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蘭海
摘 要: 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我們,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落到實處,兩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關鍵在于培養造就一支“四鐵”干部隊伍。黨校承擔著為領導干部補鈣壯骨、立根固本的重要任務,而縣級黨校的培訓對象正是基層的黨員干部,他們處在社會實踐的第一線,在美麗鄉村的建設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他們的素質和能力如何,關系著國家社會的發展。因此,縣級黨校應切實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真正發揮干部教育培訓的主渠道與主陣地作用,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關鍵詞:縣級黨校 教學 實效性 針對性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7-0353-02
一、縣級黨校教學存在的問題
當前,多數縣級黨校教學經過改革,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都有長足的進步,但基層黨校教學工作仍存在著理念相對滯后、教學方式方法單一、師資力量薄弱等諸多問題。具體表現在:
1.教學設計與基層干部需求不相適應。新形勢下,縣級黨校在培訓內容和課程設置上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上下一般粗,左右一樣齊”的情況。具體來講,就是不同班次課程設置的差異性不大,類別不突出。一是由于課程設置上對基層干部的實際需求缺乏必要的了解,對組織的需求是什么、基層干部所在部門的使命及職能需求是什么、有什么突出的專業需求、基層干部本身的需求又是什么了解不夠,體現不了“按需培訓、因人施教”的指導思想,干部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不強,影響了干部參加培訓的熱情和興趣。二是縣級黨校干部培訓中,除了1-2期1個月學制的主體班,其他班次學制普遍較短,大多3-5天,導致培訓內容安排不好展開,多集中在黨的政策理論宣講方面,學員感興趣的內容安排反而不多。另外,學員的興趣點差異很大,也使得培訓的實效性大打折扣。
2.培訓方式方法單一。目前,縣級黨校多采用集中講授式培訓,互動式、案例式、結構化研討、現場教學、實地調研等方式較少。在培訓形式的設計上,還沒有真正實現根據干部崗位、年齡、文化等方面的差異,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比如,縣級黨校主體班次的學員一般都擔任不同的職務,平時工作任務重,來到黨校學習,他們希望提高工作能力。但實際教學中 “滿堂灌”居多,其他教學方式少,照本宣科多、聯系實際少,傳統手段多、現代化手段少,培訓方式單一,老師教的單調太累,學員聽的枯燥無味,互動性不強,實效性欠佳,不能達到教學相長、學學相長的效果。
3.師資力量薄弱。就全國來看,經過多年培養和積累,黨校已經擁有一支素質比較好的師資隊伍,也有享譽國內外的名師名家,黨校師資隊伍整體素質有了大的提升。但縣級黨校普遍存在師資力量薄弱的問題,教師隊伍專業結構、知識結構不夠合理,教師主要集中在科社、馬列基礎理論等學科上,與現代經濟社會發展聯系緊密的一些新興學科人才嚴重匱乏。一些教師是從“學校門”到“學校門”,參加工作后又沒有經歷過實踐鍛煉,以致教師學識水平跟不上形勢發展,教學只能是空洞的理論說教,難以達到預期效果。部分教師,經歷和閱歷等方面不如學員。“有人說,沒當過領導的在給領導干部講領導藝術,沒出過國的在給經常出國的人講國外經驗,沒經歷復雜環境考驗的在幫助每天同各類矛盾打交道的人出主意解難題。”這樣的教學,實效性從何而來呢?
二、提高縣級黨校教學針對性實效性的建議
黨校不是一般學校,黨校教育培訓對象不是一般學生,這樣的“不一般”對黨校管理、師資水平的要求也不一般,因此,提高縣級黨校教學針對性和實效性顯得尤為重要。
1.解放思想,創新培訓理念。觀念創新是工作創新的前提和基礎。做好新形勢下的干部教育培訓工作,首先要不斷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努力使干部教育培訓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相適應,與黨委、政府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務相銜接,與組織需求、干部崗位工作和自身發展需求相吻合,精選培訓內容,按需設計方案,實施“量體裁衣”,使培訓工作真正與當地的發展戰略、主導產業、行業需求和干部自身需要有效對接,更好地為促進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二是要樹立能力培訓理念。干部教育培訓的根本目的在于“訓”,就是加強能力建設,提高各級干部的能力。教而少訓,學而少習會影響培訓實效。要認真研究新形勢下各級各類干部應該具備的能力素質要求,分類別、分層次設計培訓模式、培訓內容和教學方法,讓干部在培訓中能夠把學得的理論在工作實踐中去思考、去體驗,然后進行反思,從而提高自身能力。
2.滿足需求,創新教學設計。在課程設計上,首先要強化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這個主業主課,念我們共產黨人的“真經”——馬克思主義,習總書記強調: “真經”沒念好,總想著“西天取經”,就會貽誤大事!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不行!努力使黨校黨性教育不僅能夠震撼一瞬間、激動一陣子,而且能夠銘記一輩子、影響一輩子。另一方面要根據干部的業務工作需要設置各種專業必修課,以滿足干部增長知識、提升能力的需要。同時,要按照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的要求,把黨委、政府中心工作中存在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作為培訓內容,采取集中研討、現場考察等多種方式,使干部戴上 “萬花鏡”看正面、“墨鏡”觀負面、“望遠鏡”望長遠、“顯微鏡”明當前,通過培訓真正學到知識、提高技能、開闊眼界。
3.注重體驗,創新培訓方式。創新方式方法,是提高黨校教學工作實效性的重要措施。從目前教育培訓的實際看,方法手段還比較單一。而創新方式方法,一是切實改變以往以“先生講、學員聽”為主的教學模式,改變傳統“滿堂灌”、“填鴨式”教學方式,注重體驗,大膽探索,提高案例式、模擬式、體驗式教學方法的運用比重,大力推行分組研討、情景模擬等教學模式,增加外出考察、現場參觀、實踐鍛煉等實踐培訓,讓干部帶著問題學習、結合實際思考、帶著收獲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切實增強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二是探索實行能力培訓,在培訓中著力培養干部的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寫作能力和組織協調等各方面能力。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娛樂活動,讓學員在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中接受培訓。開展拓展訓練,培養學員間的團隊協作精神,錘煉學員面對困難的勇氣。三是大力運用電化教學、遠程教育、網絡教學等現代手段,有效整合和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遠程教育、視頻資料等信息化教學資源,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和生動性,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4.強化師資隊伍建設。一是加大對在職教師的培養,“送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定期選送骨干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到上級黨校或高等院校進修學習和把專家學者請到黨校講座授課,使教師學習好的教學方法,更新知識結構,提高理論水平,拓寬視野。二是外聘具有一定影響的專業技術人員以及專業講解員,作為縣級黨校的特聘教師,形成一支相對穩定的外聘教師隊伍。三是邀請專家教授和知名學者授課,給基層干部帶來新知識、新思想、新理念。
總之,黨校教學要按照黨和國家的要求,探索干部成長規律,真正按照干部的多元需求,解放思想,積極創新教育培訓方式方法,切實提高縣級黨校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使縣級黨校在縣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真正發揮出她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