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蓮香
摘 要: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基層社會治理普遍應用網格化管理方式,這種新型的管理方式,區別于其他基層社會治理方式,有其獨到之處,它對公民基本權利、基層社會管理層級、各部門職能等有著重要意義。通過對網格化管理分析,充分認識到網格化管理有必要進一步規范,以解決其中出現的行政法律問題,從而更好的助力基層社會治理。
關鍵詞:網格化管理 行政法律 問題 研究
中圖分類號:D9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7-0298-02
網格化管理模式是我國基層社會治理的一種創新,它借助數字化的城市管理平臺,將所管轄區按一定規律劃分為單元格,政府工作人員通過對所管網格的日常巡查或定期巡查,積極主動的發現問題,及時作出處置措施,這樣的方式加強了政府對城市的監管能力,提升了政府問題處理速度,促進城市的更好發展。因此,本文主要對網格化管理應用中引起的行政法律問題進行細致分析,促進網格化管理的完善。
一、網格化管理概述
至今為止,網格化管理尚無明確的界定。只是在一些地方政府法律規章中定義為借助數字化的城市管理平臺,將所管轄區按一定規律劃分為單元格,政府工作人員通過對所管網格的日常巡查或定期巡查,積極主動的發現問題,及時作出處置措施的管理模式。
網格化管理在我國的初次嘗試來自于2004年的北京市東城區,隨后其發展勢頭良好,逐步在全國各地區進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迄今為止已具有一定規模[1]。
二、網格化管理中引起的行政法律問題
相關法律法規是依據相應問題而制定的,這樣就導致法律法規落后于社會發展,網格化管理這種新型管理模式的出現,不可避免的將引起一些行政法律問題,對此針對其可能引起的問題進行分析。
1.網格化管理方式是否會侵犯公民權利
網格化管理借助信息技術實現廣泛應用,這些網絡技術的使用,促進政府向現代化轉變,同時也對城市的各類設施進行監控,例如,交通狀況、綠化建設等。同時這些網絡技術的使用也不可避免的監控了市民的生活狀況,尤其是小區附近監控攝像探頭的安裝,將居民樓納入了監控范圍,這樣市民的隱私權是否受到了侵犯?若是引起相應行政法律問題,該怎么辦?這都是未來網絡化管理需要考慮的問題,政府應采取相應措施,解決這一問題。
2.網絡化管理劃分單元網格是否代表了一種管理等級的出現
網絡化管理將所管轄區進一步人為劃分成一個個單元網格,并賦予每個網格管理權限。每個網格向上一級指揮平臺報告,并受其指揮。若按一個城區來說,也就形成了某種意義上的“區政府”管理系統,并擁有下屬等級部門。這樣來看,是否可以將網格作為一級組織部門?若是組織部門,它要受到我國憲法的約束,而迄今為止,我國憲法對此沒有明確規定,因此地方政府網格化管理的應用存在爭議[2]。若不是組織部門,那這種區域劃分,明顯是在政府結構中,構建了一個管理基層等級,它的合法性仍受人們質疑。
3.將指揮平臺作為網格化管理中心,是否減弱了職能部門的功能
現階段,指揮平臺作為網格化管理的中心,它具備了相關職能部門以及部分政府辦公廳的職能,當然這種職能是有限制的,但是也從另一層面表明,網格化管理的等級制度,并與相應等級的街道辦事處配合,致使街道職能減弱,甚至出現不完整現象。網格上繁多的工作需要職能部門處理,若街道這一級別的指揮平臺不能命令上一級政府部門,就需要上一級指揮平臺下命令,這就使網格化管理有了行政指揮權利。這時一些政府部門面對網格化指揮平臺提出的指令,有著不同的選擇,這是否無形的減弱了相關職能部門的功能呢?
4.網格化管理出現法律問題誰將作為責任的承擔者
行政是指國家中的行政管理部門依據相關法律對國家以及社會事情進行管理,在管理中產生相應的行政法律效果。網格化管理主要是對單元網格事務進行整體監督,并對事務進行細致劃分,我國北京和上海網格化管理內容雖不同,但都細劃為同樣數目的內容,這些細劃的內容毫無疑問是屬于政府的行政管理范疇,具有行政管理職能,但是它們是否有法律效用呢?網絡化管理主要是對單元網格行使監督職能,不與具體的人有行政法律聯系,若是借助各級指揮平臺或者是政府職能部門就會與具體的人產生行政法律聯系,這時網格就具有了行政職能,這就要求有具體的行政主體承擔相應法律責任,那么由誰來承擔法律責任?
上述分析表明,現階段的網格化管理沒有國家相關法律規范和支撐,必將由于不完善而引發一系列問題,造成嚴重的麻煩和后果,這就需要相關部門建立健全相應制度,規劃網格化管理,規避上述行政法律以及其他方面的問題,有效的發揮網格化管理的優勢,助力城市管理,助推城市更好更快發展。下文對網格化管理完善提出一些建議,從而更好的完善網格化管理。
三、網格化管理完善的建議
1.發揮社會力量效用,進一步規范政府和網格間的行政法律聯系
網格化管理實質上是將行政管理職能下放,政府全面掌控大事小情,是對政府權力的變相擴張,政府聘用一些非編制人員實行網格化管理,這就導致網格化主題不明確,管理不適合現象的發生。這時需要政府轉變工作思路,保持網格化思想不變,強化社會力量的作用,可以采用委托管理方式,將網格化管理中的網格委托給居委會聘用的相關工作人員,這樣促進了基層社會組織的管理積極性,更是以委托形式將職能進行外包,有效處理了政府與網格間的行政法律聯系。
2.有效規范相應行政職能配置問題
我國明確指出要建設服務型政府以及法治政府,這為網格化管理指明了前進方向,網格化管理中網格的行政職能配置是一個重要問題,該配置什么職能,如何配置等。政府和網格的職能要呈分離狀態,可以將單元網格委托居委部門,需要對網格職能重新配置,但僅限本級別政府已有的職能權限,同時可以將政府行政執行部門劃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做本職工作,另一部分受網格指揮平臺調配。網格行政職能的配置一定要程序正規,必須依法行事,做到有法必依,同時網格行政職能的配置必須做到公開公正,積極主動受社會監督[3]。
3.規范網格行政職能的正確行使
網格化管理是政府職能的下放和延伸,在網格管理中必須依法行政,必須明確行政行為的法律范圍,在網格化管理中不做侵犯他人權利的事情,同時現代化各種設備的運用侵犯了居民的利益,必須將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限制在公共利益范疇中,禁止以任何形式任何方式侵害市民日常生活和工作,同時需要明確每位網格協管員的工作職責,杜絕濫用職權現象,更需要認清各級指揮平臺的權限,相關職能部門對平臺進行委托時,一定要明確委托的具體細則,以防出現職權沖突。
結束語
我國網格化管理任重而道遠,需要相關政府職能部門以及執行部門的大力配合,更需我國憲法給予明確的規定,使網格化管理有法可依,進而有效規避了網格化管理中有可能引發的行政法律問題,促進網格化的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斌.網格化管理中行政法律問題的思考[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14(4):151-154.
[2]趙語慧.網格化管理與政府職能定位[J].人民論壇,2013(2):66-67.
[3]林敏釵.福州市公共衛生監督“網格化”管理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