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騁翔 董金夢 葉鳴坤 王婧儀
【摘要】在這個高速運轉的社會,快餐化逐步融入我們的生活,“快餐電影”也由此應運而生。本文查詢了近百篇的相關文獻并進行相關調查,探究“快餐電影”的起源,分析現存在的問題并給出相應的解決辦法,為后續的電影市場發展提供方向。
【關鍵詞】“快餐電影”;票房;口碑;電影實質內容
一、“快餐電影”的起源
“快餐電影”是近年來為契合商業片的需求預設所推出的與傳統電影類型不同的電影。制作周期短、成本低,在電影品質上降低自我要求,靠話題賺觀眾的眼球,奉行“營銷為王”的票房策略,靠營銷宣發帶來的高回報去替代電影本身的誠意創作,類似“粉絲電影”、“綜藝電影”,票房奇高,口碑卻平平。這是中國影視界普遍存在的問題,一味地追求票房而不考慮影片質量,單純地為迎合某些人的趣味而制作些低俗無內涵無水平無意義的電影。
二、研究背景
從2014年票房TOP30中,愛情、喜劇和動作三種類型共同撐起了中國國產片的近70%票房。從近2年中國電影觀眾看,19-40歲觀眾占到總觀影人次的87%,其中19-30歲觀影人群占比超過5成;從學歷看,大學本、??普嫉?成。在當今市場為導向的條件下,一些風格多元化,題材豐富化,融合了各種各樣的“惡搞”、“詼諧”、“黑色幽默”、“無厘頭”等多樣性手法的快餐電影也相應形成。拿電影《何以笙簫默》來說,影片從項目啟動到上映僅用了6個月時間卻在上映不到四天的時間贏得了2.3436億元的票房成績。《何以》盡管在票房上取得了成功,卻有網友評價該片“刷新了中國觀眾對于爛片的定義”,另有網友稱自己“此前錯怪了郭敬明導演的電影”。2015年5月1日,《何以》的兩名導演楊文軍、黃斌在上海談及電影糟糕的口碑時稱:“圍觀創造票房,所有的槽點都是基于商業片的需求預設”?;蛟S,《何以》從一開始就是奔著票房而去的,導演楊文軍在勞動節當日稱,“這就是一部為觀眾節假日尋求娛樂的觀影需求定制的電影,甚至是為小鎮女青年定制的。這部電影我們‘種的就是票房,而且改編的原著本身就是一部淺顯的網絡小說,不是什么嚴肅的議題,所以我們就是‘做好服務工作?!边@是中國影視界普遍存在的問題。電視綜藝真人秀正扎堆堆出大電影。眾所周知真人秀《爸爸去哪兒》、《中國好聲音》、《快樂男聲》等節目紛紛拍成電影。對于《爸爸去哪兒》影片出品方之一的天娛公司總經理趙暉表示,該影片前期準備共兩個月,但拍攝時間只用了一周。對于這種低成本高收益的影片在電影界是個全新的生產模式,那么這種模式是否有利于中國電影的長期發展呢?
三、“快餐電影”研究分析
近幾年,快餐電影作為新一代娛樂業的產物,它的興起為我國的電影市場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也成為了普通民眾關注的焦點。它是否有利于大學生思想塑造,應該從哪些方面展開讓中國電影市場制作或引進高質量的電影。我們從三個方面來分析:
1、對電影大學生思想塑造而言
電影從各個方面影響人們的生活,它影響人們的消費意識、審美觀、甚至價值取向!由于我們當代大學生正處于身心成長的關鍵階段,電影對我們的影響顯得至關重要?,F在電影傳播方式較廣,對大學生成長中的世界觀、價值觀、人際關系、道德觀等起著特殊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現在出現太多虛假、低俗、暴力、無內涵的電影,有些人為了模仿電影里面的情節不惜把自己的生命搭上。曾看一則新聞,有姑娘太熱愛穿越劇,居然跳到河里體驗穿越感,結果不幸身亡;一位女孩因看《熊出沒》,拿電鋸在妹妹的臉上切割。要想給大家創造一個良好的身心環境,現在電影市場是否需要出現這些電影?
