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衛華
摘 要: 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創新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一個主旋律。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地創造性地展開教學工作也就成為擺在廣大教師面前的一個重難點問題。語文教育是語文教育的基礎階段,肩負著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使命。
關鍵詞:文學教學 創新精神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7-0241-01
創新教育是指以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價值取向的教育。這種 教育在我國已有很多地區在實行,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鄧小平同志說過:“創 新要靠人才、靠教育,創新就要從娃娃抓起。”因此,讓創新教育走進課堂,是刻不容緩的,也是一條最方便,最快捷的途徑。下面,我就以自己做的一節《四季的腳步》為例,做進一步說明。
一、順勢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所謂“樂之”,就是喜歡學習,愿意學習。從現實生活中自然引入,使學生輕松進入課堂,興趣自然十分濃厚。
如,在教學《四季的腳步》時,窗外正巧下起了雪,我就看看窗外,說到:“同學們,你們今天是不是特別高興,因為外面下起了雪。”同學們笑了,異口同聲答道:“是啊。”我就接著說:‘那你們知道下雪預示著什么嗎?”話音未落,同學們就說:“冬天到了。”“對啊,那你們喜歡冬天嗎?”“喜歡——”“喜歡冬天什么呢?”有的說堆雪人,有的說打雪仗,有的說觀雪景。看時機已到,我說道:“請同學們打開課文,看看課文里是怎樣來描寫冬天的?”同學們很快地熟悉了課文,找到了冬天的景物——北風和雪花。這樣帶著興趣來讀課文,使學生在學習中找到了快樂,同時提高了記憶的牢固性。
二、巧妙設疑,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有句話說得好:“學起于思,思源于疑。”作為教師應該敏銳地捕捉問題,這是在教學中設疑的關鍵。在語文教學中,可以探究的領域十分廣泛,如文章的思想內容、重點詞句、情景之美等等。
在這堂課上,我說:“春天的腳步是悄悄的,是不是夏天、冬天和秋天的腳步都是悄悄的呢?”聽完問題,他們眉頭緊皺,立刻打開課文讀了起來。接下來的就是一連串的答案,表現得十分積極。“那什么是悄悄的呢?”同學們再次打開課文,認真讀了起來,陸續舉起了手。在眾多答案中我選出正確答案。他們非常高興,品嘗到成功的喜悅。通過這種探索式的學習研究活動,學生積極參與,學知識于無形之中。
三、創建舞臺,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長期以來,“三尺講臺,高高在上”這種思想在師生心中似乎已經根深蒂固,但我們今天大膽打破這個束縛,把講臺變為“舞臺”,讓學生成為主體,師與生之間,生與生之間互相接受信息,培養他們多方面的能力。課文學完之后,我讓學生們戴上自制的頭飾自由表演,或者可以以一名小導游的身份帶著同學們去觀光。同學們說的說,唱的唱,演的演,玩得不亦樂乎。在歡樂之余,鍛煉了學生的口語交際,打開了學生思想的閘門,使學生的多方面都得到了訓練,可以說一舉多得。
四、優化作業,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作業還是勢在必行的。根據不同課文要求,根據孩子們的水平,將作業融于制作、調查、畫畫和表演當中,還可以把作業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自己設計作業,這樣的作業才會愿意去做,才會完成的更加出色,也正是這樣才體現了語文教學的創新。
如這節課之前,同學們根據自己的愛好制作了頭飾,觀察了周圍的景物,課堂上又根據自己的興趣畫圖,戴上自制頭飾進行表演。這些活動讓每個孩子針對自己的情況進行有的放矢地選擇,有利于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充分發揮他們的創新能力。
五、走出課堂,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
教學思想在創新,教育方法在創新,教學的空間也要創新。語言學家呂叔湘說過:“學生隨時隨地都有學習語文的機會,逛馬路,逛商場,廣告牌,到處都可以學習。”因此,我們應該把“語文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緊密聯系起來,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所以,在《四季的腳步》之后,我利用課外活動時間,帶著學生走出課堂,來到了野外。同學們發現了課本里找不到的東西:新鮮的空氣、清香的泥土、歡快的小鳥、忙碌的人們等。我告訴同學們,大自然是美麗的,也是公平的。它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分享。但大自然也是發展的,進步的。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探索、去開發、去創造。我想,我給孩子們留下了更廣闊的空間,他們將來會明白。
教育學家陶行知說:“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對于我們來說,就是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讓小學語文成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搖籃。有的人把教師比作辛勤的園丁,那么,我認為創新就應該是傾注進花朵里的營養。只有流進去的是新鮮可口的,花朵才會開得更旺盛。創新的道路是艱辛而漫長的,但我相信,創新的果實定是甜美的。
參考文獻
[1]李穎.小學語文多媒體應用之我見[J]. 教育教學論壇. 2016(02)
[2]彭宣孟.有效利用多媒體優化小學語文童話教學[J]. 考試周刊. 2015(95)
[3]戚本健.小學語文教學的創新與實踐[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5(09)
[4]錢昕.淺談如何增加小學語文的趣味性[J]. 知識文庫. 2015(23)
[5]王慶偉.淺析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巧用“懸念”[J]. 中華少年. 2016(04)
[6]劉玉英.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