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有荃
摘 要:當今世界,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制度競爭漸趨激烈。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的根本制度優于資本主義,還必須在社會管理制度方面努力完善,趕上資本主義。 從發展規律來看:資本主義先易后難陷入困境,社會主義先難后易前景光明。競爭中呈現出你中有我和我中有你的復雜性,以及交織各種矛盾起伏向前的曲折性。
關鍵詞: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根本制度;管理制度;制度競爭
社會主義制度必將代替資本主義制度,是因為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的根本制度優于資本主義的適者生存。只要假以時日,社會主義民主監督的管理制度也將優于資本主義的民主自由。社會主義通過制度競爭贏得優勢,逐漸取代資本主義的主體地位。
一、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根本制度的比較
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制度競爭,來源于兩種制度的根本區別。資本主義思想家赫胥黎所著《天演論》中心論點“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一語道破這個根本區別。資本主義是“適者才可以生存”,社會主義是“大家都應該生存”。
資本主義社會的思想家們,為了推進早期資本主義發展,將《天演論》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界的生物競爭與發展規律移植到了人類社會,認為資本主義社會就是一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社會,只要有知識、有能力去“合理”占有資源,無論勤勞致富,還是巧取豪奪,富裕與強大就是唯一的評判標準。相反,貧窮者是由于自已沒有本事致富,根本不值得富人對之加以同情與幫助。
社會主義早就批判了資本主義的生存競爭觀點。 社會主義認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自然界你死我活的生物競爭與發展規律,與人類社會的合作競爭與發展規律有著本質區別。人類占有資源的地位是平等的,整個社會的資源財富由全體人民共同擁有、共同生產、建立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實現共同富裕是理所當然的。
資本主義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不恰當地用于人類社會。“物競天擇”能夠最大限度地鼓勵人們創造財富,構成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積極因素。 而“適者生存”引伸出對窮人的實際觀念就是:“不適應社會者就沒有生存權力”。只能將人類社會分裂成為兩大階級,此消彼長,勢不兩立,構成了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消極因素。
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前期和中期,社會經濟發展的積極因素還能壓制住社會分裂成為兩大階級的消極因素,因而表現出頑強的生命力。到了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后期,經濟發展到達平臺極限停滯后退,積極因素就急劇減小,消極因素就會反過來壓倒積極因素,使得資本主義開始衰落,所有過去積累隱藏的社會矛盾都將顯現和激化。
資本主義弱肉強食,雖可逞強于一時,最終必將被多數弱者聯合推翻;社會主義雖然后發制人,但他扶弱濟窮,必然人心所向,前途光明。所以,社會主義根本制度全面優于資本主義根本制度,當然確定無疑。
二、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管理制度的競爭
1、 西方“三大預言”為什么落空?
上世紀的蘇聯解體和東歐巨變,使得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陷入低潮。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科學理論界,開始流行三大預言:
政治上:“西方民主制度將統一全世界”。
經濟上:“新自由主義經濟模式將成為全球普遍模式”。
社會發展方面:“共產主義(社會主義)將最終消亡”。
于是,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向第三世界不發達國家大力推銷西方民主制度和新自由主義經濟模式,并且在國會撥出專款,向全世界大力推廣美國文化模式。
二十一世紀才剛剛過了十多年,根據全世界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可以毫無疑問地認定:西方資本主義社科理論界三大預言已經落空。
首先,西方民主制度并沒有統一全世界,反而給諸多國家帶來災難。美國民主先后輸出到東歐西亞和北非國家,沒有一個轉型成功,反而讓這些國家長期陷入政局動蕩,經濟低迷,社會失序,人民受難,成為西方民主的反面教材。
其次,新自由主義經濟模式也沒有發展成為全球普遍模式,反而表現糟糕,使得很多國家深受其害。拉美國家“失去的十年”,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最近幾年歐洲債務危機,都是新自由主義經濟模式造成的。
再次,社會主義不僅沒有消亡,反而影響力逐步提升,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政黨已經從蘇聯解體后的120個,恢復到約130個,執政和參政的從25個到約30個,社會主義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不過,美國對中國的意識滲透,造成中國國內一部分人對美國盲目崇拜,以及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的缺失。所以,有必要對中美兩國的社會根本制度和社會管理制度,作一番比較。最重要的,不是高低不平的比拼,而是站在相同平臺上的比較。
2、 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管理制度相同平臺的比較:
