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世俊
數學教學不能只給學生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要運用恰當的方法,激活學生思維;另一方面,要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實現思維訓練和能力培養。教材是思維的載體,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主要途徑,所以要把思維能力的培養始終貫穿于整個教學之中。
一、新舊聯系,啟動思維
數學知識環環相扣,各知識點之間聯系得非常緊密。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數學教材內容的編排采用由淺到深、由易到難的方式,溫故知新,而又不斷化新為舊。所以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新的知識時,首先要借助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和區別,以已知的知識為基礎,做好學習鋪墊,找準所學知識和學生已經掌握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系,給學生一個新舊知識過渡的方法,從而啟動學生思維,使學生自己去發現規律,掌握規律并運用于學習之中。
例如,教學“約分”時,教師設計下面的熱身題給學生練一練:
(1)問題:什么叫互質數?請舉例說明。
(2)填一填(略)。
問題通過對以前所學知識“互質數”和“分數的基本性質”的回顧練習,不僅為學生學習新的知識“約分”做了鋪墊,而且鞏固提高了所學知識,又溝通了數學知識系統中各有關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為學生接下來的學習(思維)活動做好了孕伏。
二、精心設計教學問題情境,激發思維
教師課前要精心備課,重視課堂教學情境,創設一種認知沖突,把學生引入與所提問題有關的情境中,讓學生產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從而激發學生的思維熱情和情趣,使學生處于一種積極思維的狀態之中。 例如,在教學“小數的基本性質”的時候,先設計一道有趣的數學題,教師在黑板上寫出“5、50、500”三個數字,提問:“誰能加上適當的單位后用等號把這三個數連起來?”學生之間小組合作進行交流,通過討論,有的說:“分別加上元、角、分,可得5元=50角=500分。”有的回答說:“分別加上分米、厘米、毫米,可得5分米=50厘米=500毫米。”學生討論得非常激烈。此時教師給予肯定后,話語一轉:“同學們回答得很好。那誰能用同一個單位把這些式子表示出來?”讓學生小組之間進行討論,他們的思維被激活了。大家都積極地進行嘗試,并得出結論,教師繼而引出課堂主題。這樣創設問題情境,形成懸念,學生就會對新知識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啟動思維的閘門并培養對知識的探究能力和習慣。
三、探索新知,發展思維
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是面對問題,通過觀察、操作等進行分析,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課堂上,學生要在教師的啟發和誘導下,對問題進行分析,并明確題目要求,確定自己思維的大致方向,然后激發強烈的求知欲,并在其驅使下,力求抓住事物的本質及內在聯系去發現規律、解決問題。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是學生發展思維不可缺少的,如果教師引導得好,學生就會展開積極的思維,從而得到長足的發展。例如,講“長方體的表面積”時,導入新課后的第一步,可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長方體紙盒學具,指導學生按順序觀察長方體的六個面,引導他們說出表面積的含義。第二步,讓學生繼續觀察學具紙盒,用彩筆描出它的長、寬、高,然后用文字敘述紙盒三個相對面的面積分別怎樣求,表面積怎樣求,有幾種解法。第三步,教師出示課本中例題的立體圖,讓學生通過對立體圖形的觀察、分析,口頭說出表面積的算式及解法,然后讓學生獨立完成例題,最后再讓學生閱讀課本,對自己的練習進行改錯、小結。第四步,讓學生想一想日常生活中哪些東西是長方體,它們的表面積如何求。第五步,討論,拉出火柴盒的抽屜,看一看,如何計算它的五個面的總面積,有幾種解法。然后聯系教室,假如用石灰水粉刷教室的四壁和天花板,除去門窗和黑板的面積,你會不會求出所要刷的面積。從以上五步來看,通過教師的適時引導、點撥,讓學生觀察、測量、思考、表述,課堂活動由直觀—表象—抽象層次進行,使教師、知識、學生融為一體,通過一次次設疑、解疑,環環相扣,層層深入,不斷激發思維的興趣,就可在教學過程中較好地發展學生的思維。
四、巧設練習,深化思維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當學生學習過一個新知識后,保證一定數量的練習,是將概念和新知識逐步形成技能的重要階段。在教學過程中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精心巧設練習,是十分必要的,它是發展學生思維的重要途徑。
課堂練習的設計可分三個類型:①強化思維型練習。以基本題為主,有目的地圍繞本節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進行強化練習,以達到全班學生都能理解和掌握本節課教學內容。 ②深化思維型練習。在基本練習的基礎上,進行變式練習,防止思維定勢,培養不同層次學生的思維能力。③發展思維型練習。以綜合題為主,它是在學生基本掌握本節課所學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分析、判斷、推理,將有關概念、法則等知識靈活運用,這對于開拓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是十分有益的。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教師要精心設計,強化對學生思維的訓練和培養,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達到理想的教學境界。
(作者單位:甘肅省臨潭縣城關鎮回民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