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世玉

角色游戲是幼兒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種游戲,是幼兒對現實生活的一種積極主動的再現活動。幼兒生活經驗越豐富,角色游戲的水平也就越高。因此,教師首先要了解幼兒的社會生活經驗、豐富幼兒社會生活經驗,針對幼兒不同發(fā)展水平,對所投放的活動材料提出恰如其分的要求,運用激勵指導,使幼兒通過努力有收獲和成就感。
以下,我將結合案例介紹河北省秦皇島市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幼兒園在幼兒角色游戲混齡活動中積累的一些指導策略。
一、活動前的指導策略
(一)活動前指導的內容
1.安全工作的指導
角色游戲混齡活動是不同年齡的幼兒在一起共同體驗的一個過程,所以在每次活動前,安全工作是活動前的一項重點工作。我們首先要提示幼兒,在樓道中不要奔跑、追逐、打鬧,上下樓梯時,更要扶好把手,按照樓道中的“左右分界線”“小腳丫”等的提示,聽從“小交警”的指揮有序行進,同時帶好隨身的游戲幣,避免遺忘或丟失。在活動室中,保護好自己的身體,遇到突發(fā)狀況,找就近的老師或家長志愿者尋求幫助。
2.計劃能力的指導
為了能夠提高孩子的活動質量,教師可引導幼兒做好活動計劃,合理分配時間。例如,有一個小朋友,每次活動都會選擇就近活動區(qū)參加“打工”游戲,成功賺到錢后,就去二樓“搭搭樂園”和“照相館”等區(qū)域進行游戲和拍照,當區(qū)域活動接近尾聲的時候,他會選擇去“美食城”品嘗食物,往往活動快結束的時候,“美食城”都會有打折促銷的活動,別看他年齡小,但是他的計劃能力超乎我們的想象。指導孩子做好計劃,能夠讓他們體驗到更多角色游戲的快樂。
3.理財能力的指導
孩子們在每次活動中都會有收支情況的產生,在取錢過程中,我們需要引導他們,按需取錢做好預支、規(guī)劃工作。在活動中,我們也發(fā)現了一些問題,例如,有的孩子們在區(qū)域活動消費中“大手大腳”,不知道節(jié)儉,而有一部分孩子則只知道賺錢不花錢,大班畢業(yè)前會有不少的結余,做不到理性消費。針對這一情況的發(fā)生,我們引導賬戶余額超過二十元的幼兒,將大額存款轉為定期存款,在學期末進行兌換。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游戲幣的多少,換取相應的物品,做到理性消費,學會理財。
4.崗位職責的指導
引導幼兒學會看班級崗位職責圖,了解每個崗位的職責,依據職責要求進行活動。
5.規(guī)則意識的指導
學會看招聘牌和流程圖,了解入區(qū)規(guī)則,方便幼兒進行角色游戲。
6.角色意識的指導
引導幼兒學會看職前培訓手冊,了解角色職責,有目的地進行游戲,提升幼兒角色意識。
7.區(qū)域位置的指導
讓幼兒清楚地知道十七個角色活動區(qū)樓層及位置,順利地進行游戲活動。
8.活動技巧的指導
在動手操作活動中,學會看步驟圖,依據提示要求,認真完成角色任務,提升幼兒活動質量。
9.互助能力的指導
指導幼兒當遇到困難或困惑的時候,要主動尋求幫助,增強幼兒間的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
10.傾聽能力的指導
引導幼兒學會聽廣播,依據廣播提示進行打工或消費活動。
11.應變能力的指導
當活動計劃有變時,要有一定的應變能力。例如,某個活動區(qū)人數較滿或需要排隊時,可提示他們先到就近活動區(qū)進行活動,避免浪費時間。
(二)各年齡段指導的側重點
在每次區(qū)域活動時,我們并不能將以上十一項全部進行指導。對于幼兒安全工作的指導、規(guī)則意識的指導、理財能力的指導、角色意識的指導,適用于所有年齡段的幼兒。對于小班幼兒,我們要側重于傾聽能力的指導、區(qū)域位置的指導、崗位職責的指導。中班的幼兒,我們注重互助能力的指導、計劃能力的指導;到了大班,我們注重活動技巧的指導、應變能力的指導。
二、活動中的指導策略
1.推薦適合幼兒角色,影響幼兒活動內容