社會主義根本制度全面優于資本主義根本制度確定無疑。但是,必須要將具體的社會管理制度落到實處,其根本制度的優越性才能夠真正發揮出來。
資本主義根本制度有著不可克服的缺陷,但它也有優勢,就是比社會主義早一百多年的發展完善史。資本主義主要國家發展百年以后,比封建社會更能促進生產力發展的先進因素,逐漸為自身固有的根本制度缺陷所磨滅。為了緩和兩大階級的社會矛盾,資產階級不得不容許民主社會主義參與資本主義社會的改革。雙方合力經歷一百余年完善社會管理制度,暫時掩蓋資本主義根本制度的缺陷。因此,資本主義在社會管理制度方面比社會主義暫時領先,也是確定無疑的事實。
社會主義根本制度自身能夠帶來一些優越性,但要充分發揮全部優越性,必須完善社會主義管理制度。需要一段相當長的時間,來摸索應該完善那些制度?如何完善這些制度!蘇聯還沒搞明白這個道理,就已經資本主義復辟。毛主席明白這個道理,他想要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大民主的方式不對,給我們留下寶貴教訓。
從建國到黨的十六大,中國總共用了五十余年摸索時間,在2002年確定全面改革,預計到2050年全面完善社會主義管理制度,速度比較快,仍然落后于美國。
現在可以明白,怎樣的比較,才是對中美兩國社會根本制度和社會管理制度的公正合理的比較。社會根本制度不用比,中國完勝美國。社會管理制度也不用比,美國小勝中國。但是,將尚未完善社會主義管理制度的中國,與已經完善資本主義管理制度的美國比較,就是低平臺與高平臺的對比,肯定既不公正又不合理。
相對公正合理的相同平臺的比較有兩種:一是現在的中國與大約一百年前的美國比較,即是中美兩國都處于開始完善,尚未徹底完善社會管理制度的發展階段,那時的美國當然比不上現在的中國。二是2050年的中國與2050年的美國比較,相信到那時,中國的經濟發展程度與社會管理水平都已經超過美國。
通過相同平臺的比較,能夠證明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社會制度在建立和完善前后, 社會主義的根本制度與管理制度都優于資本主義制度。
三、兩種社會制度的不同發展歷程
1、資本主義先易后難:
資本主義社會早期,資產階級以民主自由作為強大思想武器,得到廣大人民的支持擁護,發動資產階級革命推翻封建專制制度,在政治經濟上都有著巨大發展空間,因而具有強大生命力。通過征服和掠奪它國大量財富,掩蓋了本國貧富懸殊的社會矛盾,建立相對完善的社會管理制度。經濟發展速度很快,社會發展容易走上正軌。
等到本國的經濟發展空間用盡,別國空間也瓜分完畢,或者窮國弱國暴發革命擺脫控制。以前掠奪別國資源財富,國內富者越富窮者也還過得去;現在貧富懸殊己成定局,若只靠本國,富者消費不多而窮者無力消費,單靠內需就很難拉動經濟。社會生產走下坡路,經濟危機越來越頻繁發生,導致社會矛盾集中爆發,資產階級無力照舊統治下去,社會必然衰落,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就進入了困難時期。
2、社會主義先難后易:
科學社會主義發展史證明,在資本主義發展相對強大的國家,很難取得科學社會主義的成功。只有在政治經濟落后不均衡,資本主義未能充分發展的國家, 科學社會主義革命才有可能獲得成功。然而,正因為政治經濟落后,資本主義未能充分發展,整個社會保留了比較多的封建觀念,新建立的社會主義制度在發展之初相當艱難。
執政的共產黨領導人和廣大民眾大都受著封建觀念影響,片面排斥資本主義民主自由,沿襲“以黨治國”人治傳統,不可避免地會走彎路。有的國家領導層缺乏民主監督,貪腐嚴重,失去人民信任,導致資本主義復辟。有的社會主義國家,仍然沿襲封建主義治國理念。社會主義制度的發展完善,同樣需要一個長達百年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必須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創造各盡所能的社會條件,允許不占主流地位的私人所有制適當發展,努力創造社會財富,先富帶動后富繁榮經濟。同時必須經過全面社會改革,建立人民民主監督機制,才能從政治經濟各個方面完善社會主義制度。未來的社會主義再發展,必定大路朝天,順暢無比。
四、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競爭的復雜曲折
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六十多年,在與世界資本主義國家的較量中己經略有勝績,但還不足以形成優勢。世界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競爭還剛剛開始。
1、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競爭中互相包容的復雜性:
社會主義引入私有制,利用資本主義因素發展經濟,以共產黨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政權性質,得到絕大多數人民群眾支持擁護,適時進行政治、經濟和社會全面改革,就能夠順利消化小私有制的不利因素,實現社會主義的共同富裕。
資本主義引入社會主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階級矛盾,的確使資本主義得到了長達百年的和平發展時期,但是資本主義畢竟是少數人壓迫多數人的制度,民主社會主義為人民爭取福利能夠緩解但是不足以消除貧富懸殊。資本主義發展到頂點,貧富懸殊會更加嚴重,就會導致激烈斗爭,資本主義逐漸衰落。民主社會主義等到資產階級相對弱小之時,能夠通過長期改革走向社會主義。
2、 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競爭中穿插國家民族矛盾的曲折性:
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制度”競爭,同時又穿插著不同國家和民族之間錯綜復雜的矛盾斗爭,這就使得這種“制度”競爭異常曲折,需要相當漫長的過程。短則百余年,長則兩三百年,表面上是“制度”競爭,實際上還是實力競爭。
社會主義國家若是缺乏實力,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就只是一句空話,實力競爭占優,當然助力于社會主義制度的發展完善。這就為社會主義中國以“聯橫”對抗“合縱”,增強軍事實力,抗拒帝國主義霸權,創造了客觀依據和現實條件。
中國在未來三十多年完善社會主義制度,經濟居于世界前列,將會在政治、經濟和文化各方面散發出巨大的影響力。隨著資本主義各國逐漸衰落,第三世界國家的人民積極靠攏社會主義,世界就要進步到社會主義大發展的新時期。
(作者單位:四川省瀘州市委黨校,四川 瀘州 64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