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 劉士烜
摘要 介紹了商水縣農民專業合作社基本情況,總結了商水縣天華種植專業合作社管理的成功經驗,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發展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 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功經驗;問題;對策;河南商水
中圖分類號 F321.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7-0313-01
1 商水縣農民專業合作社基本情況
近年來,商水縣把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加快農業產業化經營、推動現代農業發展、提高農業生產組織化程度、帶動農戶進入市場和提高農民收入水平的重要舉措,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發展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社為目標,注重引導,推動發展;優化政策,扶持發展;強化培訓,規范發展;培育典型,帶動發展;完善機制,激勵發展;注重效益,以競爭發展為手段,精心組織,強力推進,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2015年底,全縣發展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1 319家,注冊資金達19億元,入社農戶達2.3萬余戶,帶動3.9萬農戶共同致富。2015年全縣合作社實現銷售額32億元,幫助農民增收逾3.6億元。全縣擁有國家級示范社7家,省級示范社7家,市級示范社50家。為強力推動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規?;l展,縣委、縣政府于1月18日開展了全縣“十佳農民專業合作社”評選活動,在全縣引起了強烈反響[1-4]。
2 商水縣天華種植專業合作社管理的成功經驗
天華種植專業合作社是在河南農業大學和省農科院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快速發展,是商水縣管理最規范、理念最新穎、運行最高效的合作社。主要經驗:一是堅持原則。堅持因地制宜、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分散生產,多勞多得,優勞優酬;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社員入社有明確的目的和經營目標,并簽訂入社合同。二是科學規劃。把分散的33.33 hm2土地制定科學的發展規劃和經營管理模式,籌措資金300萬元建設農業高效示范園。三是選準項目。按照當地實際情況開展土地托管、糧食銀行等業務。通過幾年的運作效果非常好,很切合農村實際。四是規范管理。嚴格按照合作社的管理要求,實施規范化管理,產出有統計,銷售有記錄,財務賬目清晰[5-7]。
根據天華種植專業合作社的成功經驗可以得出如下啟示: 一是發展農村合作社有利于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天華種植專業合作社通過實施學校幫扶計劃,引進科研成果,新技術的應用,有力推進了農業產業化的進程。二是發展農村合作社有利于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農村合作社以利益為紐帶,把分散生產經營的農民組織起來,形成規?;a經營,增強了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三是發展農村合作社有利于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村合作社通過提供經營品種、技術服務、市場信息等,逐步形成產業化經營,推動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促進了優勢主導產業的發展壯大。
3 存在的問題
3.1 運作機制有待進一步規范
農民專業合作社雖然制定了《章程》和相關管理制度,但實踐性不強,不利于合作社自身的發展壯大。
3.2 扶持資金少
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資金有限,加之政府扶持的力度不大,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合作社的發展壯大。
3.3 人才缺乏,科技水平低
合作社社員大部分文化水平較低,創新意識不強,又缺乏必要的專業人才,導致合作社發展水平不高。
3.4 規模較小,發展緩慢
因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起步較晚,對產業化經營的促進作用不大,合作社的龍頭、橋梁和紐帶作用尚未得到充分體現。部分群眾對專業合作社的認識比較模糊,對入社缺乏興趣,參與積極性不強,從而導致專業合作社發展緩慢,規模難以擴大。
3.5 缺乏有效的自我發展機制
農民專業合作社以無償服務為主,自主經營創收能力不強,導致合作社運轉困難,影響了農民專業合作社活動的拓展。
4 發展對策
4.1 加大宣傳培訓
一是定期聘請專家對社員進行技術培訓,全面提高社員的組織化程度和科技文化素質。二是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學習培訓,使社員知法、懂法、用法。三是對基層干部、農民進行培訓,提高廣大農民的整體素質。同時,利用各種方式加大宣傳力度,形成鼓勵支持農村合作社發展的良好氛圍。
4.2 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和優惠措施
各級政府部門要加大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將合作社建設與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業產業化經營有機結合起來,在多項發展方面給予政策優惠,從而推進專業合作社的健康、有序發展。
4.3 解決人才不足問題
一是出臺人才幫扶政策,鼓勵大中專畢業生和農技推廣人員到合作社中工作任職,為合作社提供人才支撐。二是加強人員培訓,培養一支專業技術水平較高、具有市場經營能力的綜合應用型人才隊伍。
4.4 保障規范運營,激活合作社內部活力
一是規范章程制度。指導合作社完善章程內容,章程的合作內容、利益分配等方面重要內容須經全體成員討論、投票決定。二是規范管理方式。指導合作社實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三是規范經營模式。指導合作社統一采購和供應生產資料,同時積極開展農產品相關業務。四是規范財務。指導合作社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準確完整地編制資產負債表、盈余分配表、成員權益變動表、收支明細表等。
4.5 保障經營規模,提升合作社市場競爭力
一是堅持在“依法、自愿、有償”的前提下,加快土地向合作社流轉,擴大合作社的經營規模,將發展農村合作社與建設現代農業有機地結合起來。二是鼓勵同一區域、同一領域的合作社實行橫向聯合,組建行業聯合社,共同開拓市場,將發展農村合作社與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有機結合起來。三是要創新合作社與農業龍頭企業的合作關系,實行“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經營模式,大力發展訂單農業、觀光農業、休閑農業等新型農業,延伸農業產業鏈條,形成各具特色的產業基地、產業帶和產業群。四是依托農村合作社申報注冊商標和農產品標準,發展品牌農業,不斷提高農產品的品牌競爭力。
下一步,商水縣將以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進一步推動商水縣農民專業合作社持續健康發展,充分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示范帶動作用,加快現代農業建設步伐,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5 參考文獻
[1] 婁鋒,程士國,樊啟.農民專業合作社績效評價及績效影響因素[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2):85-93.
[2] 丁勝洪,楊瑜嫻,汪文革.對武漢市21家農民專業合作社調查問卷的分析[J].武漢學刊,2010(6):34-38.
[3] 齊巍巍,曹大飛,李潤平.金融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調研報告[J].農銀學刊,2015(1):12-17.
[4] 季麗新.法律與政策互聯互動視野下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信用業務發展研究:以S玉米專業合作社為例[J].探索,2015(2):181-185.
[5] 陳富橋,姜仁華,胡林英,等.茶農專業合作社扶持政策執行中的問題與建議:基于對浙江7個重點產茶縣(市)的調研[J].中國茶葉,2014(1):10-13.
[6] 許曉春,孟楓平.安徽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影響因素分析[J].華東經濟管理,2014(2):21-26.
[7] 李杰,諸秋南.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如何處理好各方面關系的思考[J].九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