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高校,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重在和學校的鮮明特色結合起來,在做小做細上下功夫,因此兩年來河北農業大學利用學校文化積淀深、典型多、故事好的優勢,開展了講述“農大好故事”活動,讓核心價值觀在校園落地生根。
【關鍵詞】農大好故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在人的心靈里搞建設,是一個潛移默化、日積月累的過程,寄期望于一蹴而就是不行的,具有用好載體、創新形式,接地氣、有活力和吸引力才能形成合力,才能形成實實在在的效果。而大學作為意識形態教育和社會價值引領的重要場所,是社會主義先進思想文化建設的主要陣地,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和建設中地位突出、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所以,大學應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切實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通過精心組織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教育活動,使宣傳教育、示范引領、實踐養成相統一,使師生在耳聞目睹、潛移默化中感悟核心價值觀,從而內化為精神追求,外化為自覺行動。
為進一步在高校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河北農業大學從2014年初開始,利用學校文化積淀深、典型多、故事好的優勢,開展了講述“農大好故事”活動,通過校園網、校報、官方微信、廣播臺、演講賽、征文等形式,立體推出多個師生身邊的先進典型,傳遞積極向上的正能量,讓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典型深入人心,讓核心價值觀在校園落地生根。目前,“農大好故事”已成為校園文化的品牌活動,并獲得2015年河北省思想政治創新案例一等獎。
一、“農大好故事”實施過程
本著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重在做小做細的原則,兩年來河北農大推出“農大好故事”,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從細節抓起,通過發現和宣傳普通師生員工的感人事跡,把核心價值觀體現在凡人小事之中,把大境界融入到小故事之中,通過一個又一個的精彩故事來感染教育師生。
兩年來,通過各中層單位選報教工和學生先進典型百余個,再在選出50多個,組織人員對故事主人公進行采訪,深入挖掘細節,精心拍攝圖片,形成好故事。每篇好故事文稿在2000字左右,配有特色鮮明的代表圖片5-6幅。
在校內,通過校園網、校報、廣播臺等依次推出每個好故事。校園網發揮迅速便捷的特點,一般在周一上午推出,便于引起師生關注;校報在二版頭條位置開辟“好故事”專欄,彩色印刷,圖文并茂,發送到每個教研室和學生宿舍;廣播臺在黃金時段播出;官方微信進行推送……同時,學校及時總結經驗,不斷豐富講故事的載體渠道、語言方式,以達到最佳效果。目前,活動仍在實施當中。
二、“農大好故事”活動中,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的具體方法
1、選好主題,讓好故事立意深遠
好的主題,才能使好故事立意深遠,引領時代風氣。社會主義價值觀中“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體現出了其在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對師生來說,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必須做到“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是實現人生價值的根本,也是幸福生活的源泉。所以,農大好故事就從如何在個人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實現這八個字入手,在全校范圍內廣泛尋找。各學院和中層部門在本單位職工中認真選取愛囯敬業、教書育人、科技創新、社會服務的典型,在學生中選取勤奮學習、誠實守信、團結互助、志愿服務的典型。學校將這些典型的人和事置于現代社會背景下,通過生動的故事描述使其與時代同頻共振,與師生產生情感共鳴。
2014年3月推出了“農大好故事”第一期《情灑太行的追夢人》,講述了燕趙楷模、河北省科技突出貢獻獎李保國教授,30多年扎根生長巍巍太行,精準扶貧的故事。一連串感人的故事,一張張珍貴的照片讓“農大好故事”開篇就引人入勝,當天校園網的點擊率就高達2000多,省市各級校外媒體紛紛轉載或來校采訪。目前推出50多個好故事典型中,各領域都有標桿,具有廣泛性和代表性。既有知名專家和團隊,也有普通教師和學生。學校推出的每一個好故事,從題目到內容采寫再到每張照片拍攝,從編輯記者到主管負責同志,都反復斟酌,仔細推敲。
2、體現細節,使小故事體現大境界
“大專家小細節,小人物大道理”是學校在挖掘農大好故事時遵循的表現手法。始終把握“以小見大”的原則,不枯燥不拔高,讓好故事“有血有肉”,讓人和事真實接地氣,使大家覺得身邊典型的這些可親、可敬、可信、可學。學校在各中層單位報送人物素材的基礎上,通過初步遴選確定再選派人員,走進基層單位,多次與被采訪對象進行促膝交談,深入挖掘采訪對象有感染力的細節,將心比心,讓感性的細節去傳達普通師生身上不普通的境界,從而讓這些好故事入耳、入腦、入心。
農大本校區南門有一位普通校衛,不僅有恪盡職守的愛崗敬業,也有誠實質樸的樂于助人,贏得師生們的交口稱贊;農學院教授張立峰,心系三農,被譽為壩上農民致富福星;還有被學生稱為暖心“白奶奶”的白銀風老師等等。好故事就先后以《標桿校衛劉博文》、《人們眼中的“郝老大”》、《金牌老師白銀風》為題,講出了教職工一件件看似平凡卻又真切感人的故事。學生典型中《青春路上的追夢人師峰》、《勵志學長劉常輝》、《有一種青春叫奉獻》等,都緊抓青年學子身上最樸實最感人的部分,把這些普通學生的事跡挖掘好、描述好。針對在高校教學科研工作中的團隊合作創新,推出外語學院赴渤海校區青年教師團隊《他們的彩虹夢》,推出了屢獲科技獎勵的棗研究團隊《“棗”戀30年》等。
3、選好載體,讓好故事廣泛傳播
只有用好載體,拓展多種傳播渠道,傳統宣傳活動與媒體合力發展,拓展報道空間,擴大宣傳“廣度”,才能使好故事深入人心。兩年來,學校在全校范圍內組織開展了農大故事匯主題演講賽,每個基層單位推薦一名教師和一名學生參加預賽,推出最有演講能力和最感人的事跡。三場預賽、一場決賽,50位師生演講內容豐富、接地氣,多媒體展示形象生動,感人至深。校內好故事征文比賽中,師生們通過記敘凡人小事、親身經歷、所見所聞,原汁原味展示了農大人身上的精神和責任。
