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資本市場領域也在不斷進步。在此背景下新三板在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承載著重要的歷史使命,有著其自身獨特的存在價值和無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目前新三板市場的各項法律制度建設相比國外發達場外市場而言顯得過于粗糖簡陋,新三板市場法律規制在發行制度和交易制度方面都存在諸多問題,應健全信息披露制度,改善發行制度,加強做市商制度并完善投資者適當性制度。
【關鍵詞】新三版;法律規制;交易系統
一、我國新三板法律規制體系概述
至此,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形成了以《證券法》、《公司法》和《國務院關于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關問題的決定》等法律、法規性文件為依據,以《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管理暫行辦法》等2件部門規章和8件行政規范性文件為基礎,以49件市場層面業務規則為主體的相對完備的制度框架體系。市場層面的業務規則圍繞準入、交易、融資、監管、主辦券商、投資者適當性等六條業務線做出了明確規定,為市場參與人參與各項業務提供了有效指引,為市場正常運行奠定了制度基礎。
二、新三板交易系統存在的法律風險
新三板為中小高新企業的融通資金、規范治理、資本運作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平臺,激發了企業的創新活力?!靶氯濉弊尡姸嗫萍夹椭行∑髽I插上了“資本的翅膀”,實現了低成本、跨越式發展。近年來,新三板市場發展十分迅猛,截止到今日為止,共有6334家新三板企業,發展壯大的同時也暴露出了許多法律風險亟待完善:
第一,新三板擴容的風險。個人投資者投資“新三板”是“新三板”擴容的結果。而“新三板”一旦擴容,那么,擴容后的“新三板”就不再是擴容前的“新三板”了。擴容前的“新三板”基本上是一個“示范板”,掛牌公司都是比較優秀的,其中近半數公司基本符合創業板上市條件,投資者投資擴容前的“新三板”風險相對較小。但經過擴容后,“新三板”公司魚龍混雜,絕大多數公司難以上市,不少公司甚至隨時都會倒閉。投資擴容后的“新三板”,投資者的風險要大得多。
第二,公司上不了市的風險?!靶氯濉睂τ谕顿Y者最大的誘惑莫過于股票轉板上市。但對于擴容后的“新三板”來說,投資者要捕捉到可以成功轉板的公司困難將會大得多。根據推算,未來將有上萬家企業在“新三板”掛牌,屆時“新三板”將成為名符其實的“垃圾板”,在垃圾里淘金,這不是一般的投資者能夠做到的。
第三,信息不對稱的風險?!靶氯濉惫驹揪褪欠巧鲜泄?,其管理并不規范,信息披露容易出現問題,各種損害投資者利益的事情時有發生。有利好消息,知情人提前買進,有利空消息,知情者提前賣出。作為散戶來說,始終都是受害者。
第四,企業破產的風險。在“新三板”掛牌的公司并非是上市公司,它們的命運與大海中的小船一樣,破產或倒閉將是“新三板”公司不可回避的事情。加上這些公司本身又缺少透明度,信息不對稱的原因,中小投資者無疑將會是“新三板”公司破產或倒閉的買單人。
第五,股票交易風險。目前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掛牌交易的公司都是正式的上市公司,其股票交易采取的是在每周五個交易日規定的交易時間段里連續交易,因此,除了出現漲停跌停這種特殊情況外,不會出現買不到股票或賣不出股票的情況。但“新三板”掛牌的公司是非上市公司,其股票交易并不是連續交易,而是集合競價方式進行集中配對成交,投資者買賣股票很不方便。想買買不到,想賣賣不出,這是投資者經常遇到的風險。
三、完善建議
首先,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在目前的信息披露上,主要由全國股轉公司負責對券商的監管,然后券商對上市企業進行監督管理。券商的市場地位并不高,其對企業的信息披露監管力度不夠,甚至也發生過券商與掛牌企業共謀私利的現象。對于新三板市場中的信息披露可以引入行政干預,完全依靠資本市場的自律是不可取的,有關部門也應該順應市場發展的客觀需求適當介入。
其次,改善發行制度。我國新三板市場應以注冊發行制度為突破口,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讓上市公司和投資者對其行為自我判斷。然而在新三板市場的發展初期,注冊制會有很大的潛在風險,我們的法律制度不夠完備,法律責任的追究機制亟待構建,需要立法機關、監管機關制定相應法律和規定,同時推行嚴格的市場推出機制。
再次,加強做市商制度。新三板市場可以引入做市商制度。流動性不足已成為新三板市場的主要瓶頸。做市商制度可以擴大交易的深度,提高市場的流動性,降低交易成本。做市商的信譽可以有效抑制市場投機行為。做市商具有專業的資源可以對市場信息及時捕捉,指導投資者正確選擇。我們建議,證監會應該盡早研究出臺相關政策文件,明確做市商的主體條件、業務規范、監管措施和相關的配套制度。
最后,完善投資者適當性制度。適當性制度主要便于對投資者進行多層次的區分。其目的在于吸引更多專業化同時具有較強風險負擔能力的投資者進入新三板市場。總體而言,新三板市場的市場地位較低于其他資本市場體系。在不久的將來,會有大量的中小企業蜂擁而至。相對于主板市場。投資者在新三板市場將面臨更大的風險。我們建議應盡快完善投資者適當性制度,對于券商行為的監管應當強化,對于其處罰措施不應限于公開譴責、批評,應該加大處罰力度,落實券商的嚴格審查義務。
【參考文獻】
[1] 劉紀鵬,劉志明. 發展三板市場必須明確的三個戰略[J]. 經濟參考研究,2012(36).
[2] 沈克慧,黃亮. 建立三板市場對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影響[J]. 產權導刊,2014(4).
[3] 胡淑麗. 論中國三板市場的功能、主體定位及制度創新[J]. 經濟研究導刊,2015(3).
【作者簡介】
張?。?991—),男,安徽利辛人,西北政法大學2014級經濟法學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