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琬玥
摘要:潔凈觀念是人類學研究中一個有趣的內容,Mary Douglas認為,潔凈是一種文化概念,他認為潔凈屬于一種社會文化的分類。寧夏回族自治區是中國回族穆斯林聚居人數最多、最集中的省份,回族人數在總人口中占據的比重十分明顯。在回族穆斯林的觀念中,潔凈觀念是其十分重要的一項內容。本文通過對寧夏回族穆斯林身體潔凈觀念的探究和其潔凈行為的表現探索潔凈這一觀念對于寧夏回族穆斯林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寧夏;回族穆斯林;潔凈觀;吳南清真大寺;影響
一、田野點介紹
(一)利通區
利通區地處中國西北內陸黃河中上游,地理坐標為東經104°10′~107°39′、北緯35°14′~39°23′,總面積1384平方千米。位于寧夏平原的中部地區,在行政區劃上隸屬于寧夏自治區吳忠市,距離寧夏首付銀川市59公里。
氣候方面,利通區屬于溫帶半干旱氣候,全年的平均溫度為11.2℃,年平均降水量低于200毫米,季節特點是春季暖遲,夏季短熱、秋季涼旱、冬季寒長。利通區的土壤類型有機含量高,十分適合農業的生產和多種經濟作物的種植。
利通區的總人口是38.1萬人,其中回族穆斯林的人口占到了21.4萬人,比例達到了57.2%之多,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內回族聚居的主要地區之一。
(二)吳南清真大寺
吳南清真大寺位于寧夏吳忠市利通區上橋鎮。這座清真寺歷史十分悠久。最早始建于1778年5月,之后于1979年6月重建,并于2009年進行了再次的翻建,目前吳南清真大寺的信徒有多達5000人。
吳南清真大寺從規模上和信眾數量上都是吳忠地區較為典型的。與此同時,吳南清真大寺也是寧夏最早開辦女學的清真寺之一,專門聘請了女阿訇為學員們授課,并且系統的學習和講解宗教教律,深入的學習《古蘭經》和《圣訓》。
二、身體的潔凈
(一)身體潔凈的觀念
通過對上寺群眾的走訪及訪談,筆者首先對吳南大寺信眾關于身體潔凈的觀念做出了詢問。在眾多信眾的觀念中,對身體潔凈的觀念基本集中于幾種:
1、潔凈就是在飲食方面保持干凈、不吃宗教中禁止的食物;
2、潔凈要洗干凈隨身的衣物,保持著裝的整潔;
3、潔凈就是要清理和洗凈身體,身上要帶水,不僅外邊的衣服要干凈,自己身體也要干凈;
4、潔凈就是內心要干凈、清透,思想要單純,不能動邪念;
5、潔凈就是說話要文明、干凈,要按時做禮拜,保持宗教儀式方面的純正。
從信眾的觀念上來總結,對于清潔的概念,吳南清真大寺的信眾們主要認為:一方面是從外在的體現上來看,潔凈意味著外在的衣物和自身身體方面的清潔、飲食的干凈等:另一方面是從潔凈的內涵上來看,主要涉及了內心、思想和個人品德等要端正、透明、正義,從內涵方面來看,信眾對于潔凈的自我理解與定義有更強的針對性,既符合伊斯蘭教規的潔凈。
(二)身體潔凈的行為表現
1、大小凈儀式
信眾對身體潔凈的行為表現主要體現為伊斯蘭教的儀式性表現,即進行大小凈。大小凈是伊斯蘭教的基本凈化儀式,從其內涵上來說就是使人從外而內的得到凈化與升華,洗滌自己的身體和心靈。大凈也被俗稱為“大水”或者“烏蘇里”,大凈的過程非常復雜,涵蓋了身體的方方面面,直到身體潔凈。小凈也被稱為“阿卜達子”,小凈的內容包括洗手、漱口、洗臉、抹頭、洗腳等,包含在整個大凈的過程中。回族穆斯林認為,必須進行過大小凈的儀式后才能夠參加重大的宗教活動。因為只有進行了這個儀式,才能夠被認為是干凈的、清潔的,才能夠接近真主。大小凈過程中對水的潔凈度要求很高,上半身、下半身、左半身、右半身的水源都要保持干凈而獨立,不能夠反復使用或流動,否則被認為是水源受到了污染而不能夠徹底的進行潔凈。
2、保持身體的清潔狀態
保持身體的清潔狀態是在進行過大小凈之后的一種狀態,在回族穆斯林口中被稱為“帶水”,其內涵是保持身體在進行過沐浴之后的潔凈狀態。如果身體的潔凈狀態維持良好,那么只需要在進行禮拜儀式之前進行小凈就可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身體保持清潔狀態的過程中遇到男女同房、夢到糞便或生產結束后、月經結束的時候,則被默認為清潔狀態受到了打破,表示大凈的儀式失效了,需要重新清潔身體。
(三)身體潔凈的場所要求
1、公共場所
潔凈身體一般需要一定的場所。在清真寺中一般都有自備的洗浴室,被稱為“水房”,一般能夠供信眾進行大小凈的潔凈儀式。但是由于只有男性才被允許進入清真寺進行禮拜儀式,所以此類水房也就成為了專供男性進行大小凈的場所,有專人打掃衛生及專門的水源供應等。清真寺的水房中設備是較為齊備的,有專門供洗浴的自來水管道,也有排水池、木凳、架子等基本的設施為進行大小凈的信眾們提供便捷。
