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勝利 宮敬雅
【摘要】京津冀區域是我國北方最大的區域經濟體,京津冀一體化的健康發展是我國實現北方經濟騰飛的關鍵,同時對于促進國家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針對京津冀區域開發中存在的一些立法問題,就如何建立一體化與多元化的法律平臺,為京津冀一體化提供法律保障提出的一些看法。
【關鍵詞】京津冀協同發展;區域經濟一體化;法律保障
區域法治是提高區域整體發展的現實要求,區域經濟的發展要求良好的法治來保駕護航。在京津冀區域一體化的發展中,還需要構建科學的一體化發展機制和健全的法律保障體系,來消除行政性壁壘、市場分割、地方保護主義等阻礙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弊端,并且要把地方性法規、規章、政策等進行協調形成的新的制度,避免一體化發展中的矛盾和沖突。
一、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中區域立法的基本理念
1、京津冀區域立法的宗旨。第一,平衡各京津冀三地的發展水平,縮小其間的差距,逐步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確立京津冀經濟發展的基本方向和目標,對三地經濟發展進行統一的規劃與指導,立法的核心內容有縮小三地間經濟發展差異、促進三地經濟協調發展、提高京津冀整體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使三地經濟區域的發展逐步形成相互協調合理的京津冀區域發展格局。第二,確立三地政府在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中的職責。并將各地、各級政府在京津冀協調發展中的責任權利進行清晰規定,明晰各級政府在區域協調發展中的職責,確定責、權、利、效充分結合的原則,合理分配中央及各級地方政府在區域協調發展中的權限,這也是區域立法的重要宗旨。
2、京津冀區域立法中的原則。首先,用規律引導區域立法是關鍵。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勢如破竹,京津冀三地的區域立法成為了區域經濟發展必不可少的因素,要根據區三地發展的面臨的不同挑戰和問題、不同的政治經濟特色,引導形成完整的立法。另外,將三地共同利益作為促進區域立法的基礎。以三地共同利益作為區域立法的基本理念是促進三地區域立法的基本前提,不僅要對京津冀三地的發展目標進行統一整合,達成發展共識,還要建立起協調的發展關系,實現保障區域共同利益的目標。最后,將法制協調作為促進區域立法的手段。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對三地的開發合作提出了新的法律需求,涉及到多個立法主體,區域立法所調整的內容也是跨行政區域的。因而,良好的協調性是區域立法的關鍵和重要因素。
二、構建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法律保障
1、制定完善《京津冀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法》,通過對三地經濟宏觀調控的主體確認及權限分配、經濟政策的制定和實施程序、國家調控三地經濟活動的基本原則和事務范圍等問題加以明文規定,并通過相應的違法審查和責任追究機制,以對三地的宏觀經濟調控建立一整套有效的規范、制約機制,進而排除各種干擾三地經濟政策制定的不利因素,保障三地經濟的協調發展。《京津冀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法》是歲三地經濟政策的法律化,體現在區域經濟的宏觀經濟調控領域,為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和保障。
2、制定完善《財政轉移支付法》,針對我國的財政轉移支付受財力限制、實施力度較小,扶持落后地區經濟發展及公共服務均等化能力有限、加大向貧困地區的轉移支付力度又缺乏法律根據的現狀,制定科學、合理的轉移支付制度,通過財政資源配置實現地區間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可以用法律方式將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和各項稅收優惠政策進行明晰,進而規范財政轉移支付的范圍和形式,逐漸加大財政投資力度,對一些相對落后的地區賦予更多的稅收優惠政策,鼓勵各金融機構幫助經濟欠發達地區,給予資金借貸方面的優惠,為這些地區提供盡可能大的財力和政策支持,拉動其經濟發展。
3、完善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法律頂層設計。京津冀協同發展必須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從多角度、多主體、多空間的方面入手進行京津冀區域法律的頂層設計,避免隨意化、功利化的行為。《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的制定,對京津冀區域經濟發展進行了宏觀的指導,也在法律頂層設計上邁出了探索的第一步。在實現京津冀區域規劃的具體過程中,各地方政府也應當出臺一些結合實際的具體法律法規,以政策為引導作為保障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實施,對京津冀區域中經濟相對落后的區域,鑒于經濟落后地區投資環境的特殊性,在法律上要確立向經濟落后地區投資傾斜的一般原則和給予投資優惠,放寬投資限制,進一步擴大外商投資領域和渠道,規范使用稅收優惠政策。
4、構建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系統立法體系。逐步探索和建立完整的法律體系,保障和促進京津冀區域協同健康發展。區域經濟一體化不是簡單的經濟協同,而是多方面的融合互補互促,基礎設施、產業發展、資源、公共服務、生態環境這些方面都需要具體的進行整合協同。針對目前三地污染嚴重的現狀,可以構建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體系、京津冀水資源污染防治體系,并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加以規范,協同治理。加快京津冀區域交通一體化,推動教育、醫療等公共資源在區域內共建和共存,加強基礎公共服務建設,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保障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一體化的進程。
總而言之,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需要完善的立法體系,從法律上保障京津冀區域經濟的協調持續發展,以避免政策的不連續性和不穩定性帶來的不良后果。為區域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提供一個相對權威、穩定和連續的法律環境,從而為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良性發展提供實現機制以及可持續發展提供法律保障。
【參考文獻】
[1] 李君艷. 促進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策略研究[J]. 現代經濟信息, 2014(15).
[2] 牛鳳瑞. 破解京津冀一體化困境的思考[J]. 經濟論壇, 2014.(12).
【作者簡介】
段勝利(1991—),女,漢族,山西省朔州市人,河北大學政法學院經濟法專業在讀碩士研究生。
宮敬雅(1992—),女,漢族,河北省滄州市人,河北大學政法學院經濟法專業在讀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