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立波
摘 要:本文分析了廣東省技工院校教師企業實踐活動的開展情況,對教師參與度、技校獎勵措施、企業支持力度、政府作用等問題進行了研究,提出政府應建立工作機制,推動技校和企業共同開展教師企業實踐活動。
關鍵詞:技工院校 教師 企業實踐
教師企業實踐制度是政府部門和職業學校推行的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重要制度。為了更好地了解技校教師企業實踐的現狀,加快完善相關政策規定,改進師資培養培訓舉措,廣東省職業技術教研室對部分技校開展教師企業實踐的狀況進行了調研。
一、技工院校教師企業實踐的現狀
1.目的明確
技校通過教師企業實踐活動,加強校企合作,提高教師專業素質,促進教育教學改革,提升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
2.內容豐富
了解企業的生產組織方式、工藝流程、產業發展趨勢,了解企業對技能人才的需求和學生頂崗實習情況,熟悉企業相關崗位職責、操作規范、技能要求、用人標準、管理制度和企業文化,學習所教專業在生產實踐中應用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新標準,在實踐中開展專業理論、技能訓練、教研教改等方面的研究。
3.形式多樣
教師帶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學習鍛煉;學校組織教師到企業考察觀摩;學校選派教師接受企業組織的技能培訓;教師在企業生產和管理崗位頂崗工作;教師參與企業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
4.制定專門的組織管理制度
教師到企業實踐,對于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健全教師管理制度具有重要意義。韶關市第二技師學院就制定了《教師赴企業實踐實施方案》,明確了教師到企業實踐的指導思想、組織形式、具體要求、考核辦法、待遇責任,規定理論基礎課教師、專業課教師、實習指導教師每三年必須有兩個月以上的時間到企業實踐,參與企業實踐的教師,工作量補貼按1.5系數發放,出差補貼按學校財務制度執行。
還有的技校由教務處、系部、校企合作部或招生就業處等部門組成教師企業實踐領導小組,由副校長兼任組長,明確工作職責。系部制訂教師到企業實踐的計劃,報教務處統籌安排。教務處根據教學進度情況,確定人員名單,提出具體實踐目標、實踐內容及形式。校企合作部負責聯系企業,將企業信息反饋給教務處和系部,與企業溝通協調,明確教師所在崗位和實踐時間,并簽訂協議。有的技校教師根據實際情況,提出赴企業實踐的申請,系部核準后報教務處,經領導批準后由學?;蚪處熉撓灯髽I,到企業實踐。
5.注重監督檢查方式
為確保實踐任務目標的實現,要注重對教師企業實踐過程的質量監控。教師要遵守企業規章制度,認真做好實踐日志,因故提前退出實踐須經學校和企業同意,實踐結束時要撰寫實踐報告。技校采取到企業隨訪、電話詢問、實地檢查等形式對教師實踐狀況進行督查。教師有成績給予表揚,有困難幫助解決,有問題隨時處理,同時指導教師在實踐中開展專業和課程研究。有的技校對教師在實踐中工作馬虎、弄虛作假獲取企業證明進行嚴肅處理,規定教師兩年內不得申報企業實踐。
6.采取問卷和量化考核方法
技校將教師企業實踐納入教師教學改革和教學評價體系,作為教師評優、聘任、晉級的重要依據。有的技校規定擅離工作崗位兩次以上,或發生重大工作失誤給企業造成不良影響,或不服從企業領導、不認真履行崗位職責的,企業實踐成績即評為不合格??己朔椒ㄓ袃煞N:一是技校采用問卷方式對教師的敬業精神、工作紀律、業務能力、工作成效等方面進行考核,企業對教師的實踐情況給出評價意見,記入教師業務檔案。二是采用量化評價。教師企業實踐考核分為過程考核和綜合評價。過程考核主要由企業和學校對教師的企業實踐進行不定期抽查,形成檢查報告量化考核成績,占總成績的30%;綜合評價由企業評價、系部和教務處評價、資料完成情況三部分組成,占總成績的70%。評價報告和量化考核成績匯總到人事處,納入年度考核。
7.專業課教師參加企業實踐居多
技校選派教師到企業實踐有四種情況:一是根據教師情況,安排沒有企業實踐經歷的中青年教師到企業學習培訓,增加教師的實踐經歷。二是根據專業和課程建設需要,派專業理論課教師、實習指導教師、一體化教師到企業熟悉生產經營、工藝技術的發展情況,促進教研教改。三是根據企業發展需要,調配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首席教師參與企業項目實施。四是安排文化基礎課教師和管理人員到企業考察調研??偟膩砜?,技校安排專業課教師到企業實踐居多。
8.技師學院和高級技校參加企業實踐的教師數量較多
技師學院和高級技工學校多位于地級市,規模較大,專業建設較成熟,校企合作較多,參加企業實踐的教師也很多,技工院校的重點和特色專業教師到企業實踐長年不斷,教師具有豐富的企業實踐經驗,制訂的學生訓練計劃符合企業崗位需求,教授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與企業崗位技能緊密對接。
