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扉 傅琨
《小屁孩日記》是一套廣受讀者歡迎的校園幽默小說,小說原著在美國當地受到學校教師和圖書館管理員的一致推薦,成為孩子們開展英語課外閱讀的入門書,在全球銷量達到2億冊。該系列小說自2008年被引進中國以來,迄今已出版了英漢雙語讀本20冊。
好的雙語讀本能有效提高孩子的英語表達能力和個人修養。選擇適合學生的雙語讀物,并對其進行合理的使用,能使教師的教學任務與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真正統一起來。如何激發學生的英語寫作動機,提高學生英語寫作能力,使學生脫離模板寫作,一直是英語教師們探討的熱點。《新課標》所提倡的任務型教學法(Task-Based Approaches)能解決上述問題,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卻因教師的時間精力有限、缺乏合適的教學資源,而導致其可行性不強。本文將結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的相關要求和主流英語的教學方法,淺談《小屁孩日記》系列雙語讀本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小屁孩日記》系列雙語讀本中擁有大量真實的情境素材,可為教師提供任務型英語寫作教學資源。《小屁孩日記》以一個美國初中生的視角,從學校、家庭、娛樂等各個方面呈現出美國學生一個個真實的生活場景,如“家庭旅行”“游樂園的一天”“如何跟爸媽透露考試成績”等,教師可利用這些場景素材,設計出讓學生感興趣的教學內容。其次,該系列讀本故事性較強,內容貼近中學生的生活,有利于增強學生的代入感以及參與英語學習活動的積極性。教師可結合書中的內容,安排敘寫故事、角色扮演、簡寫故事、看圖說話、故事排序等教學環節,使學生通過英語學習真正做到“以言行事”,而非“以言考試”。
英語教學的課程總目標包括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文化意識五個方面。然而當前的英語教學,只普遍強調語言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的培養,卻忽略了對學生情感態度以及文化意識的提升;存在這樣的問題,除了與英語教學直指升學考試有關,也與教材不能使學生產生同理心并激發他們的內省智能有關。《小屁孩日記》作為英語教學的輔助讀物,能從一定程度上彌補課本選材上的不足。和許多德育教材不同的是,《小屁孩日記》是以一個“非優等生”的視角來感知事物的,文中如實反映了當代中學生存在的許多通病,如考試作弊、對父母說謊、對優等生懷有嫉妒心等等;這會讓有著相同經歷的讀者激發共情心理,使他們從別人身上看到自己的不足,從而消除青春期學生對德育教育的逆反心理。
綜上所述,使用《小屁孩日記》推進英語教學,是貫徹任務型教學的一個創新性實踐,能對教師合理使用以及挑選優秀英漢雙語讀物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具有明顯的應用意義。
責任編輯 許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