2、對電影制作而言
一部優秀電影的完成離不開制片人、導演、編劇等人的努力。但是近些年來制片人本身缺乏職業素養,導演面臨青黃不接的局面,編劇隊伍整體也較弱,導致電影發展出現了偏差。一提到導演,大家數來數去耳熟能詳的幾個名字:張藝謀、陳凱歌、李安,新晉導演更是寥寥無幾。雖然近些年來許多通過小說改編的電影票房很高,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作家和演員的名氣。近些年來中國許多電影中的臺詞表現出的內容很膚淺,女主都是傻白甜,男主都是高富帥,感覺所有的電影情節都一樣。正如現在很火的韓劇《太陽的后羿》,細想為何會火成這樣,這部劇講述軍人和醫生的故事,里面不僅僅有愛情,有對病人的救死扶傷情,還有為國家保駕護航的大愛情,融入本土文化思想,每一句臺詞都恰到好處,耐人尋味并折射著對人性的思考。可見編劇所表達的思想是整個電影靈魂之所在,我們應該向優秀的作品學習。
3、對電影的引進而言
在引進電影的時候需要看它的質量是否過關。但是也不能為了讓電影流入市場來刻意迎合某些人的口味。電影雖說是一門藝術,但也需要追求真實感。同時在宣傳方面需要避免營銷過度。有些影片在放映前大肆宣傳,但內容與質量卻讓觀眾大失所望,導致觀眾有時對宣傳不感興趣,不僅造成了經濟浪費,也引起了觀眾的強烈反感。如何把營銷做得恰到好處,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有些電影會出現營銷偏差。這一問題往往觸及法律與道德的底線,有些靠明星緋聞炒作來宣傳電影,有些靠假新聞或假票房,但最終目的都是為了票房。這些做法都值得相關人員的思考。
四、快餐電影的發展建議及前景
1、開拓國際市場,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類型影片。在立足于國內電影市場的基礎上,堅持走出去的策略,積極開拓國外市場,可以同國外企業開展合作,吸收借鑒國外的技術和方法。培養自主創新能力,創新是電影產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和源泉。樹立自主創新意識,學習和借鑒國外先進的技術能力,實現自主創新。在內容制作方面,我國要竭力保護知識產權,不斷發展豐富電影題材和內容,滿足消費者日益豐富多樣化的消費需求,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類型影片,優化產業結構。目前,中國的電影以商業電影為主流的產業結構,不免出現一些問題,因此,我們應該結合我國本身的社會現實和居民狀態,結合傳統文化與新時代的科技,進而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電影形式。
2、加大打擊盜版的力度,培育居民進入影院消費的方式。盜版的猖獗嚴重阻礙了我國電影的正常發展,因此我們應該保護電影產業的發展,規范市場秩序,同時加快影院建設,培養居民進入影院消費的方式。
3、發展多樣化盈利模式。電影產業鏈由制片,發行,院線,影院,衍生品等五個方面組成。其中,衍生品開發市場最為開闊,涵蓋廣告、音像、娛樂、玩具、服裝等多個領域,是電影產業的主要收入來源,我國內地電影業還處在產業化的初級階段,電影衍生品市場開發剛剛起步,沒有形成市場氣候。因此我國要豐富電影文化產業的盈利模式,使電影產業的投資風險越來越低。
4、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文化產業的發展必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因此我國政府應當嚴格制定相關的政策制度,規范電影市場的制度,保護與支持我國電影產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章淑君. 我國電影產業鏈問題與對策研究[D].廈門大學, 2007.
[2] 王金偉.近十年我國電影產業政策研究[D].山東大學, 2013.
[3] 楊 柳. 電影產業國際競爭力評價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 2013.
[4] 石 磊. 中國電影產業的法律制度及其完善[D].西南政法大學, 2008.
[5] 李 秋. 我國電影上市企業價值研究[D].首都經貿大學, 2013.
[6] 張 輝. 在傳統中創新[D]. 北京電影學院, 2015.
[7] 萬 靜, 張維剛. 大數據視域下內地電影現象的思考[J].戲劇之家, 2015(24).
[8] 李虹俐. 中國電影后產品開發探究[J].法制與社會, 2015(34).
[9] 劉錚錚. 中美電影產業政策研究[J]. 中國電影市場, 2014(12).
[10] 于 麗. 我國電影業的產業定位研究[J].電影藝術,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