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斌學
【關鍵詞】 數學教學;現代教育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07—0106—01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準確把握、巧妙利用二者的融會點,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使學生主動思考和積極探索,還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教學中還便于演示,有利于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增加教學密度,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現代教育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是艱苦的腦力勞動,學生一旦對學習內容產生了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究,也就變“苦學”為“樂學”了。而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有效運用,可以給學生插上了興趣的翅膀。
例如,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時,先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展示一個長方體的展開和合并不斷出現的畫面,再出示一只小兔騎著摩托車在長方體的棱上繞圈的情境,并加上美妙的音樂,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學生對于教師要上的數學內容充滿了興趣,學習熱情高漲,學習效果不言而喻。
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拓展課程內容,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能充分激活課堂教學中的各個要素,全方位地調動和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建立合理的課堂教學結構,促使學生全面、和諧、愉悅、高效地發展。
如,在教學“人民幣的認識”時,在完成教學目標后,設計了一個“了解人民幣歷史”的環節,讓學生跨越時空的界限,知道中國貨幣歷史久遠。夏商時代以海貝為幣,金屬幣始于商代晚期的青銅貝,距今已有3000余年。春秋戰國時代,貨幣文化有很大發展,金屬鑄幣后先后有布幣、刀幣、有文銅幣、金版及有孔圓錢等等,形成文字、形制各具特色多元格局的貨幣文化,以及發展到現在的第五套人民幣。通過圖片與文字的再現,真實地演繹了人民幣的發展歷史,讓低年級學生對人民幣的歷史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突破教學重、難點
現代教育技術能夠展現文字、圖形和動畫,還能播放錄音、視頻等,擴大了學生理解知識的接觸面,促使學生有效進行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積極交流、合作和探索的能力。因此,教師可以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實施有效的教學,讓學生擁有足夠的空間和時間,去思考和探索數學世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如,教學“多邊形面積的計算”,教學重點是讓學生掌握多邊形的面積公式,教學難點在于如何讓學生理解公式的推導過程。第一課時的學習內容是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教師可以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向學生展示學過的圖形,并在展示的過程中講解如何將兩個圖形進行轉化,引起學生對“轉化”兩個字的注意,進而展示平行四邊形的圖形,并請學生思考如何將其轉化成學過的圖形。教師仔細聽學生提出的想法,接著讓學生看大屏幕進行演示。教師利用虛線畫出平行四邊形的高,并調成閃爍形式,慢慢將虛線一端的三角形平移到另一端組合成一個長方形,保持線條形式不變,讓學生通過教師的演示形成抽象思維的轉化。最后教師引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請學生思考并說出該公式與長方形面積公式的相同點。教師利用這樣的演示方法,有效幫助學生從具體實物轉變成抽象思維進行思考,進而突破了教學中的重、難點。
總之,把現代教育技術融入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去,創設生動形象的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讓學生從繁瑣的學習中解脫出來,形成合作交流、主動探索的學習氛圍,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優化課堂教學,增強教學效果,促進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