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 張振 陳文茂
【摘 要】新媒體已成為這個時代的寵兒,它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也越來越多地影響著高校師生的學習、生活和工作。充分發揮和利用新媒體的優勢,是提高高校學生工作效果,創新學生工作模式的新途徑。
【關鍵詞】新媒體 高校學生工作 創新
隨著科技迅速發展,信息化已經成為當今時代發展的主流。而新媒體是信息時代的寵兒,它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也越來越多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在高校學生工作中充分發揮和利用新媒體的優勢,是提高學生工作效果,創新學生工作模式的新途徑。
一、高校學生工作新媒體化的必要性
新媒體的影響日益廣泛,通過新媒體這個平臺,每個人都是一個“廣播臺”和“信息集合點”,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和他人的觀點,而不受地理位置的局限,只要有網絡,在世界各地都可以搜集到相關信息。我們通過新媒體可以看新聞,學知識,分享經驗,進行溝通等。
高校學生工作要占領新媒體這一重要陣地,借助它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國家方針政策,做好學生的思想引導、輿論引導工作,讓新媒體能夠更好地服務學生。
高校學生工作的對象是大學生。90后大學生追求時尚潮流,緊跟科技前沿,是新媒體用戶的主力軍。在新媒體環境下,他們的學習、生活、工作、行為方式已經逐漸改變。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網絡環境,幫助大學生樹立時代的使命感、社會的責任感以及道德正義感,使他們能夠去偽存真,自覺辨識和抵制包括網絡謠言在內的各類網絡糟粕,這是高校學生工作者需要長期研究和探索的課題。
新媒體時代是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以個人為中心的新媒體已經逐漸成為主流,其中微博、微信、博客、移動APP最為典型。新媒體時代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海量信息承載,在校大學生通過新媒體接受多種思想、多種潮流、多種文化的沖擊。高校要做好輿論引導工作,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我們必須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學生工作新媒體化的指導思想,將《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高等學校學生行為準則》作為理論依據,主動占領新媒體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培養一批理論知識扎實、思想信念堅定的新時代青年,在新媒體領域營造氛圍,做好輿論導向工作。
二、高校學生工作新媒體化的創新舉措
(一)借助新媒體建立學院、黨支部、班級、社團窗口
一方面,借助新媒體平臺的優勢,開設學院、黨支部、班級、社團專欄,將相關理論知識學習深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去。依托新媒體時代出現的新工具,如微信、微博、網站、博客,將理論學習、思想教育滲透到學生的日常生活當中。另一方面,建設學院、黨支部、班級、社團微信平臺和微信群,不僅可以開展日常學生工作,與學生及時互動,了解學生思想動態,對學生進行引導、疏導,宣傳黨的理論、方針,宣講時事政治,了解學生活動等,還可以借助網絡平臺發起學生活動,組織小組討論等。
(二)拓展干部培訓新渠道
學生干部是開展學生工作的得力助手。要提高學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增強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意識。要定期開展干部培訓,培訓分為四個模塊一個考試:基礎篇——班干部職責;黨團篇——黨團知識學習;技能篇——辦公軟件Office學習;事務篇——學生手冊學習和培訓結業考試。結合網絡,借助新媒體,將培訓工作常態化,不再因學生干部不同的上課時間而將培訓一推再推,建立黨團干部學習考試平臺,在網絡上開展多期學習培訓班,優化資源配置,節省人力成本,拓寬干部培訓新渠道。
(三)培養一批新媒體評論員
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校園網絡管理工作的意見》中指出,要組建一支政治可靠、知識豐富、數量充足并且熟悉網絡語言特點和規律的網上評論員隊伍,圍繞熱點問題主動撰寫貼文,吸引學生點擊和互動,有效引導網上輿論。作為開展學生工作的主要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的思想政治輔導員,是新媒體評論員的骨干力量,同時要從學生群體中選拔和培訓一批優秀的學生新媒體評論員。這些評論員平時深入學生群體,能夠敏感、及時地發現和覺察到學生們的思想動態,及時反饋給領導干部并及時開展針對性強的教育工作。
(四)學生活動實現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
在這里的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是指通過網絡在線上對開展的活動進行宣傳、發起、報名、聯系、反饋,線下進行體驗和實現。例如,通過學院微信平臺發起“起床爭霸賽”“我是大學生,為自己代言”等活動,通過線上線下互動,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三、高校學生工作新媒體化面臨的挑戰
互聯網是把雙刃劍,具有及時、便捷的特點,同時也為高校學生工作新媒體化帶來了挑戰。
(一)高校學生工作者需要不斷提升自我。新媒體時代,知識和技術的更新速度加快,這就需要高校學生工作者要不斷增加自身的知識儲備,學習了解新媒體新技能,努力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
(二)在“顯微鏡”下開展工作。借助新媒體,我們必須把學生工作展現在互聯網上。這就像在“顯微鏡”下開展工作一樣,在提高高校學生工作效果的同時,也會將在開展學生工作時出現的問題擴大化、公開化。高校學生工作者必須要有強烈的責任心、足夠的耐心,在說出每一句話,發出每一個觀點時,都要認真慎重,考慮周全。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共青團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校園網絡管理工作的意見(教社政[2004]17號)[Z].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