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寧
【摘 要】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醫科大學生承受著比其他普通高校學生更大的壓力,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凸顯。本文通過分析醫科大學生心理壓力來源,提出緩解醫科大學生心理壓力的對策。
【關鍵詞】醫科大學生 心理壓力 對策
一、引言
很多調查與研究表明,由于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很多大學生的心理呈現亞健康狀態,心理異常學生出現行為偏激或走極端的狀況時有發生,給其自身、家庭、他人和社會帶來危害和傷痛。這已經引起學校、社會等各方的關注。
二、醫科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意義
醫科生是大學生群體中一個特殊的群體,學習年限相比其他普通高校要長些,學習任務繁重,學習壓力較大,而且未來從事的是關系到人類健康、治病救人、救死扶傷的神圣職業,因此,醫科生整體的心理健康問題比其他大學生更加嚴重。近年來,醫科生心理異常導致的悲劇越來越多,研究醫科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分析導致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并及時采取措施,疏導和調節醫科生各種心理壓力[1],不僅事關醫科生的現在,關系到他們能否順利完成學業,也關系到他們的未來,能否有健康的職業心理,關系到我國醫療衛生戰線隊伍的健康和穩定。
三、醫科大學生心理壓力來源
(一)學習氛圍濃厚,學習競爭激烈。醫科生一般都以較好成績考入醫科大學。他們進入大學后,仍舊保持較好的學習狀態和進取心,大家你追我趕,都在爭取拿到名額有限的獎學金,爭取保研或考研,整體學習氛圍濃厚,學習競爭激烈。醫科大學的學習氛圍是其他許多大學所不能比的,有競爭就有壓力。
(二)醫科生要學習的知識內容較多,課務繁重,知識專業性強,很多內容需要理解,不能單純地靠死記硬背,加上考試要求比較嚴格,所以學習任務重,學習壓力大[2]。醫科生從事醫生職業后,需要不斷地學習研究,才能解決臨床實踐中出現的新問題。
(三)社會期望、未來的職業道德以及職業技能要求較高。沒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醫科生將來從事的就是生命所托、性命所系的特殊職業,擔負著治病救人、救死扶傷的神圣使命,所以對醫科生的職業心理素質、職業道德、職業技能水平要求較高[3]。
(四)就業競爭壓力大。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競爭壓力將持續存在,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醫科生的就業競爭愈加激烈[4]。一般想要進入三甲以上的醫院,都得要碩士甚至是博士學歷,在校醫科生面臨學歷提升的壓力。碩士畢業一般在28歲左右,女生又面臨找對象結婚生子會錯過最佳年齡期的擔憂。
(五)緊張的醫患關系。近年來,國內各地接二連三地發生辱罵醫生、暴力襲醫事件,使得本身工作很累很辛苦的醫生又面臨越來越嚴峻的醫患關系考驗,這導致在校醫科生對未來的職業充滿憂慮和恐懼。
以上分析的都是些外部環境因素,屬于共性因素。還有學生個體的因素,比如學生家庭的經濟條件、學生家庭的父母關系、學生本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學生本人能否合群等,都會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
四、緩解醫科大學生心理壓力的對策
(一)國家層面應采取的措施
1.國家應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從宏觀層面調節緊張的醫患關系,防止醫鬧、暴力襲醫事件的發生,維護正常的醫療秩序和環境,保障醫生的人身安全和人格尊嚴。
2.可以借鑒國外醫生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調整國內醫生的收入待遇,使醫生的付出得到合理的回報。在社會上倡導尊醫信醫的良好風尚,提高醫生的社會地位。
(二)學校層面應采取的措施
1.醫科大學應該重視對醫科生的心理關注,將心理學方面知識納入正常教學內容[5],重視心理體檢、心理咨詢、心理輔導,建立心理體驗中心,加強學生的心理訓練,提高學生的抗壓能力。
2.學校應改變單一的教學活動與生活方式,舉辦各種學生喜聞樂見、樂于參與的活動,豐富學生的娛樂生活,緩解學生緊張的學習情緒。
3.班主任或輔導員應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及時發現學生心理上存在的問題,加強心理疏導,及時采取措施,防止問題的發生。
(三)學生自身應注意的方面
1.醫科生應理性看待繁重的學習任務和嚴格的考試要求,這是和將來從事的醫生職業相關的。可以了解國外醫科生的學習要求和準入醫師行業的職業資格要求,要求只會比國內高,壓力只會比國內大。所以,醫科生應當轉變壓力為動力,為自己以后美好的發展目標和職業人生注入積極的正能量。
2.適應醫科大學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和生活習慣,注意勞逸結合,張弛有度,學會自我調節。積極嘗試各種有益的排解壓力的方法,比如聽聽音樂,看看電影,聊聊天,多到戶外跑步健身等。
3.積極參加各種班級活動、校園活動和幫扶活動,既能愉悅心情,緩解緊張的心理壓力,又能鍛煉自己,提高活動組織能力。
4.搞好人際關系,和同學間建立純真的友誼,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相互幫助,鋪就順暢的心理溝通橋梁。
五、結束語
醫科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已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不僅影響到學生本人,也影響到家庭、學校,甚至整個醫療衛生隊伍及社會的和諧穩定,已經成為一個社會問題,需要家庭、學校以及社會各個層面的共同關心和共同干預。
【參考文獻】
[1]倪虎波,黃瑾.醫學院大學生心理壓力、應對方式與心理健康現況研究[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4(11):148.
[2]黃曉玲,葉茂林,陳英.廣州地區醫科大學生不同群體心理壓力狀況調查研究[J].科教文匯,2012(02):165-167.
[3]張木蕃.醫科大學生學習壓力現狀分析及教育對策[J].科技致富向導,2010(7Z):43,8.
[4]張珊莉.大學生心理壓力的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以廣州醫學院為例[J].青年探索,2010(06):75-78.
[5]李冬.醫科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教育對策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