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
中圖分類號:D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7-0351-02
2016年4月24日至27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安徽省金寨縣、鳳陽縣小崗村以及合肥等地調研考察,期間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講話涵蓋廣泛,思想深刻,內涵豐富,為我們加強改革創新、決勝全面小康指明了方向。黨校作為學習、研究、宣傳黨的理論創新成果的重要陣地,肩負著宣傳闡釋黨的重大戰略思想的重大政治責任,要充分發揮好排頭兵、思想庫、主陣地、主渠道的作用,帶頭學習,多學一些、學深一些,為廣大黨員干部學習貫徹起到引領帶動作用,推動學習貫徹工作不斷向廣度和深度拓展。
完備的黨校體系,是中國共產黨重要的執政特色和獨特優勢。世界上沒有哪一個政黨像我們黨這樣,從中央到地方到基層建立起覆蓋廣泛、組織完備的黨校體系,注重發揮黨校在全黨工作的作用。目前,全國共有省級黨校34所,副省級黨校15所,市地級黨校365所,縣級黨校近2500所,擁有近10萬教職工,另外不少黨政部門、國有企業、高等學校和部隊等也辦了黨校。這支宏大的隊伍富集人才資源、學術思想資源、系統資源、學員資源,是難得的執政資源。把這筆執政資源用好用足用活,是一支了不得的巨大力量。從這個意義上說,愛護黨校就是愛護黨的執政資源,重視黨校就是重視黨的執政地位,發揮黨校作用就是發揮黨的政治優勢。
發揮好推動學習的排頭兵作用,持續深化對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的學習。2008年10月頒布的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條例明確規定:中國共產黨黨校是在黨委直接領導下培養黨員領導干部和理論干部的學校,是黨委的重要部門,是培訓輪訓黨員領導干部的主渠道,是黨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機構。各級黨委要把黨校辦成培訓輪訓黨員領導干部,培養黨的理論隊伍,學習、研究和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的重要陣地,使之成為干部加強黨性鍛煉的熔爐。黨校教師是我們黨直接掌握的一支教師隊伍,是黨的“布道者”,還是黨的“熔爐工”,是我們黨一支不可多得的理論力量。對黨校教師來說,首先要做到自覺堅持黨校姓黨、黨校教師姓黨,時刻牢記自己黨校教師的身份,熱愛黨校,珍惜榮譽,在自身黨性鍛煉上更要嚴格,提升自身的素質,用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學員。只有自己首先學明白了、學扎實了、悟透徹了,才能引領和推動廣大黨員干部的學習。這就要求黨校教師必須要原原本本地學,老老實實地學,認認真真地學,聯系群眾地學,既要全面把握、又要突出重點,既要知其言、更要知其意,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基本內涵和蘊含其中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真正做到學有所得、學有所悟,努力把自身學習的成果轉化為課堂教學的實際成效。
發揮好黨校干部培訓的主渠道作用,用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凝聚共識。通過教育培訓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幫助黨員干部夯實理論基礎、拓展世界眼光、培養戰略思維、增強黨性修養,是黨校干部教育培訓的重要任務。黨校干什么?最重要的就是干好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這個主業主課。接下來,黨校教師要著力做好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進黨校教材、進黨校課堂、進黨校學員頭腦工作。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作為教學布局的重中之重,調整完善教學計劃,在黨校各個主體班次教學中加大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授課分量,通過全方位、大容量、高密度的講授灌輸,推動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真正入心入腦,變成黨員干部想問題、做決策、辦事情的自覺行動。