2、私人場所
除了清真寺提供公共的大小凈場所之外,在不少信眾的家中也準備了專門做大小凈的房間,即進行大小凈的浴室。由于女性是不允許進入清真寺進行禮拜的,所以女性穆斯林可以在家中進行大小凈,一部分男性也在家中的浴室進行大小凈。家中的浴室屬于私人場所,一般和主屋是相鄰的,同時也自備大小凈用的專用工具。小凈使用湯瓶,形狀呈茶壺狀;大凈則使用吊罐,能夠貯存更多的水。信眾家中的私人沐浴場所也有完備的下水系統,能夠保證水源從高高吊起的器具內流出,經由身體流下,最終隨出口排除屋外。保證了水源的干凈和洗浴的流暢。
三、潔凈觀念對于寧夏回族穆斯林信眾的影響
潔凈觀念對回族穆斯林群眾來說具有多重意義,不僅在生活層面上是一種衛生方面的體現,同時在文化的層面上,也成為了其秉承伊斯蘭教教義的重要體現,對回族群眾有著神圣的宗教意義。
(一)規誡世俗生活
寧夏回族穆斯林群眾的潔凈觀念在生活中始終得到細致的踐行。在我所走訪的吳南大寺的信徒中,有一位回族穆斯林王姓大叔,因為和家中長輩素有往來,熱情的為我介紹了回族穆斯林群眾在生活中對清潔觀念的踐行。王大叔說,自己的妻子早晨天蒙蒙亮的時候,會按時起來,進行小凈。并且在小凈后要換上禮拜的專門的衣服
干凈的長衫、長褲并且佩戴回族傳統的服飾頭巾。同時在禮拜結束后要將干凈的衣服脫下整理好。日常生活中的家居服飾在進行伊斯蘭禮拜的時候往往是不能隨便穿著的,尤其是王大叔的妻子認為禮拜的服裝一定要干凈,是專門準備的整潔的衣服才能夠拜主,平時的家居服裝不夠清潔。至于家中的其他衣物、被褥等物品生活中也有一定要整理整齊得當,不能夠隨意擺放,家中的雜物要收納歸為并且及時清理吳忠的塵土。諸如此類的生活細節,不僅對熟識的一家人非常重要,對于其他走訪的信徒來說也普遍得到了證實和認同,對于潔凈觀影響下的整潔狀態,回族信徒們做的十分到位。
與此同時,回族穆斯林十分注重通過飲食潔凈達到身體的潔凈。在飲食方面,潔凈對于回族穆斯林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根據《古蘭經》中明確指出的:“豬肉……它們確是不潔的”此外,伊斯蘭教中明確規定馬、驢、狗、熊、貓、蛇、猴、騾、老鼠等不可食用,還禁止食用有爪的禽獸及可以傷人的禽獸、血液、污穢物、自死物等,至于能夠麻痹人的神經的飲食諸如煙、酒,也禁止食用,被認為容易影響穆斯林的團結和發展。基于伊斯蘭教的規定和其明確指出回避不潔之物的潔凈觀念,回族穆斯林在日常生活中通常只食用牛羊肉、雞肉和魚肉。而部分年長的回族穆斯林老人也拒絕食用海鮮。
從回族穆斯林在生活對整潔的要求和在飲食方面明確的對《古蘭經》中提出的禁忌食物的回避來看,伊斯蘭的潔凈觀念對于回族穆斯林的日常生活起到了重要的影響與規誡作用,構成了寧夏回族穆斯林普遍性的、典型的生活清潔觀念與內容。
(二)宗教圣行
禮拜是回族穆斯林必須要堅持的五功之一,Mary Douglas認為,潔凈是一種文化概念,認為潔凈屬于一種社會文化的分類。回族穆斯林做禮拜被認為是達到身心潔凈的重要宗教儀式,從深層的內涵上來說是對靈魂的洗滌,堅信真主獨一,拋卻內心的雜念和紛繁復雜的俗世誘惑,反思和懺悔,使得自己從外而內的得到洗滌,只有真正潔凈的人才能夠接近真主。
除此之外,伊斯蘭教中重要的“封齋”傳統也印證了回族穆斯林群眾對內心潔凈和通往神圣之路的要求。在伊斯蘭教歷的9月,回族穆斯林進行封齋,為期一個月。在這一個月中,對個人行為方面的要求是不能夠出口罵人或口出不遜和污穢的語言,不能有動手打人、誹謗他人、背后中傷他人或諸如偷竊等破壞行為,行為端正,保證自身的品行潔凈;在飲食方面,白天不能進食和飲水,尤其要注意戒煙、戒房事;在宗教儀式方面每天要嚴格的進行大小凈和禮拜儀式。封齋在回族群眾的概念中實際是反思和清除平日里的臟東西,包括行為上不端正的地方和飲食中需要糾正或不到位的地方,排除身心的污穢,讓自己達到潔凈。封齋對于寧夏回族穆斯林來說十分重要,不僅是對先人傳統的嚴格繼承和遵循,同時也是達到潔凈并最終接近真主的宗教圣行。這種潔凈觀念影響下的行為已經成為了一種體現和凸顯回族穆斯林宗教文化與宗教觀念的重要代表。
潔凈觀念對寧夏回族穆斯林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不僅從生活的細節方面起到了一種衛生方面的影響意義,同時最為核心的內容是潔凈觀念作為一種文化概念、一種體現了寧夏回族穆斯林信徒對伊斯蘭教的神圣遵行的文化觀念,對回族穆斯林信徒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團結作用、宗教傳播和維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