在活動中,我們發(fā)現有些孩子會在樓道中盲目游走,這時教師要引導他們進入角色區(qū),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前提下,引導幼兒進行短時間的參觀,為他們推薦合適的游戲區(qū),并進行角色游戲體驗活動。
2.指導閱讀培訓手冊,培養(yǎng)幼兒角色意識
在幼兒愿意扮演某個角色活動之前,我們就要根據培訓手冊耐心地講解角色職責要求,培養(yǎng)幼兒的角色意識,引導幼兒體驗角色帶給自己的快樂,出色完成角色任務。
3.關注幼兒活動情況,提升幼兒活動質量
我們在活動中也要細心關注孩子們的反應和表現,耐心地指導。例如,“科學探究室”是孩子喜歡的游戲活動之一。在活動中,幼兒依據提示要求順利地完成操作,教師進行引導提問:“你覺得它像什么?生活中的摩天輪是可以轉動的,咱們一起想想辦法讓你的摩天輪也試著轉一轉吧。”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開始進行實驗操作,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下,將電機成功裝到了摩天輪上,最后摩天輪真的轉動起來了。教師的指導提升了幼兒的活動質量,同時,也讓幼兒體驗到了活動成功帶給他們的快樂。
4.鼓勵完成角色任務,遵守游戲活動規(guī)則
在活動中,我們也發(fā)現有個別幼兒對工作沒有興趣,想提前結束工作,教師要引導幼兒遵守游戲規(guī)則,堅持把工作完成。
三、活動后的指導策略
1.同伴交流
因為每次活動結束后,孩子們都是隨音樂陸續(xù)回班的,所以先是以同伴交流的形式進行分享交流,主動和同伴聊聊今天的活動。
2.師幼談話
師幼談話是我們常用的指導方式,我們經常會和孩子們談論這樣的話題,例如:今天你開心嗎?為什么?你都去了哪些角色區(qū)游戲了?扮演了哪些角色?你收獲了什么?你是怎么完成工作的?說說你的工作經驗吧。你遇到了哪些困難?你是怎么解決的等。教師要有目的地提問,了解孩子的活動狀況及活動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與解決方法。
3.經驗分享
在活動中,孩子們會有很多的收獲。如幼兒間互助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就表現得尤為突出,特別是大帶小活動的開展。多多姐姐在“芬芳花藝吧”看到一個小班的小朋友正在縫制漂亮的花,由于年齡的原因,縫制出的花并不是很漂亮,多多主動上前幫忙,幫助她一起完成了制作。在分享活動中,多多把她如何幫助小妹妹縫制漂亮花的過程描述得非常成功。經驗分享活動的開展不僅提升了孩子之間互助合作的意識,還特別促進了孩子們語言表達能力的發(fā)展。
四、教師指導中應注意的問題
1.把握教師的角色定位
在角色游戲混齡活動中,教師應該是活動的觀察者、指導者和參與者,觀察幼兒的活動情況,以角色的身份參與到活動中,指導幼兒有序地進行活動。
2.理解尊重幼兒的選擇
教師指導應建立在尊重幼兒的基礎上,尊重幼兒的選擇,巧妙引導幼兒,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fā)展。
3.觀察幼兒的個體差異
在觀察的基礎上,發(fā)現幼兒的個性特征,只有細致的觀察,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活動中的指導。
4.注重活動后分享交流
在與幼兒交流中,總結幼兒已有的經驗,注重總結指導方法,培養(yǎng)孩子們的綜合能力。
總之,不同類型的游戲活動指導方法不同,不同年齡的孩子所采取的指導方法不同,不同性格特征的孩子指導方法也不同。我們要靈活運用多種指導策略,重視幼兒生活經驗的積累,從而讓我們的角色混齡游戲活動越來越生活化、趣味化,提升幼兒的活動質量,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fā)展!
(作者單位:河北省秦皇島市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