校報、農大校園網站、校廣播電臺以及官方手機微信平臺抱成一團,同聲合唱,一起傳播農大好故事。這些傳統傳播方式和多種媒體的有效融合和延伸互動,使農大故事在師生中廣為傳送。例如,好故事在校園網一經發布,不少點擊量當天過3000次;官方微信推送后,不少師生評論并通過個人微信進行轉發關注。
三、以“農大好故事”為例,探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的途徑
通過“農大好故事”可以看出,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不僅是一個理論層面的問題,必須使其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比如,在河北農業大學,人們在看農大好故事,聽農大好故事的過程中,受到鼓舞和激勵,自覺向故事主人公學習。因此,本文認為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可以從以下三個途徑入手。
1、從群眾易接受、易引起共鳴之處抓起
具體到不同層面、不同主體,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就要有所側重。但對于基層來講,就需要“接地氣”,更多地從人民群眾的思維方式來考慮,把我們提倡的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容易打動群眾,激發群眾的熱情和共鳴。“農大好故事”主題活動,就是引導大家從我做起、從身邊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再進一步擴大到個人品德、職業操守和社會公德,從而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指導下使愛國守法、敬業奉獻、團結友善、明禮誠信內化為精神追求,外化為自覺行動。這樣春風化雨、潛移默化地弘揚主旋律,傳播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好故事,會比深奧的思想理論擁有了更廣泛地聽眾和感染力,也會讓核心價值觀真正能夠落地、深入人心。
2、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
有了好的內容,還必須得有好的宣傳形式,不然再好的內容也不會得到廣泛傳播。在這方面,不少地方都在不斷探索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新載體、新形式,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的教育活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具體要求融入到不同群體社會生活中,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
“農大好故事”主題活動,也是通過采取以上這些有效的措施,把好人好事延伸到基層學院,深入到老師、學生、知識分子等群體,進而使活動深入幾萬師生員工。從而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觀在實踐中變得生動具體,充滿活力和生機。
3、提升新聞輿論的引導作用
當前隨著信息化不斷發展,新聞媒體對我們的生活產生影響越來越大。新聞輿論的社會效應也越來越顯著,引領著社會的精神文明及大家的意識形態。
新聞輿論工作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才能利黨利國利民。當前,衡量新聞輿論引導正確與否,那要看新聞媒體能否發揮出推動經濟發展、反映社會精神風貌、促進社會風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并將其落到實處,擔負起主流新媒體主流思想輿論的責任,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是新聞媒體工作人員的共同責任。
要充分利用報刊、廣播、互聯網、微信等新聞媒體的導向作用,把宣傳主旋律新聞作為一項責任貫徹落實。特別是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把所提倡的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這就需要各個媒體運用不同的宣傳手段來展示時代楷模的動人故事和感人事跡,客觀、真實、公正、全面地做到傳播先進文化、塑造美好心靈、弘揚社會正氣,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健康發展。
本文系“河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和“河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經費資助(項目編號ZD201452);基金項目:保定市思政工作研究課題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BDSZYH006
【參考文獻】
[1] 李前進.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統領高校教育[N]. 新華日報, 2014-12-09.
[2] 李成樺. 培養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J]. 科技經濟市場, 2015(11):166-167.
[3] 馬靖芳.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視域下的“善行河北”主題道德實踐研究[D]. 河北師范大學, 2013.
[4] 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員會宣教處. 2015年首都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滾動調查報告[J]. 北京教育(德育), 2015(06):4-6.
[5] 馬金偉. 高校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現實困境與路徑探析[J]. 河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15(01):113-116.
[6] 謝進偉, 歐陽燕嫦, 鄧復群. 當前大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調查報告——以某地方高校為例[J]. 教育教學論壇, 2015(18):76-78.
【作者簡介】
姚運肖(1981—),女,河北巨鹿縣人,碩士學位,現任職于河北農業大學,主要研究方向:德育及思政教育、高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