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韓西蓮
摘 要: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的傳統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的要求和大學新生的需要,與時俱進,充分發揮新媒體在入學教育中的優勢與作用已經成為當今高校的不二選擇。高校應該認真思考和充分利用新媒體溝通的交互性、便捷性、時效性和針對性,多渠道、全方位地對大學新生進行形式多樣、扎實有效的入學教育,真正發揮新生入學教育對于大學新生盡快熟悉和適應大學生活、確立個人學習和奮斗目標、奠定人生成長和事業發展重要基礎的作用。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大學新生入學教育;載體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新媒體作為全新的傳媒介質,正廣泛而深刻地影響和改變著信息傳播的方式及人們的生活方式,更成為當今大學生學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媒體為大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即時信息,是大學生自我表達和進行人際交往的重要方式。大學新生入學教育是大學生活的起點,對于大學新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和人生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如何將傳統入學教育的優勢與新媒體載體的特點相結合,對大學新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入學教育,是高校必須認真做好的一項工作。
一、新媒體時代大學新生入學教育載體創新的必要性
大學新生入學教育是整個高等教育的起始性環節,是高等教育的起點,承擔著幫助新生順利完成從高中生到大學生的角色轉換和盡快適應大學生活的任務,不論對于高校還是大學新生個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正基于此我國高校歷來都非常重視新生入學教育工作。歷經幾十年的發展積累,我國的大學新生入學教育工作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模式和較為固定的內容。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青少年思想特點的變化,傳統的入學教育暴露出時間較短、形式死板和實效性差的局限性,其模式和內容越來越不能滿足大學新生的需要,這使得對大學新生入學教育進行與時俱進的創新成為必然。
1、大學新生入學教育載體創新是適應新媒體時代發展的需要。
當今社會,已經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新媒體時代。所謂新媒體時代,是指在新媒體發展具備一定規模和影響力的情況下,新媒體快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幫助人們形成全新的思考方式和生活狀態,從而出現以社會生活新媒體化為特征的時代。新媒體時代在中國高校尤為明顯。互聯網、QQ、微博、微信、手機報等新生媒體作為傳媒的先鋒力量和主體力量,被大學生廣泛使用,成為大學生學習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大學生學習生活已呈現新媒體化的時代特征。時代在變,一切都要變,時代的變革是一切工作開展的前提,在新媒體時代條件下,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的變革與創新也是大勢所趨。
2、大學新生入學教育載體創新是適應大學新生發展特點的需要。
大學新生作為剛剛加入到大學生群體的新生力量,他們精力旺盛、思維活躍、充滿好奇心和想象力,特別容易接受新事物,對于當下正處于日新月異發展中的新媒體通訊,同樣具有非常強的主動性。大學新生成長于新媒體興起和發展的時代,對新媒體的傳播方式和傳播內容有一定的了解,對于新媒體的使用有一定的經驗積累,在高考結束后擁有前所未有的放松心情,并開始擁有大量的可供自由支配的時間,這樣在主客觀條件都已具備的前提下,大學新生在成功考取大學后,就自然而然地迅速加入到新媒體的使用大軍中。
3、大學新生入學教育載體創新是提高大學新生入學教育實效性的需要。
目前,我國多數高校的大學新生入學教育存在一些問題,從內容到形式都明顯落后于時代發展和大學新生思想發展的現實需要。首先,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的模式比較固定,一般是在新生入學后的一段時間集中進行,長度從一周到一月不等,難以充分發揮引導新生盡快認識自我、適應大學生活的需要;其次,入學教育內容看起來豐富多彩,但實際上起課來卻比較枯燥,一般包括校史校情教育、安全教育、專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黨團教育等,難以吸引對大學生活充滿好奇與憧憬的新生;最后,入學教育形式比較單一,普遍采用集會或講座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單向的灌輸,忽視新生在入學教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新生在此過程中幾乎完全是被動、機械地參與其中,缺乏接受入學教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適應新媒體時代的不斷發展,提高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的實效性是當今高校必須重視的一項重要工作。
二、新媒體時代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的載體創新
傳統的大學新生入學教育在一定時期內對新生適應大學生活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時代的變化,其局限和不足也日益顯現,形式僵化,實效性差。新的時代需要新的教育,新媒體時代的到來,要求大學新生入學教育必然進行順應時代特點的載體創新。結合當下各類新媒體的傳播內容、傳播形式以及在廣大青年學生中的使用頻率和受歡迎程度,筆者認為新媒體時代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的載體創新工作應該主要從下面幾個方面著力進行。
