三,作者在語篇材料中提供了足以激活相關圖式的信息,讀者本身也儲存了相關圖式,但是卻因為讀者掌握的語言知識不夠而導致的語篇理解失敗;最后一種情況是,圖式運用錯誤,讀者認為自己看懂了語篇但是有肯能誤解了者想要表達的意思。由此可見,圖式理論貫穿語篇理解的全過程。
3、圖式理論對語篇理解的作用
圖式理論在語篇理解的過程中有以下幾個作用:
第一,預測和推理作用。世界上的事物以及各類事件都存在著普遍性,而圖式表征的正是這種普遍的知識,因而圖式具有預測的作用。知識具有共性,在這個基礎上產生的共同的圖式是人們之間相互理解的先決條件,如果知識不具有共性,那么就不會產生共同的圖式,如此一來,人們之間也就無法相互交流了。
第二,選擇作用。讀者從語篇中獲取新的信息之后,根據語言圖式、內容圖式和形式圖式來對獲取的新信息進行加工整合從而達到對語篇的理解。圖式的選擇作用就是指在語篇理解和生成的過程中,對信息的輸入和輸出的加工有一定的選擇。圖式的選擇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1)對圖式的預測做印證性的選擇;(2)對輸入和輸出的材料選擇性的加工。
第三,計劃提取作用。在圖式的指導下,建構語篇的心理會有計劃的從腦海中的已有信息中搜尋相關信息,重新建構記憶表征,再通過自上而下的方式來搜尋與圖式相關的信息,在此基礎之上最后才有組織、有計劃的把相關信息提取出來。
第四,圖式對記憶的組織作用。理解之后的東西能更輕松的記住,這是因為理解和記憶是息息相關的。圖式心理學家認為人們之所以可以理解當前的信息是因為這種信息的理解過程建立在圖式提供的知識框架的基礎之上,而這些知識框架又是建立在人們已有的知識系統之上。在閱讀語篇的過程中,從語篇中獲得的表層信息會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被遺忘,但是深層意義卻融入了人們頭腦中的原有圖式。如果新信息和原有圖式有不相符合的情況,一般來說,有兩種解決方式,一種是弄清楚這兩者之間的差異,然后修改原有圖式中不相符合的部分或者是重新建立一個新的圖式,另外一種解決辦法是原有圖式扭曲了新信息的含義,從而導致新信息沒有被完全理解。
三、圖式理論對語篇理解的教學啟發
將圖式理論應用于語篇理解,就是讓圖式理論幫助讀者從語言、內容和形式三個方面來理解語篇。在語篇理解的過程中,這三種圖式相互作用的結果就是讀者對語篇材料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為了使讀者能順利地進行語篇理解,可以從圖式理論的三個方面入手:
第一,豐富讀者的語言圖式。如前文所述,語言圖式指讀者已經具備的詞匯、語法和句型等與語言相關的圖式。可以說,語言圖式是順利地進行語篇理解的基礎,如果連最基本的語言圖式都不具備,那么語篇理解更是無從談起,這就好比讓一個不懂英文的人去看英文小說,小說里說的是什么他當然不知道。所以,豐富讀者的語言圖式是很有必要的,這就要求讀者進行語言基本功的訓練,擴大詞匯量,記牢語法,補充句型知識使其多樣化。扎實的語言基本功可以幫助讀者克服在語篇理解中語言方面存在的障礙,為讀者調動內容圖式和形式圖式創造良好條件。
第二,豐富讀者的內容圖式。內容圖式在語篇理解中也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內容圖式主要是指與語篇材料相關的背景知識。在語篇理解的過程中,背景知識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如果讀者對語篇材料的背景知識有一定的了解或是了解得十分詳細、徹底,這樣對語篇的理解幫助是非常大的,因為,他可以借助自己已有的背景知識,很快得了解語篇材料的內容,在這情況下,讀者對語篇材料理解的準確率要比在沒有相關內容圖式下對語篇材料進行瞎猜的準確率要高得多。比如,“My eagle often flew at weekends”,如果讀者對美國的文化、知識等不甚了解,那么他對這句話的理解就只停留在字面上,可能就會理解為“我的鷹經常在雙休日飛出去”,但是如果讀者對美國的文化、知識有一定的了解,那么他對這句話的理解就絕對不會只停在字面上,因為他會運用自己已有的背景知識,也就是相關的內容圖式對這句話做出更深一步的解讀,最后便有可能對這句話做出正確的理解“我經常在雙休日進行各種娛樂消費”,因為“eagle”可以說是美國的象征性動物,美元上更是印有鷹的圖案,所以這句話“My eagle often flew at weekends”這句話中“eagle”絕對不是指真實的“鷹”這種動物,它是一種隱喻,代表美元,代表錢,因為是在雙休日,人們在工作了一個星期之后往往會選擇娛樂休閑來放松身心,所以就可以進一步得出錢的用途很有可能花費在消遣娛樂上。