發揮好黨校思想理論的主陣地作用,加強對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的研究和宣傳。當今社會,社會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日趨多元化主流的和非主流的同時存在,先進的和落后的相互交織,社會思潮紛紜動蕩。黨校也不是世外桃源,與社會隔絕。黨校的學員來自不同單位、甚至是不同地方,他們接觸到的問題很多,觸及社會的方方面面,難免有不同的看法。所以黨校要在加強思想理論引領,掌握話語主動權方面下功夫,凈化雜音,解疑釋惑,激濁揚清,使黨校成為鮮明的思想旗幟。在黨的理論研究和理論宣傳上,黨校具有獨特優勢,發揮著重要作用。黨校教師要繼續做好思想理論研究宣傳工作,采取社科項目立項、補貼科研經費、落實激勵措施等辦法,組織教師撰寫重點文章,做好統一思想、解疑釋惑、凝聚人心工作,做到重大節點有聲音、重大問題亮觀點、重大時段搭平臺,為黨員干部學習貫徹講話精神提供學理支撐。同時,要關注社會輿論和網上輿情,運用基層黨校和新聞網、政府網以及微博、微信等新興媒介,及時跟進宣傳,引導社會輿論,掌控網上輿論,努力營造學習貫徹系列講話精神的濃厚氛圍。
發揮好黨校資政議政的思想庫作用,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參考。黨校與社會各界聯系廣泛,參加黨校學習的學員來自四面八方、不同單位。與黨員干部聯系緊密,具備開展社會調研的便利條件。黨校要按照“教學帶科研、科研促教學、成果進課堂”的思路,組織教師圍繞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中提出的重大實踐問題,聚焦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黨委和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展開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注重從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中汲取政治智慧和思想養分,注重從基層群眾的鮮活實踐中獲取最真實的意見建議,注重從廣大學員的工作實踐中匯集真知灼見,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政策咨詢和對策研究成果,使黨校成為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的新型智庫,為推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當然,面對新形勢新任務黨校工作還有許多不適應的地方,特別是縣級黨校。主要是:1.地方黨委政府對基層黨校建設的重要性認識還不到位,對基層黨校辦學不夠重視,造成基礎設施薄弱,干部培訓工作受到很大影響。2.上下級業務指導難。上級黨校既不管下級黨校的人事權、財權,又不管黨校系統內專項經費和教學管理,在實踐中缺乏實質指導。3.經費保障困難,除工資外,只有一些辦公經費,教學設備陳舊,教學改革和科研改革缺乏經費保障。4.師資隊伍薄弱老化,流動性差。大多數教師不能出去培訓,知識陳舊,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針對性實效性不強,有的縣級黨校多年沒有招人,因為福利待遇低,上升的空間小,還有黨校教師的身份問題,屬于事業編制,進入公務員隊伍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新招聘的大學生也留不住。5.管理理念和體制落后。缺乏獎優罰劣機制,干好干壞一個樣。可喜的是中央已認識到這一問題,出臺了[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校工作的意見],省、市、縣十三五規劃也列入了加強黨校工作的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更是精辟論述了新形勢下黨校工作的重大意義,給今后黨校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各級黨委是辦黨校管黨校建黨校的主體,黨委書記是第一責任人,并且針對黨校辦學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提出了一系列創新思路諸如加強黨性教育方面,要加大力度,形成黨性教育課程體系,提高教育實效;在教師培養方面,要加大黨校教師到黨政機關或基層掛職鍛煉力度,實行蹲點調研制度,組織黨校教師到基層一線深入了解實際問題;在改善教師待遇方面,提出建立既區別于公務員又不同于普通事業單位的黨校教師管理體系,增強黨校教師崗位吸引力;在提升教師素質方面,提出要建立符合干部教育培訓特點的師資準入和退出機制,推行教師競爭競聘上崗、工作業績與薪酬福利掛鉤。在優化師資結構方面,提出要加強黨校與其他黨政機關和單位的干部交流力度,暢通人才雙向交流渠道,促進學界與政界的雙向互動,落實領導干部到黨校講課制度,規定每年領導干部講課總課時,占各級黨校主體班次總課時的比例不低于20%等。這些創新思路的具體實施,將極大地增強黨校教師的自豪感,極大地激發黨校的內在活力,極大地推動黨校辦學質量和水平的提高,令全體黨校人歡欣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