1、建立新生入學教育專題網站,對大學新生進行系統的入學指導。
高校從應該組織專門從事新生入學教育工作并富有入學教育經驗的教師職工建立新生入學教育專題網站,從報考到入學,從適應到發展,對大學新生進行全面系統的大學生活指導。新生入學教育網站應該囊括傳統入學教育中那些行之有效的內容,包括:入學準備與報到須知、專業認知與職業規劃、人際相處與心理健康、文體活動與社團宣傳、校園安全與大學生活、黨團教育與感恩教育。在此基礎上,還應充分發揮互聯網便捷、及時的溝通特點,因時制宜地增加靈活多樣和互動開放的入學教育內容,比如:制作新生入學教育宣傳片、師長學長寄語、新生入學推薦閱讀、新生建議與咨詢、入學教育評估評價。利用互聯網技術手段,建立新生入學教育專題網站,是對傳統入學教育的一個有益補充。一方面可以突破傳統新生入學教育時間的局限,將新生入學教育的時間前移至高考報考前,后延至新生入學后第一個月,甚至貫穿于新生的整個大一學年;另一方面可以突破課堂的局限,使大學新生隨時隨地查閱自己想要了解的入學教育內容,充分發揮入學教育內容對新生適應大學生活的指導作用;同時還可以根據新生入學教育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和新生的建議與咨詢內容,及時地增加、刪減或者修改既定的入學教育內容,切實尊重新生的教育主體地位,更好地促進入學教育過程中新生主動性、積極性的發揮。
2、建立新生QQ群,與大學新生進行及時有效的交流。
伴隨著即時通信工具的快速普及,QQ群作為一種簡單、方便、快捷的群體交流方式越來越受到當代大學生的歡迎,現在已經成為高校學生工作的一個有效載體。在新生入學教育工作中,及時建立新生年級群、專業群、班級群,充分運用QQ群的各項功能,與廣大新生進行廣泛、即時的溝通和聯系,也已經成為新生入學教育工作中一項不可缺少的內容,對新生入學教育工作的效果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利用QQ群的群聊和討論功能,教師和新生可以進行一對多、一對一、多對一、多對多等各種形式的溝通交流,為新生答疑解惑;也可以就新生入學過程中出現的常見問題進行全體或分組實時討論,引導新生形成合理共識,從而更好地指導新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利用QQ群的相冊和共享功能,群內成員可以將個人或者是集體活動的照片與大家共同分享,記錄同學們的不斷成長和大學時光的美好瞬間;也可以將重要通知發至群共享,便于新生隨時查看,或者是將優秀的文字視頻資源發至群共享,方便大家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利用QQ群的公告和郵件功能,可以一次性完成對群內所有成員的發布公告、通知和發送電子郵件的工作,大大提高新生入學教育工作的效率,保證重要通知及時有效地傳達。
3、開通認證微博、微信,與大學新生進行實時互動。
微博、微信是今天社會上使用最為普遍的兩種微媒體。微博是一個基于用戶關系的信息分享、傳播及獲取平臺。微信是一個拓寬認知的平臺,方便閱讀網絡上的各種信息以及方便交流。微博、微信作為新興媒體,已經成為青年學生溝通、聯絡、聚集的重要平臺。現在高校普遍開通了包括學校、院系、團委、學生會、社團等各個層次的官方微博和微信,架起了學校和學生之間便捷、精準的交流平臺,形成了一個生動活潑、高效便捷新媒體育人環境。新生入學教育工作是高校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也必須順應新媒體時代的發展和大學新生的現實特點,充分利用好微博、微信的功能,發揮好其對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的作用。利用微博、微信情感溝通和信息傳播的強大優勢,結合當今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的現實需要,學校、院系、團委、學生會等官方微博、微信應積極承擔起進行新生入學教育工作的責任,微博及時就新生入學相關問題和工作進行信息發布,微信撰寫或者選取一些實用性強的優秀入學教育文章進行推薦閱讀,并組織專門人員及時瀏覽微博、微信評論和留言情況以隨時掌握新生實際需求和關注熱點,了解學生,融入學生,以更有針對性地給新生提供入學教育指導等實質性的幫助,幫助新生盡快熟悉和適應大學生活。
大學新生入學教育工作是一項常規工作,沒有固定模式和內容,要與時俱進地根據社會的發展和新生的特點加以調整和創新,以更好地完成引導新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促進新生成長發展的任務。傳統入學教育經過長期的發展,積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的內容,這些內容都可以以更加靈活和生動的方式納入到運用新媒體手段開展的新生入學教育系統中,以不斷提高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的實效性,增強大學新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的能力,促進大學新生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2]陳志勇.新媒體時代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4.
[3]孟盛益.網絡環境支持下大學新生適應性問題的策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5).
[4]王翔.高校新生入學教育研究[D].海口:海南師范大學,2013(5).
[5]魏紅,梁會青.美國新生入學指導專業化評估探析[J].高教發展與評估,2014:(11).
[6] 王蓮花.以人為本理念下的高校新生入學教育研究[D].南昌:江西農業大學,2011(6).
[7] 魏銅鈴.“以人為本”視閾下的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0(10).
(作者單位:濟寧學院文化傳播系,山東 曲阜 27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