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波
【摘要】實施個性化教育則是高等教育科學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國高校要進一步深化改革以適應這種發展要求。學生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分析研究高校的學生工作如何改革創新以適應高等教育的個性化教育。
【關鍵詞】個性化教育;學生工作;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狀況的特殊性給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帶來了新的思考和挑戰,對大學生實施既體現教育的共性又體現專業的個性,且符合個性特點的教育模式,是擺在當前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項急需解決的課題。
一、個性化教育在學生工作中的意義
1、個性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要求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強個性發展教育是素質教育深層次的目標。現代社會需要的是全面發展的勞動者,需要的是體力、智力、情感和倫理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發展的人;同時又是個性鮮明、富有創造性的人。高校的個性化教育,主要依靠高校的教學、管理和服務三大體系實施。學生工作主要通過思想教育、行為養成、素質拓展、成長服務等途徑,培養大學生的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責任心、獨立性、合作性、誠信、意志力、自我控制、調適能力等健康個性的主要元素。這要求高校學生工作的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工作模式要不斷改革,逐步適應個性化教育的要求。學生工作要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之中,尊重差異,培養差異性,注重教育活動的多樣性和選擇性,充分挖掘學生潛質,培養學生特長。
2、個性化教育符合當代大學生的特點
高校承擔著為社會培養具有高素質人才的重大責任,而培養創新能力必然要求是尊重大學生的個性。習慣于灌輸式的培養模式、凡事按部就班、亦步亦趨的學生是不可能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的。只有在教育過程中通過個性化指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創造力,讓他們主動地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當前大學生是在改革開放過程中成長的一代,網絡的發達、校園的開放、社會環境巨變的影響,使大學生主體意識日趨強烈,服從意識減弱,單向的灌輸阻力增大。同時,學生的家庭背景、所處的成長環境、個人潛能、心理素質等方面都有著很大的差異,學生個性特征愈來愈明顯,各自的理想追求與接受能力也千差萬別。因此,只有充分認識并尊重學生的個性,充分發揮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實現自我發展;同時又要關注不同的學生個體,針對每個學生的個性特征采用相應的指導形式,促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公平地發展自我,實現個人價值,真正體現教育的公平性。
二、學生工作實施個性化教育的途徑
以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從學生管理工作角度出發,實施學生個性化教育的舉措是:
1、貼近實踐,注重高職院校學生的實踐活動
學院發揮高職院校的特點,把實踐教育納入到學院整體教育教學體系,注重對學生的專門培訓、全程指導,尤其是通過實踐團隊風采展示、經驗交流會、展演大賽等形式,加強實踐成果的推廣和深化,真正達到實踐育人的目的。一是繁榮校園文化,搭建好拓展學生素質的平臺。將科技活動、專業社團和技能競賽納入到校園科技文化藝術節中,加強了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的融合,豐富了藝術節的內涵,打造了具有高職特色的校園文化品牌。如汽車工程學院的汽車維修、拆裝等技能大賽,完全按照企業工藝標準和規范進行考核,并聘請企業行業的專家擔任評委。二是關注社會民生,深入推進青年志愿者服務活動。如院團委組織的“大手牽小手、你我共成長”關愛農民工子女志愿服務行動活動,學院與長沙四十三中學共建關愛農民工子女德育教育基地,招募了50名志愿者,以開展青年志愿者服務為依托,積極開展學業輔導、親情陪伴、自護教育、愛心捐贈、現狀調研等志愿服務行動活動。三是以學風建設為目標,堅持學風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院風和班風建設相結合。組織開展了爭創學風建設先進集體與先進個人活動、學習互幫互助活動,優秀學生、優秀畢業生學習經驗交流活動等。如工程經濟學院開展的主題為“承繼優良血脈,弘揚傳統美德”的傳美月活動,通過傳美接力、傳美搶擂比賽、傳美演講比賽三個環節活動,使他們時刻認識到自己肩負承繼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責。
2、貼近學生,注重高職院校學生的個性化服務
一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做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新校區投資20萬余元新建了一個功能齊全(含團體輔導室、沙盤治療室、音樂放松室、心理測評室、個體資咨詢室、預約等候室、心理宣泄室)的心理咨詢中心,為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務。二是關注弱勢群體,做好貧困生資助工作。認真做好國家獎學金、勵志獎學金、助學金的評定發放和國家助學貸款的申貸工作。公開公平公正的完成國家獎助學金的評比,發放工作。學院每年都開展了“送溫暖”活動,為貧困生送上棉衣棉被等生活物資。三是設立學生服務中心。學生服務中心是學院貫徹“以人為本,服務學生”理念的一大亮點,是為廣大同學提供學習、生活等各項咨詢和服務的一個平臺,每天相關部門(學生處、院團委、教務處、財務處、后勤處、后勤總公司)在服務大廳開辟服務窗口,為同學們提供“一站式”服務,集中辦理相關的手續或提供相關的服務。
3、貼近行業,注重高職院校學生的專業發展教育
建立實踐與專業學習相結合、與服務社會相結合、與勤工助學相結合、與擇業就業相結合、與創新創業相結合的管理體制和長效機制。一是走進企業。各二級學院根據專業特色、就業形勢和學生的需求,邀請行業精英來校作報告,邀請往屆優秀畢業生就個人理想、專業能力、職業道德、企業文化等方面與在校生交流,使學生提前感受到了作為職業人應具備的職業道德、社會責任等,有效激發了學習的積極性。二是以技能培養為核心,努力提高學生的核心競爭力。緊密結合“立足交通行業,培養高技能型、應用型人才”這一辦學特色,各二級學院根據各自專業設置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教師技能比武,學生技能比武,師生的動手能力均得到很大提高。三是運用專業所長,對接服務農村地方經濟建設。各二級學院運用專業知識,深入開展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湖南紅網、永州日報、張家界日報、衡東電視臺、沅陵新聞網等多家媒體先后對我院“三下鄉”活動進行宣傳報道,產生極大社會影響力。
綜上所述,個性化指導是社會發展和學生自身成長的需要,充分理解個性化指導的內涵與意義并付諸行動,把握好個性化指導的原則,是做好學生工作的基礎,是適應新時期學生工作的關鍵,是為國家培養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的重要前提。
【參考文獻】
[1] 呂曉亮, 畢能能. 高職院校學生個性化教育探究[J]. 新西部, 2013, 14.
[2] 羅友暉, 郭 琦. 個性化教育在高校學生工作中的應用[J]. 高校輔導員學刊, 2009,2.
[3] 王秉琦, 王成文. 思想政治個性化教育研究及其實施途徑[J]. 思想教育研究, 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