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養平
【關鍵詞】 體育與健康教學;示范法;應用;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33.9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07—0068—01
示范,是指教學時教師或指定的學生以具體的動作為范例,讓學生了解所學動作的外觀、結構、要領和方法,從而在大腦皮層形成正確的動作表象。示范法是體育與健康教學中常用的方法,它以生動的范式形象,成為學生感知事物和掌握知識、技術、技能的有效方法,在課堂和訓練教學中充任著重要的角色。
示范有生理學和心理學基礎。其生理學基礎是:運動性條件反射的建立。當范式形象(刺激)呈現給學生時,學生的外感受器(主要是視覺)受到信息刺激,便通過傳入神經報告給中樞神經,中樞對其加以具體化后,產生應答性反映信息,即運動動作表象。應答性信息再經傳出神經傳給相應的效應器(軀體運動器),對信息刺激做出信息應答,即模仿學習。示范的心理學基礎是:以直觀的范式動作形象呈現出來,學生通過感知覺,在大腦中把動作技術的形象思維形成正確的動作概念和動作表象。
基于示范的生理學、心理學基礎,結合體育與健康教學的規律和課堂實踐,筆者認為教師運用示范時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示范目的要明確
根據教學任務、過程及學生的實際,教師要詳細地確定示范的時機、次數、速度和重點。如,對于要新授的課來說,要做一次性的完整示范,這樣學生容易形成完整的動作表象;對某一技術環節的教學,則應做專門的示范;對于復習鞏固課,教師的重點則應在糾錯示范上。
二、示范動作要規范
示范動作的規范,不僅指動作技術的方法要科學合理、路線清楚、要領明確,而且還要輕快、協調、優美、大方、節奏感明顯等。
三、示范位置和方向要正確
示范位置和方向是相對于學生所站的隊列而言的。如,學生是以橫隊面向教師站立,那么教師示范的位置應與兩翼構成一個等腰三角形,既不能距學生過遠,也不能離學生過近。就示范的方向來說,依據顯示動作位置的不同,可采用背面、側面、正面、鏡面四種方式。不管采用何種示范法,教師選擇示范位置、方向的原則是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看清示范。此外,應注意讓學生背風、背陽光。
四、示范要與講解結合
示范與講解的完美結合,能發揮互相促進,互為補充的效果。示范把內容形象化、具體化,而講解則是對學習內容的必要補充和說明。當然,在任何情況下,示范比講解的實效會更好,尤其對青少年來說更是如此,但是將二者結合運用,效果會更佳。需注意一點,教師講解的語言要明快、簡潔,不能拖泥帶水,含含糊糊。
五、示范要與糾錯結合
糾正錯誤時,教師要給學生以完整動作示范,對某一復雜技術環節則專門示范,以此強化學生的動作表象。有時,可采用正誤對比法,在對比中學生一下子就會明白自己所犯的錯誤。
六、示范要與練習結合
人類認識事物的規律告訴我們:由認識到實踐,到再認識再實踐,這是一個往復的過程。學生在已獲得動作表象的基礎上,必須經過不斷實踐,持續練習,才能將之轉化為自身的東西。在練習時,教師要不斷給學生示范,通過再認識強化練習效果。
七、示范要有啟發性
示范時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起他們的濃厚興趣。在引導學生對范式動作進行觀察、思考時,可提出啟發性問題。如:這個示范應該看什么?是什么原因使這個動作能順利完成?技巧在哪里?等等。
八、示范要有重點
依據學生動作技能形成的規律,不同教學階段示范的側重點應不同:在粗略的掌握動作階段,重點應以完整示范為主,這樣學生才能形成正確的動作表象;在鞏固與提高動作階段,重點應放在糾錯及重要技術環節的示范上。如,在鉛球教學中,其完整動作技術的重點是最后用力,因此該階段應以示范最后用力為主;在動作自動化階段,示范的側重點應放在動作的順暢連貫、一氣呵成以及動作的協調、優美、舒展、運用自如上。無論哪個階段,教師應盡可能采用多樣的示范方法,如改變示范的速度,或動作在某一位置停下來,或分解、或完整示范等,這樣學生才能明白重點克服難點、掌握解決問題的辦法。
九、示范要抓住時機
在體育與健康教學中,教師要抓住恰當的示范時機,在學生最需要的時候進行示范。如,學生練習時做不出動作,或者出現錯誤,或用語言很難描述動作以及在動作過程中節奏感、時空感覺遲鈍時,都是教師進行示范的最佳時機。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