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維??
《中小學法制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實施中小學法制教育必須貫徹的原則、途徑和措施都要求將法制教育有機地滲透在學科教育之中,初中化學教學中涉及不少與生命健康、生產安全、環境保護等法制緊密聯系的內容,所以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既是普法教育的一種有效途徑,同時又是化學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加強初中學生法制教育,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學校及老師的法定責任是落實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是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重要基礎工作,是落實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必然要求,是引導和幫助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培養社會主義法制國家合格公民的重要舉措初中化學教學是化學教育的啟蒙階段,不僅要貫徹全面發展的方針,還要以化學基礎知識教育學生,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同時還應該針對當前社會上出現的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違法亂紀現象,結合教材中的內容,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讓學生對相關的一些法律知識有所了解,以提高學生的法制意識
一、滲透法制度教育的必要性
近幾年來,青少年學生違法犯罪現象時有發生,且呈上升趨勢及低齡化、團伙化、危害程度嚴重化的趨勢導致青少年學生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原因是各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其自身的內因,即法制觀念淡薄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識而初中學生是個特殊的群體,正處于生理和心理成長發育階段,具有極強的可塑性培養中學生法律意識,加強人格培養,不僅可以預防和減少青少年學生違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們養成依法辦事、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
其次,現在使用的化學教材中涉及易燃、易爆、腐蝕性的物質很多;涉及大氣污染、臭氧層的破壞、水資源的污染和保護、金屬的銹蝕和防護;涉及到生活中食品的營養和安全等內容這些教學內容與生活生產密切相關,緊密相連在對這些內容的學習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物質的性質更要教會學生在生產生活中如何正確使用、貯存、運輸這些物質熟悉易燃物、易爆物、劇毒性、腐蝕性物質的不當使用可能產生的后果嚴禁任意排放污染物等所以在化學教學中進行相關法制滲透教學是很有必要的
二、初中化學教學中可滲透的法制內容
初中化學教材中涉及的法制內容可分為兩個方面:
1滲透環境保護等法制教育
一是大氣污染,隨著工業生產、交通運輸運輸業等的迅速發展和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空氣污染越來越嚴重,工廠煙囪排放的煙塵、廢氣汽車火車輪船飛機噴發的有害氣體,居民爐灶排放出的油煙廢氣以及狂風刮起的塵土等都會造成空氣污染這些污染會造成如全球氣候變暖、酸雨、臭氧層空洞、沙塵暴等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滲透《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等二是學習水資源內容時,通過分析造成水源污染的原因:工業生產中的廢渣、廢水、廢氣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農業生產中施用的農藥、化肥隨雨水流入河中以及水污染給人民生活和國民經濟發展可能造成的災難性后果,教育學生應該關心水、愛惜水、保護水,樹立起節約用水光榮的好風尚,可以對學生進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的滲透教育
2滲透食品安全等法制教育
隨著經濟社會不斷進步,人們飲食文化日益多樣化,食品衛生和安全成為備受關注的熱門話題一些不法商家為了謀取暴利,頻頻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在化學教學中涉及糖類、脂肪、蛋白質等內容時教師可向學生介紹地溝油、瘦肉精、塑化劑等的危害對學生進行食品安全法制教育
對甲醇和乙醇內容的學習時可介紹不法分子利用工業酒精勾兌白酒出售,工業酒精中含有很多的甲醇,飲用這些勾兌的假酒后使人失明,嚴重的可中毒致死,可以向學生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的有關內容
三、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滲透法制教育必須根據國家課程標準,按照“尊重教學、科學導入,分量適中、目標恰當,有機滲透、自然貼切”的原則進行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主要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1精心選擇好法制教育的內容
滲透內容的選擇,受教材、教學形式、教學環節、學生認知能力、教學條件等方面的制約,選擇滲透法制內容難度數量必須適度,如果難度大,或占用時間多,寧可不滲透同時要考慮法制內容的可選擇性,有的滲透內容既可滲透甲法,也可滲透乙法,我們可依目標而定不必面面俱到如在學習到大氣污染時可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可滲透第一條:為防治大氣污染,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保障人體健康,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制定本法;第六十一條對違反本法規定,造成大氣污染事故的企業事業單位,情節較重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造成重大大氣污染事故,導致公私財產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嚴重后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在學習“自然界的水”時,讓學生知道水是生命之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物質之一,可向學生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一條:為了防治水污染,保護和改善環境,保障飲用水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制定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2在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要找準滲入點
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課標,深入挖掘教材中潛在的法制教育素材,找準法律知識滲透點,把法律知識自然融入教學之中如在學習“化石燃料的利用”時,引導學生分析煤的燃燒有何危害性?學生能認識到會產生二氧化硫,教師自然地引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24條:產生環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單位,必須把環境保護工作納入計劃,……防治……危害從而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滲透法制宣傳教育的目的
3教學滲透法制教育時要控制好量
滲透法制教育時要控制好量,使法制教育內容分量恰到好處,不形成教和學的負擔、沖淡教學主題
滲透追求順勢而出,不露痕跡見好就收的效果,必須堅持以學科教學為主,法制滲透為輔的原則,避免花費過多的時間于法制滲透,更不能人為造成法制教育和學科教學搶時間的局面
4教學滲透法制教育時要尊重學生
要尊重學生情感、人格,不能把法制滲透等同于講法律,訓斥人,不能隨意借題發揮,諷刺挖苦要因勢利導,循循善誘,動之以情要使法制內容和學科內容的相互融合,要做到“細雨潤物無聲”,日積月累,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
總之,在化學教學活動中,適時、適度、長期堅持滲透法制教育,使學生在思想品德、法制教育方面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法制素養得到提高同時教師要處理好法制教育滲透的“點”、“時”、“度”其中找準“滲透點”,把握“滲透時機”,掌握“滲透度”教師只有做到因材施教、寓情于教,持之以恒地加以法制滲透,才能有機地熔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智力發展和思想陶冶于一爐,才能充分發揮課堂教學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