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皓 羅飛舟
摘要:美國是世界級大國,美國無論是在文化,軍事還是經濟方面的發展都位于世界的前沿,尤其是經濟方面的發展,對世界上的各個國家都有一定的影響。美元匯率的走勢是很多國家都比較關注的問題。本文主要對美元匯率的走勢進行了分析,并進一步闡述了美元走勢對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的影響。
關鍵詞:美元匯率走勢;世界經濟;中國經濟
一、前言
貨幣是人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于商品交換和資本流通的重要工具。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貨幣符號。美元是美國的貨幣符號,但在全世界的商品市場都被廣泛的使用。各個國家之間的貨幣流通都是按照貨幣匯率進行換算的。因此,美元匯率的變化影響著世界商品經濟的發展,各個國家都十分重視美元的匯率走勢。
二、貨幣的本質
在經濟學中,貨幣的定義是:其他一切商品的社會行動使一種特定的商品分離出來,通過這種商品表現他們的價值,這種商品的自然形式就成為社會公認的等價形式。由于這種社會過程,充當一般等價物就成為被分離出的商品的特殊社會職能,這種商品就被稱為貨幣。從本質上來說,貨幣仍然是一種商品。因此,貨幣既可以作為等價物進行交換,也可以在市場中交易。
三、美元在世界范圍內流通的重要性
美元是世界各個國家都承認并使用的貨幣。貨幣的流通不僅僅需要廣泛的流通,還需要強大的發行國家作為支撐來保障具有的價值和信用。由于美國實力強大,無論在經濟還是軍事上,都相當發達,所以,美元得以在世界的商品市場中流通。
美元在世界范圍內的流通是從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建立起美元和其他國家之間的貨流流通規律即匯率,確定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匯率體系,一旦這種固定的體系發生變化或者崩潰,世界經濟以及各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將會發生混亂進而影響經濟的發展。
四、美元匯率走勢預測
衡量美元匯率走勢的通行指標是美元指數,美元指數值得是美元與其他六種貨幣的比值。美元匯率的歷史一共經歷了5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1974年到1979年,由于石油危機的爆發,致使美國經濟的衰退,導致美元匯率下降。1980-1985年是美元匯率的上升期,是各國資金流入和美國的新政策共同作用的結果:1986年-1995年是美元匯率的又一個下降周期,主要是由于美國的貿易逆差引起的;1996-2001年,美元又一次高調復活,匯率持續增長,是美元歷史最恢弘的時期。從美元的歷史走勢來分析,美元的弱勢期大致是8-10年,強勢期的周期大約在5年左右,才從表面上看美元從2011年步入強勢期,即將再一次的步入弱勢期。
隨著近年來經濟的發展,從2002年至今,美元的匯率持續降低,在此期間,美國大量資金流出,上次金融危機的爆發更加加劇了美元匯率的降低走勢。美元匯率在強勢期也未真正的恢復元氣,因此,美國在此邁入弱勢期的時候,美元匯率將變得更低。
五、美元匯率走勢對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的影響
(1)美元匯率走勢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美元匯率針對于人民幣來說是逐年下降的,早期,美元匯率持高,我國執行緊盯美元的政策,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始終維持在8.7-8.27:1的范圍內,中國的經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綜合國力也有了較大程度的提升。因此,使得各個國家將注意力轉移到人民幣上,西方又渲染說美元大幅下跌是由于中國的不光彩的手段,應該對人民幣升值,或者讓中國脫離美國經濟。此后,人民幣一路飆升,對美元的匯率也從八點幾降到的六點多,由于人民幣的迅速升值,中國陷入了輕微的通貨膨脹,目前,中國物價上漲嚴重,十分影響中國的經濟發展;早期,中國購買了美國的大量債券,由于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逐漸降低,這些債卷也失去了原先的價格,中國因此損失了大量的經濟來源。
(2)美元匯率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商品的流通是靠貨幣的流通來進行的,在如今的商品市場中,可以說是由美元來控制的,美元貶值,代表了世界購買力下降,抑制世界經濟的發展;同樣,美元匯率上升,會出現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傾銷商品的現象,將發展中國家置于一個十分不利的地位,不利于發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進而影響世界經濟的發展。
美元是增值還貶值,匯率的變化趨勢如何是可以通過美元的印刷數量和流通次數來決定的,所以,可以通過對美元的印刷和流通的頻率來控制美元匯率走勢對世界經濟所產生的影響。
六、總結
綜上所述,美元匯率的走勢對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美元匯率的大幅度波動會造成致命性的影響,它會造成整個市場經濟的嚴重失衡,在國與國之間的貿易產生障礙,制約著各個國家經濟的發展。然而在資本主義社會中,貨幣是永遠也不能被取代的,因此,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要積極的消除貨幣對世界經濟產生的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