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國偉
【關鍵詞】 招生就業;制度;宣傳;專業
【中圖分類號】 G718.3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07—0031—01
近年來,中職學校生源競爭激烈,畢業生就業壓力增大,面對諸多問題,中職學校要想生存和發展,除了爭取政府部門政策上的支持,還要從自身做起,狠抓招生就業工作,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技能為核心,以育人為根本”的辦學宗旨。本文結合筆者所在學校實際,就如何做好中職學校招生就業工作,談幾點淺見。
一、建立招生工作制度,加大招生宣傳
1. 學校實行集中、個人招生工作機制。
(1)集中招生工作機制。每年五月份被定為招生宣傳月,也是全體教師集中招生的一個月。學校實行校級領導分片包干制。一位校級領導負責一個縣區,建立縣(區)、鄉、村三級招生網,緊密聯系片區學校,組織招生教師,深入學校、班級開展招生宣傳工作。教師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參與宣傳的片區及學校,由招生就業處統一安排,統一參加宣傳。
(2)個人招生工作機制。教師利用課余時間及假期,深入學校、班級、家庭,面對面宣傳招生,尤其是集中宣傳結束后,教師依據已掌握的生源材料,堅持做好與家長、學生的面對面、一對一宣傳,充分讓學生和家長了解在我校就讀的優勢。
2. 加大招生宣傳,營造良好氛圍。
(1)宣傳資料制作。以國家的招生政策為依據,以廣大學生及家長所關注的熱點問題為突破口,制作《招生簡章》、《骨干專業介紹》、《優秀就業創業學生》、《給家長的一封信》等宣傳材料,深入縣區學校宣傳。
(2)加大網絡、媒體宣傳。為了使社會對我校有更多、更深的了解,學校通過網絡、電視臺、報紙等渠道,以文字、圖片、錄像等形式,分期、多次宣傳學校的辦學優勢。
(3)組織“初中畢業生來校參觀”活動。精心組織縣區初中學生來我校感受中職校園生活,增加學生對我校的感性認識。招生就業處結合學校發展的新特點,充分展示學校深厚的文化底蘊,優美的校園環境,一流的設施,展現我校近年來取得的成果,進一步擴大我校在中考生中的影響。
二、加強學生思想素質,改變教育教學方法
加強思想素質,對中職學校來說,是當務之急,重中之重。中職學生正處在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心理、生理不成熟。因此,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時,避免純理論教育,盡量通過有趣的活動(如演講賽、愛心助殘、技能大賽等)把思想教育搞活,變灌輸宣講教育為活動影響教育,使思想教育收到應有的效果。
在教學方面,重視專業課,但不可忽視文化基礎課。學校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他們的教材,因人施教,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其學習的信心,為學生能順利走上工作崗位奠定基礎。
三、辦市場需求的專業,提高學生就業質量
沒有好的專業和就業前景,就無法吸引家長和學生。反過來,沒有生源作保證又何談好質量、好就業?因此,學校要以技術培養和就業前景作為其招生亮點吸引學生。
學校針對全國尤其是蘭白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新特點,大膽改造傳統專業,努力開發新型專業,通過深化改革、轉變機制,主動適應市場需求,學校骨干專業目前調整為汽修、烹飪、焊接等7個專業,專業設置越來越緊貼社會發展的需要。并與知名企業合作,進行定單式培養,真正實現學生零距離就業。
有好的就業,才有好的生源。就業工作是關系到學校穩定發展、關系到每一位學生前程的一項很重要的系統工程,學校本著“學生滿意,家長滿意,用人單位滿意”的目標。不斷拓寬就業渠道,建立穩定的就業基地,我們 “走出去”,實際深入企業,了解企業用工情況,做詳細的調查研究;參加人才招聘會,校企合作大會;利用網絡、媒體等,與用人單位接洽,向用人單位推薦畢業生。我們 “請進來”,邀請用人單位到學校來交流洽談,組織招聘會,認真做好推薦工作,為畢業生開辟新的就業渠道,達到用人單位、畢業生、學校三方都比較滿意的效果。同時,學校還積極做好學生的就業跟蹤服務工作,建立優秀畢業生人才庫和優秀就業基地資料庫,樹立就業典型,從而保證了就業服務的優質高效。
四、開辟升學深造渠道,圓中職生大學夢
中職學校學生升學深造的主要渠道是參加“三校生”考試,今年,學校緊抓我省出臺的加快發展職業教育的政策措施,除組織學生參加“三校生”考試外,學校還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動員學生參加高職院校單獨招生考試,推薦學生填報免試高職院校。另外,學校還與省內高職院校合辦“五年一貫制”,在我校學習兩年后可直接進入高職院校學習。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