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梅

眾所周知,學生的數學發展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是不斷引導學生向諸因素積極的一面發展,同時不斷地排除諸因素帶來的負面影響,從而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達成有效教學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以下幾個方面談幾點思考
一、以學生為主體,把課堂交給學生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的基本目標之一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實現學生的學習由被動接受向自主、探究、合作式的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與教師教學方式的改變緊密相關因為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培養能力的主陣地是課堂教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
因此,我們要改變傳統教學中教師“主講”的局面,變教師“一言堂”為學生的“群言堂”,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然而,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很多老師只注重讓學生知道知識的結果,而忽視知識得出的過程,這樣學生只是被動的學習如何有效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就要求老師將知識發生發展過程變成問題解決的形式,讓學生積極參與思考問題,然后解決問題有了問題,就有了思維,教師提出有思考性或啟發性或探索性的問題,創設思維的場地,啟發學生思維,使知識形成過程中學生的思維過程不斷地、及時地、充分地展示并矯正,以訓練學生的思維
案例1一元二次方程的應用(片斷)
師:列方程解應用題:某建筑工程隊,在工地一邊的靠墻處,用120米長的鐵柵欄圍一個所占地面為長方形的臨時倉庫,鐵柵欄只圍三邊,按下列要求,分別求長方形的兩條鄰邊的長
(1)長方形的面積是1152平方米;
(2)長方形的面積是1800平方米;
(3)長方形的面積是2000平方米
在講授這節課時,我們應該詳細說明列方程的方法和思路,而不是“蜻蜓點水”,一筆帶過要把重點內容放在了如何解剛才所列的三個方程上,解方程花去了課堂時間的一半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重點培養學生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對有效知識的重難點必須有效控制要合理安排課堂教學的時間密度,即單位時間內的教學活動的緊張度把握好課堂教學節奏主要考慮好教學要求的高度、教學內容的難度、教學進程的速度捕捉好教學時機,按照學生的學習心理和學習程度,把握教學時機,把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存與要學習的知識之間建立良好的橋梁和紐帶,促進新知識的生成
四、關注學生潛能,實施創新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充分相信每位學生都具有數學潛能,教師要有意識設計探索性和開放性問題,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時間與空間日常教學中突出表現下面兩大方面:
1讓學生真正動手操作,歷經觀察、實驗、猜測、歸納、推理的全過程
例2(2005年南京) 如果將點P繞定點M旋轉180°后與點Q重合,那么稱點P與點Q關于點M對稱,定點M叫做對稱中心此時,M是線段PQ的中點
如圖1,在直角坐標系中,△ABO的頂點A、B、O的坐標分別為(1,0)、(0,1)、(0,0)點列P1、P2、P3、…中的相鄰兩點都關于△ABO的一個頂點對稱:點P1與點P2關于點A對稱,點P2與點P3關于點B對稱,點P3與P4關于點O對稱,點P4與點P5關于點A對稱,點P5與點P6關于點B對稱,點P6與點P7關于點O對稱,…對稱中心分別是A、B,O,A,B,O,…,且這些對稱中心依次循環已知點P1的坐標是(1,1),試求出點P2、P7、P100的坐標
答案P2(1,-1) , P7(1,1) , P100=(1,-3)
評析本題將點的對稱、點的坐標與周期性有機地結合起來,是一道富有創意、具有探索性的好題,表述清晰明白,情景讀來易懂,難度適宜又恰當,較好地考查了動手探究、歸納推理能力,同時也附帶考查了閱讀理解能力,對教學有良好的導向作用,值得我們重視
2鼓勵多樣化的解決問題策略的培養
每個的學生都具有數學潛能,在教學過程中應提供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對發散思維培養十分有效,也是創新教學的根本所在
例3如圖2,已知:AB是⊙O的直徑,AD⊥BC于D,BC⊥DC于C交⊙O于F,AD+BC=AB,已知DC=6
(1)判斷DC是否是⊙O的切線,并說明理由;
(2)求AD·BC的長
分析(1) 略(過點O作OE⊥DC于E)
(2)學生1策略(1)連接AE、BE,構造相似三角形,證△ADE∽△ECB(常規思路)
學生2策略(2)接近聯想,運用切割線定理(新課標已不作要求)連接AF,AD·BC轉化為FC·BC則FC·BC=EC2=32=9(轉化思想)
學生3策略(3)創新方法,構造Rt△ABF(數學建模),利用勾股定理(解決問題的手段),建立方程AB2=AF2+BF2,創造出AD·BC,(AD+BC)2=DC2+(BC-FC)2,
展開后得AD·BC=9(蘊涵著整體思想,方程思想)
創新思維的火花往往源于對問題的大膽嘗試,大膽猜想,及對數學靈魂——數學思想運用的結果
總之,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應該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因此,以學生為主體,把課堂交給學生;關注學生潛能,實施創新教學,是我們數學有效教學的重要策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