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紅
摘 要: 計算機網絡,正在改變著世界。利用好網絡資源抓好教育教學成了必然。本文淺談了利用網絡資源抓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徑,包括網絡硬件建設、布局網站主頁、德育價值體系、網絡管理、隊伍建設等方面。
關鍵詞:網絡資源 德育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7-0219-01
21世紀是信息社會。計算機網絡,作為信息傳播及共享最有力的媒介,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產方式、工作方式、學習方式。它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提高和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在校園文化建設以及德育工作中,充分利用校園網,努力培育人文環境,組織內容健康,格調高尚,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讓校園形成濃厚的學習氣氛、健康文明的校園環境,從而推動整個校園文明程度的提高,提升學校德育及教學工作的質量和水平已成為必然趨勢。學校德育工作中利用網絡資源必須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做好校園網硬件建設
沒有好的校園網硬件設施,要想通過校園網媒介抓德育工作無從談起。搞好硬件建設,一是確保資金投入,二是搞好規劃、設計與實施工作。而規劃工作則是重中之重。規劃工作力求做到的目標是:以學生學習、成長和教師教學的需要為目標;整體規劃,分步實施,量力而行;力求標準化,建設標準化的網絡架構、標準化的數據庫、標準化的WEB服務器、標準化的文檔格式;要確定發展優先級,確立正確的發展方向。同時做到實用性、先進性、可靠性、安全性、擴展性、經濟性、易用性、規范性等質量要求。
二、布局好校園網主頁
校園網主頁,是校園網的門戶,德育教育的窗口。學校的辦學宗旨、辦學特色、校園文化都要通過一個好的校園網主頁呈現給師生,呈現給社會。校園主頁內容上要全面考慮,要抓住學校工作的主要方向,要強調學校的辦學特色、辦學宗旨,把德育教育滲透到各個層面。要根據工作實際劃分主頁版塊,主頁頁面要簡潔,不能太過繁雜。布局要合理,色彩搭配要柔和,要符合審美要求;要動靜結合,但要避免過于動態的畫面。使用起來容易上手,信息檢索方便快捷。更新要及時,學校工作動態、師生風采、校園活動、好人好事等及時編排展現給師生,使其有親和力。要給師生多留空間,避免過多的行政宣傳板塊而顯得死板。
三、充分利用校園網絡資源和網絡技術手段
可以利用WEB服務器、文件服務器、數據庫、校外云平臺等充分利用內外網絡視頻、網絡文件共享、網上圖書室提供健康的圖書、影視、軟件及服務資源,引領學生思想進步,學習提高,職工愛崗敬業??梢岳镁W絡廣播、視頻會議、網絡電視臺、QQ群、微信群、安排專人開發客戶端等途徑對愛國主義、保護環境、好人好事、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先進事跡及時報道和討論。鼓勵師生投多投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也可以從校外購買與學習及德育教育相關的圖書、影視資料充實內網空間。
建設好校園博客特別是以以校長博客為引領的自由活潑的師生博客群體。就師生關心的熱門問題設定相關主題展開討論。領導層的博客要柔性化、人性化,與師生交流不能居高臨下,要體現平等、務實、團結、關懷的風格。關心學生學習努力、思想進步。關心老師身心健康、工作的辛勞。老師的博客要體現以學生為本的理念,牢牢抓住學生的思想動態,以學生成長中的話題作為博客主題。要及時回復學生學習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問題,鼓勵學生學習,鼓勵學生勞動,鼓勵學生成才。要加強博客群的管理,對師生中不良語言要及時清理。對真實反映的問題要及時解決。
四、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
能否積極利用和有效管理網絡,使之真正成為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新途徑,關系到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校園文化建設可以利用校園網絡的生動性、便捷性、即時性、高效性大力弘揚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文化建設中的指導地位,堅持不懈地宣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師生的精神世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以及事跡報道的相關欄目應放置在主頁、校園網絡廣播、校園網絡電視臺、微信、QQ群等網絡空間的醒目位置,形式多樣,內容經常更新。特別是要報導工作、生活中典型案例,國家日益強盛的大事件。
五、加強校園網管理,牢牢把握網絡輿論的主導權
積極推動網絡管理體系的建設和管理機制的健全,形成網絡管理日常聯系協調機制。成立網管中心,配備齊備人員以及設備,指導和協調各有關管理部門積極有序地開展網絡管理工作。完善現代媒體管理的技術,利用防火墻等手段對不良信息流進行過濾,把惡意的網站加入黑名單,限制其進入校園。特別是要加強WEB及文件服務器的安全,防止非法入侵,導致服務器癱瘓、或被壞人利用來植入插件或木馬用于發布商業廣告或黃賭毒等不良信息。制定網絡故障突發災難的應對機制,對重要數據定期進行備份,在故障發生后能及時復原。對師生用電腦可以安排專人定期殺毒,清理不良插件,及時打系統補丁。要切實加強網上正面宣傳教育,牢牢把握網絡輿論的主導權。加大網上論壇的管理和引導,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師生,創新內容、創新手段,探索網絡輿論宣傳規律,努力形成網上正面輿論強勢。對師生進行文明上網進行教育和監督,對表現好的給予表揚,表現不好的通報批評責令改正。
六、加強對校園網管理隊伍的培養
能否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校園網管理隊伍和網絡評論員隊伍,是保證校園網健康發展并利用它抓好德育的關鍵。選調政治素質較高、熟悉新聞宣傳、掌握網絡技術、黨風廉政建設過硬的管理人才進入網絡管理領域。要著力培養一批能夠緊跟信息科技發展前沿、具備較強研發能力的專業技術人才。確保最新技術能夠及時運用到網絡管理工作中來。高度重視網上評論工作,形成一支專兼結合、反應靈敏的網絡評論員隊伍。網絡評論員要主動介入校園交互式欄目,主動導帖、積極跟帖、適時結帖,擠壓有害信息的傳播空間。要建立網絡管理和網絡評論人員學習、培訓、考核機制,不斷提高網絡管理和網絡評論人員的政治業務素質和網上輿論引導能力,為這支隊伍的發展、成長創造良好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