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內容圖式對語篇的順利理解至關重要,因為內容圖式所提供的背景知識可以幫助讀者預測語篇材料的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語言圖式的不足,為此讀者必須豐富自身的內容圖式。在練就扎實的語言功底的同時,也不能放松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的學習,這可以包括政治、經濟、歷時、地理和習俗風情等,在力所能及的基礎上,盡量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構建豐富的內容圖式。
第三,豐富讀者的形式圖式。任何一個作者在撰寫文章時,都會按照一定的邏輯和結構來組織自己的文章,通常說來,如果是和政治有關的文章,作者通常都會采取對比的方式來撰寫,如果是報道新聞的文章,則作者多是撰寫描述性文章,如果是和歷史有關的,那么在大多數情況下作者會撰寫實踐性的文章。換句話來說,不同類型的文章都會有自身的特點和框架,如果對這些文章體裁進行一定的了解,那么就比較容易建構形式圖式。在閱讀語篇的過程中,根據文章的體裁調用不同的形式圖式,可以加快對文章框架的理解和對語篇信息的組織,提高語篇理解的速度和效率。
四、圖式理論的局限性
雖然圖式理論對語篇理解很重要,掌握豐富的圖式可以對語篇理解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這也并不表示圖式理論是萬能的。任何一個硬幣都有它的正反兩面,圖式理論運用于語篇理解的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并非所有的讀者都可以成功激活頭腦中的相關圖式。就像前文所說的那樣,豐富的圖式可以幫助語篇材料的順利理解,那么相反,如果圖式匱乏,那么就不可能去激活根本不存在的圖式,那么語篇理解也就相應的不能順利進行。其次,讀者在語篇理解的過程中如果產生焦慮情緒,那么就有可能會阻礙到他們運用圖式來理解語篇。最后,圖式中與文化有關的部分可能會對語篇理解,尤其是跨文化語篇理解產生一定的阻礙,就像語言學習中的遷移現象一樣,跟自己本族文化相近的語篇材料理解起來可能會很輕松、很順利,但如果是和自己本族文化不相似或者是完全相反的情況下,那么讀者對語篇材料的理解可能就會產生一定的偏差。
五、結語
圖式理論對語篇理解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構建豐富的圖式對語篇的順利理解有很大的幫助作用,可以提高讀者語篇理解的速度和效率。一般說來,圖式大致分為三類:語言圖式、內容圖式和形式圖式,讀者可以從這三個方面來擴展和豐富自身的圖式,提高自己的語篇理解能力。但是,圖式理論并不是萬能的,它也有自身的缺陷,因為圖式還會受到讀者焦慮情緒和文化差異方面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杜 鳴, 曲小梅. 圖式與語篇[J].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 2013(3).
[2] 李曉紅. 大學英語語篇理解與圖式理論及其運用[J]. 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 2006(1).
[3] 高麗新. 論圖式理論對語篇閱讀理解的作用[J]. 東北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05(4).
[4] 杜開群, 陳蓉蓉. 圖式理論框架下英語專業學生的語篇理解[J]. 鄂州大學學報, 2014(6).
[5] 黃雅珍, 胡慧玲. 圖式理論與語篇解讀[J]. 福州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2).
[6] 吳卓桐. 圖式理論在語篇理解中的應用[J]. 邊疆經濟與文化, 2012(6).
[7] 傅 靜. 圖式理論與英語閱讀教學:啟示與限制[J]. 安陽師范學院學報, 2004(4).
【作者簡介】
徐楓(1992—),女,安徽安慶人,西華大學外國語學院碩士研究生在讀,主要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李桓甲(1991—),女,河南南陽人,西華大學外國語學院碩士研究生在讀,主要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