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信息的傳播變得更加快捷、便利,人們可以通過網絡接受更多、更全、更新的信息。但與此同時,信息網絡產業的發展也暴露出了很多問題,其中首當其沖的就是網絡知識產權的保護問題。由于我國在網絡知識產權方面立法的欠缺,我國網絡知識產權遭到侵犯的情況非常普遍。知識產權包含網絡知識產權,網絡知識產權雖被涵蓋知識產權內但網絡知識產權的侵權行為日漸突出切呈現非線性膨脹,因此,加強網絡知識產權保護的緊迫性越發凸顯。加強網絡知識產權保護,有利于我國互聯網事業的繁榮、有利于提高公民法律意識、有利于增強公民的民主意識。
【關鍵詞】網絡知識產權;直接經濟收益;版權責任
一、網絡知識產權的概念
網絡知識產權(Network Intellectual property)是在數字網絡發展前提下根據法律的規定所享有的與信息網絡相關的智力成果方面的權利,是對網絡環境下自然人,法人,企業創作出的知識產權進行保護。
二、網絡知識產權的保護現狀
知識產權是一種無形財產權,是指智力勞動者依法所享有的權利和生產經營活動中標記所有人依法所享有的權利的總稱。目前網絡侵犯知識產權的形式主要有:一是對于版權的侵犯,即對著作權的侵犯,主要表現為對文字及其他文學作品的侵害;二是利用網絡進行不正當競爭;三是商標侵權,即把一些馳名商標的文字或圖案冠之于自己的產品或網頁,使得網民使用搜索引擎,就能讓自己的產品或網站成為搜索結果;四是域名糾紛,許多知名企業域名被他人搶注。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侵權形式將走向多樣化和侵權態勢將呈現復雜化。
三、網絡知識產權侵權發生的原因
首先,網絡知識產權侵權源于國民法治意識的淡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但原有的教育體制并沒有較大的改變。對法律的缺乏認識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對新生的網絡,更是知之不多,國家對網絡知識侵權仍沒有專門法律的保護。
其次,個人不敢擅自起訴網絡侵權,舉證工作在訴訟中非常困難。網絡知識產權的侵權行為非常復雜,侵權行為的采證工作又需要尖端的高科技技術。即便是運用高科技技術搜集了侵權證據,但在司法審查過程中,司法人員會遇到不同于傳統案件的事實問題和法律問題。因此,取證一直都是網絡知識產權侵權最難逾越的問題。正如,“花旗參農業總會訴粵珠公司網絡侵權案”,最終法院審理認為:原告的注冊商標專用權合法有效,應受法律保護。
再次,法律在網絡知識產權保護中缺乏應有的效力。網絡社會整體道德信仰滑坡,道德規范失范和法律意識淡薄,是導致網絡知識產權侵權不斷的一個主要原因,以至于一些網民目無法律地掠奪著知識產權人的智力成果。網絡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應對并沒有發生預期的效果,互聯網上的“缺德”行為仍在惡化。
四、網絡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的解決方法
1、立法與執法層面
我國法律對于網絡知識產權的調整仍然處于一紙空白的狀態,加快網絡知識產權立法成為廣大群眾的強烈呼聲。在我國,要制定一部統一的網絡知識產權法典尚且缺乏成熟的國內條件。要堅決打擊侵犯網絡知識產權的行為,加強執法力度,強化監管,全力查處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執法機關要嚴格依照我國法律對侵權知識產權的行為進行處分,充分發揮法律的威懾力,樹立起法律的權威。
2、網絡運營商和網站自身層面
侵權責任制度的建立。在網絡侵權糾紛中,網絡服務商往往難逃干系,因為網絡引發的侵權糾紛終究是發生在網站之上,作為網站管理者的網絡服務商,自然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網絡服務商的地位和責任是不能忽視的。
3、網民層面
一是強化網絡道德體系構建。作為法律的輔助手段,網絡道德的構建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部分。強化網民的道德規范意識,不僅可以彌補我國法律的空白,解決網絡立法滯后性的問題,而且對于防止網絡侵權行為的進一步遏制尤其重要。
二是建立網民實名制度。對網絡進行實名制,即網民在網上以自己的真實資料進行網上活動。采用網絡實名制,可以很好地避免侵權人信息的不確定性和網絡責任意識的缺失,執法機關可以輕易地查出侵權人的個人信息,對其進行相應的處罰,還可以對網絡上不良信息的散播進行思想教育。
三是加強網民對網絡知識產權保護的引導。樹立和強化公眾的版權意識,營造有利良好的社會保護氛圍。社會公眾的網絡知識產權意識是反映一個國家和地區網絡知識產權保護狀況的重要指標。網絡知識產權的保護過程不僅僅要從加強立法與執法著手,更應該幫助社會公眾樹立起尊重網絡知識產權的意識。
4、網絡技術層面
完善電腦網絡技術,設置權利管理信息。由于我國的電腦網絡技術不夠完善,從而不可避免地造成一系列的網絡侵權事故的發生,所以提高電腦網絡的技術水平顯得越來越重要??梢酝ㄟ^對網民上傳的網絡作品的信息進行數字水印技術的處理,在網民復制、下載網絡作品的過程中全程進行跟蹤反饋。這樣就可以較為有效地打擊盜版和侵權行為,保護權利所有人的權益。
【參考文獻】
[1] 劉春田. 知識產權法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3-35.
[2] 周植明. 論我國網絡知識產權的現狀與保護[D]. 湖南長沙:湖南大學,2012-4-1.
[3] 展 云. 淺析網絡知識產權法律保護[J]. 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0-18.
【作者簡介】
邢晨晨(1991—),女,漢族,安徽阜陽人,西北政法大學法律碩士(非法學)2014級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