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敬宗
【摘要】法制與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國青少年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進少年強國和依法治國戰略方針的基礎性工作。而中等職業學校是我國教育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中等職業學校的法制與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國青少年教育的重中之重。在當前社會中,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法制與心理健康教育水準嚴重不滿足社會要求,還有許多需要調整改進之處。
【關鍵詞】法制與心理健康;依法治國;中等職業學校學生
在筆者構造的我國法制與心理健康教育體系中,改革方式最簡單、收效最快的是各級組織領導部門和專業專職教師體制部分。當然,改革必須堅持的原則是法制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雙調節機制共同作用,兩者相互促進發展。
能同時發揮組織領導作用和專業專職教師職能的地方莫過于課堂。課堂是受眾學生直接接受兩種教育的地方,是法制與心理健康文化傳播的最主要的場所。因此,在課堂上實現法制與心理健康教育雙融合是當前教育的需求,也是推進中職學校法制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有效的方法。
在長久以往的教育之中,法制教育課堂往往給人以一種形式刻板、內容僵硬的命令性剛式教育印象。心理健康教育課堂則給人溫柔、細膩的啟發性柔式教育印象。過剛則易折,過柔則無力。剛柔并進,剛中帶柔,柔中帶剛才是突破的方向。
剛中帶柔不易折,應從法制教育中挖掘心理健康教育柔性內容。如今各大高校法制教育普及,中職學校也不例外,且往往以講座授課的形式開展。這種灌輸式教育方法,師生之間缺少互動和溝通。上課的內容通常都是學生現在或者將來用到的法律法規的硬性說教或青少年惡性違法犯罪案例。結果常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學生成功用手機等電子設備打發時間,很少或者幾乎沒有深刻的教育意義。
法制教育課堂中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內涵可以通過下列兩個方法:學習心理健康教育課堂形式、轉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內容。心理健康教育課堂常選擇遞進式課堂節奏,慢慢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之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因此,挖掘法制課堂上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方法是改革的重要內容,可通過“電影中的法律”、“模擬法庭”、“我來說案例”等小活動。上課內容也應該跟隨課堂節奏,循序漸進、淺入深處,引用案例也應該更貼近學生生活,以小見大而不僅僅是威懾警醒。
柔中帶剛有力量。理想的心理健康課堂充分運用青少年心理學戰術,是成功的模式。但其在發展過程中,往往過于強調了趣味性和柔和性。這種方式應用在愿意接受的學生身上效果明顯,但放在內心抗拒、排斥接受相關信息的學生身上則顯得力量不足,效果減少。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中也應該主動吸取法制課堂中優秀部分:以大量不同程度的違法犯罪的案例為基礎,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性。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該以惡劣程度由淺入深來安排案例,通過分析案例中主體心理開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在柔性的課堂形式中加入剛性的課堂內容。
以上兩種情形是以一所學校同時開設法制與心理健康教育兩種課堂為基礎,需要注意的是:靈活融合,避免結合的過于生硬;結合其他學科和社科知識,激發學生參與學習興趣。更成功的課堂是法制與心理健康課堂的完全融合,這對法制與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有更高的要求,需要進行再一步的研究和探討。
在專業專職教師體制中,教師除了提高自身教學素養、提高自身的教學質量外,還應該建立“重點關注學生”檔案。這個“重點關注學生”并不是指曾違法犯罪或者有違法犯罪傾向的學生,而是因為各種因素造成心理有不健康發展趨向的學生。
這些學生往往具有性格敏感多疑、內心缺乏安全感、恐懼人際交往、喜歡自我封閉等消極心理及行為表現,其心理出現不健康發展趨向的誘因可能有很多:人際交往受挫、家庭出現問題等。據統計調查,出現惡性違法犯罪行為的背后往往是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即出現違法犯罪行為的青少年學生多為心理有疾病的學生。也就是說,心理有不健康發展趨向的學生應該受到重點關注。
因此,對于專業專職教師來說,關注學生心理及行為變化,收集心理有不健康發展趨向同學的家庭、人際關系、學習情況等信息,并有針對性地開展特殊教育(如聊天疏解情緒、出謀劃策解決問題等)是其必須且應該常規化的工作。
不僅僅是教師應該建立相關檔案,往上各級組織管理部門都有必要收集整理心理出現不同程度問題學生的資料,預防學校學生出現違法犯罪或者傷害自己的行為。一般來說,自下往上的組織管理部門“重點關注學生”應該數量遞減、心理疾病越嚴重、信息越全面。
需注意的是檔案資料的保密性以及開展特殊教育過程的潛移默化性。此類“重點關注學生”的心理需要被小心呵護,避免受到進一步刺激。若未達到保密或者潛移默化效果,可能會引起學生短期產生、極度反彈、異常排斥的心理,產生與預期完全相反的效果。
除了專業專職教師體制的改革之外,各級組織領導部門的改革也能迅速產生效果,加速改革。當前,各級組織領導部門普遍存在理論空洞、重視程度不足等問題。接下來進一步探究的組織領導部門是指一個學校單位內的法制與心理健康教育組織管理部門。
以一個學校為單位,內部的組織領導部門應該從三個方面推進中等職業學校法制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改革:體系結構、規章制度、工作任務,即搭建完整法制與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細化落實規章制度以及明確并劃分工作任務等。
搭建完整法制與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是指設定必需及必須存在的相關組織管理部門和機構、安排專業專職的老師以及配備必需資源,以便更高效、快速地解決在學校內部出現的法制或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細化落實規章制度是指各級組織領導部門應該制定涉及范圍廣、具有實際解決問題能力的細化的規章制度,保障學校法制與心理健康教育有規可依、有規必依。明確并劃分工作任務是保障學校高效處理法制與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的基礎,將細化了的規章制度劃分到對應負責人身上。
流于表面、走形式主義是推進組織領導工作改革的常犯錯誤,唯一解決方法就是落實。落實法律法規,落實工作任務,讓各組織部門及負責人無法推脫責任。同時,在開展各級組織領導部門改革的過程中,應該根據現實及預判效果適時調整策略,保證規章制度的有效性和有用性。
推進中等職業學校的法制與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改革是一個復雜、宏偉的工程,以一個中等職業學校為單位開展法制與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只是其中一個部分。這個部分是對改革反應效果最大、反應速度最快的部分,值得再進一步的研究與探討。
【參考文獻】
[1] 李曉紅. 淺談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滲透法制教育[J]. 職業技術,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