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佳銳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建設一支理念先進、專業素養突出、勇于創新的基礎教育領軍人才隊伍,是適應和引領教育現代化發展的關鍵之舉。近年來,廣東省教育廳通過整體規劃,戰略布局,推進實施了新一輪“百千萬人才培養工程”和省級中小學教師發展中心建設等重大舉措,著力打造、升級“強師工程”,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提供了有力的師資保障。
“百千萬人才培養工程”:基礎教育高端人才的“孵化基地”
6月15日上午,省教育廳召開了廣東省中小學新一輪“百千萬人才培養工程”首批名教師、名校長培養項目總結會。省教育廳副廳長王斌偉出席會議,華南師范大學、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三家培養機構匯報了培養情況,各項目培養對象代表分享心得、體會和收獲。會上還向首批名教師、名校長培養對象頒發結業證書,向優秀培養對象頒發了優秀學員證書。
自2012年10月啟動以來,“百千萬人才培養工程”堅持系統設計、高端培養、創新模式、整體推進,先后遴選了兩批共506名培養對象進行培養。其中,第一批名教師、名校長培養項目已結束,共有249名培養對象順利結業。首批“百千萬人才培養工程”取得了顯著成效,培養了一批師德高尚,教育理念先進,教育教學能力和教育管理水平極為突出的名教師、名校長。總結會上公布的一個個數據,充分體現了“百千萬人才培養工程”卓越的高端人才“孵化”效能。
豐碩的教研成果。在培養期間,培養對象共獲國家教學成果獎20項;主持市級以上課題582項;公開發表論文1191篇(核心期刊204篇),正式出版專著158部。
廣泛的社會聲譽。在培養期間,培養對象共獲得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授予的榮譽稱號1207項,所在學校(單位)獲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其他管理部門授予的先進單位稱號共525項。
良好的示范引領作用。在培養期間,培養對象共開展公開課、示范課、同課異構958次,縣級以上學術報告、專題講座2240場,培養指導青年教師5870名,200多名培養對象成為縣級以上校長、教師工作室主持人,有力地促進了各地骨干教師隊伍建設和教師專業水平提升。
卓著的社會影響。培養對象在培養期間共發表博文1.7萬篇,總點擊率超過百萬次。各級各類媒體對培養對象累計宣傳報道1994次。一大批培養對象被評為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與此同時,各市縣教育部門積極開展本地區的名教師、名校長等基礎教育領軍人才培養項目,通過省、市、縣各級共同努力,全省基礎教育領軍人才培養體系已經形成,規模明顯壯大,結構不斷優化。
在總結會上,省教育廳副廳長王斌偉充分肯定了首批“百千萬人才工程”培養項目取得的成效,他強調,要進一步完善名教師、名校長和教育家培養體系,健全分級培養體系、逐級遴選機制,形成省、市、縣三級培養梯隊,并通過領軍人才的示范引領,促進中小學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提升;各培養機構要繼續跟蹤指導培養對象,繼續為他們提供智力支持、資源支持和平臺支持,各級教育部門要繼續為培養對象開展教育教學實踐和研究工作提供交流、展示的平臺,并給予平臺、條件、經費支持;培養對象要以結業為新的起點,繼續加強理論學習,積極跟蹤探索國際國內教育發展前沿,努力提升自身專業能力。
省級中小學教師發展中心建設:適應教育現代化需要的籌劃
省級中小學教師發展中心(以下簡稱“發展中心”)建設是為適應教育現代化需要的戰略布局。“發展中心”以師范院校(包括以師范教育為主的院校)為依托,以中小學教師、校長(園長)專業標準為主要依據,以提升教師專業能力為目標,整合高等學校、地方政府、地方中小學校在內的教師教育資源,形成了師范院校與各地有效聯動、職前培養與職后發展有機銜接的教師發展新體系,為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中小學教師隊伍提供了有力保障。
6月15日至17日,為全面了解、推進“發展中心”的建設,省教育廳在肇慶學院召開省級中小學教師發展中心建設工作調研推進會。省教育廳副廳長王斌偉、全省各“發展中心”所在院校相關負責人以及各地級以上市、順德區教育局負責人參加會議。此次調研推進會行程滿滿,王斌偉一行考察了肇慶學院“發展中心”的建設情況,前往肇慶市懷集、封開縣觀摩教師教育改革創新試驗區,召開了省級中小學教師發展中心建設項目座談會、總結會。
肇慶學院“發展中心”作為一個集中小學教師培訓、師范生訓練、高校教師發展、教學理論研究、社會服務于一體的教師發展綜合平臺,擁有3000多平方米的專用培訓樓,分設有師德與傳統文化實訓室、遠程教學交互中心、信息能力提升實訓室、人文講壇、個體心理輔導室、團體心理輔導室、名師工作室等32個功能室及板書長廊,分別代表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技能、教學能力、教育能力、教研能力與創新發展能力五個平臺。中心裝備有遠程學習平臺和遠程培訓管理平臺,保證廣大中小學教師線上、線下學習的靈活轉換與選擇。
依托“發展中心”的輻射功能,肇慶學院建立起了三方聯動協同機制,即以肇慶學院主導,以地方政府為組織保障,以鄉鎮中小學為基地和支點,強化資源整合,先后與懷集、封開、廣寧三個縣人民政府,以及縣轄的鄉鎮中小學之間,圍繞人才培養、教學改革、教育研究等方面的共同目標達成合作機制,建起三個教師教育改革創新試驗區。肇慶學院構建三方聯動協同機制,致力服務地方基礎教育,培養鄉村卓越教師的做法和經驗得到了與會代表們的高度肯定。
在6月17日上午的交流會上,各“發展中心”建設單位和教育局代表就“高校如何主動適應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需求”這一問題展開交流。與會代表熱情參與,各抒己見,分享經驗,全方位、多視角對“發展中心”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不足進行了深入討論。與會的教育局代表都對“發展中心”的建設翹首以待,其中,中山市教育局代表左海燕在會場就向肇慶學院校長和飛表達了深入合作的意向。
在總結推進會上,省教育廳副廳長王斌偉充分肯定肇慶學院在培養鄉村卓越教師、服務山區基礎教育方面取得的成效。他指出,肇慶學院“發展中心”順利竣工并投入使用,標志著該校服務地方基礎教育更上一個臺階,具有示范性作用。王斌偉強調,“十三五”時期,廣東教育發展的主要任務是推進教育現代化,但當前教師隊伍的狀況與教育現代化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發展中心”建設作為“強師工程”的重要任務和重要抓手,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各“發展中心”建設項目負責單位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推進“發展中心”建設,進一步明確“發展中心”的職能與定位,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資源整合和資源體系建設,同時要加強合作,建立健全“校地聯動”“校校合作”等工作機制。
(本文部分圖片由肇慶學院提供)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