9.主要在寒暑假安排教師赴企業實踐
技校在保證正常教育教學的情況下選派教師到企業實踐,實踐主要安排在寒暑假,根據不同專業和崗位,一般實踐兩周至兩個月。也可安排教師在無教學任務的時段或課余時間進行實踐,個別教師全脫產到企業工作達兩個月以上。
10.教師企業實踐成效明顯
企業實踐是提高教師專業素養的有效途徑,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一是教師增長了閱歷,提高了實踐能力。二是提高了教學質量。教師了解了企業生產過程,編制校本教材、教學案例、模具教具。在實習教學和車間管理中,增強了安全、成本、生產意識。教師拓寬了思路,貼近企業實際開展專業和課程建設,促進了教學改革。三是提高了企業效益。教師參與企業技術攻關,對企業設備進行改造,對企業員工進行技術培訓,提高了企業的生產力和產品質量,帶來了良好的效益。
二、技工院校教師企業實踐問題研究
教師企業實踐是一項由學校、企業、教師共同完成的任務,其中存在的問題必須認真研究解決。
1.教師參與度不高
技校教師編制少、數量不足、教學任務繁重,技校無法安排更多教師到企業實踐,教師也很難抽出足夠的時間專門參加實踐活動。有些教師實踐的專業與企業崗位不對口,有些專業缺乏可實踐的企業。有的教師實踐走過場,個別教師不適應企業現場環境,實踐熱情不高,態度消極。
2.學校獎勵措施不多
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技校,尤其縣級技校開展教師企業實踐的條件有限,企業資源少,可接收教師實踐的規模以上企業在外地或距離較遠,教師實踐的成本較大。多數技校經費保障不足,無法提高教師的工作待遇,沒有制定有利的激勵措施。有的技校甚至沒有開展企業實踐工作,教師須自行承擔實踐費用。
3.企業支持力度不大
教師對生產技術不熟悉,對工藝設備不了解,在企業動手機會少。企業以生產盈利為目標,從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考慮,接納教師實踐的積極性不高。師傅對教師技能培訓、技術指導不夠規范,能讓教師參與產品開發和技術革新的項目不多。從技術保密的角度出發,企業不愿意讓教師接觸高端、精密的技術和設備設施。
4.人社部門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人社部門在制定鼓勵教師企業實踐的具體實施辦法、統籌規劃和搭建實踐平臺等方面未能發揮主導作用,在資金條件、教師編制上沒有給予企業和學校保障,在教師職稱評審條件上沒有規定教師要有企業實踐經歷。
三、推動技工院校教師企業實踐的對策
教師企業實踐是加強校企合作和師資建設的重要措施。要進一步健全機制,加大力度,推動技校和企業堅持做好這項工作。
1.政府部門應完善政策制度,建立教師企業實踐工作機制
制定技校新增教師有企業工作經歷或技能證書的聘用制度。調整技校教師編制,增加專業教師數量,使技校有更多教師參與企業實踐。設立教師企業實踐保障資金,以政府財政撥款為主,多渠道籌措經費,給予開展教師企業實踐活動的學校和企業相應的經濟支持,激發企業接收教師實踐和教師參加企業實踐的積極性。搭建教師企業實踐平臺和基地。充分利用“百校千企”、校園對接產業園工程、技工教育校企聯盟等合作平臺,定期公布可實踐的企業名單,由學校選定對接的企業,與企業簽訂合作協議。人社部門發揮組織協調和檢查監督作用,推動教師企業實踐工作取得實效。修訂技校教師職稱評審條件,在專業技術、工作經歷方面增加文化基礎課教師要到企業進行調研、專業課教師要有企業或生產服務一線實踐經歷的條件。
2.企業應視教師為員工,為教師實踐提供合作平臺
有條件的企業為教師實踐提供支持,是企業應盡的義務,也是形成社會影響力的良舉。技校為企業培養員工,企業為技校培訓教師,校企合作取得雙贏。教師到企業實踐,為企業創造勞動價值,尤其是高水平教師參與企業技術和產品研發,更讓企業享有研究成果。企業應把教師當做員工,提供條件讓教師發揮更大的作用。
3.技校和企業應建立教師企業實踐獎懲制度
教師企業實踐的業績是技校和企業激勵教師的主要依據。技校應制定教師企業實踐經費保障制度,規定教師參與企業實踐視同校內教學工作,按教師相應職務標準發放經費,同時按技?;蚱髽I財務制度報銷或補貼交通住宿等費用。對表現出色的教師,技校和企業根據其貢獻大小給予獎勵;對違反企業規章制度、工作態度惡劣、給企業造成不良影響的教師予以嚴肅處理。
4.教師應積極主動參加企業實踐活動
教師應認識到企業實踐的重要意義,充分利用政府、學校、企業提供的有利條件,積極參加企業實踐活動,將專業理論和企業實踐相結合,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和教學能力,培養高素質學生,滿足企業對技能人才的需求。即使在實踐過程中受到現實條件的制約,也應主動適應企業環境,自覺完成企業實踐任務。
參考文獻:
[1]董仁忠,李敏,劉新學.教師企業實踐,政策效能存疑[N].中國教育報,2016-02-02.
[2]劉曉,徐珍珍.教師赴企業實踐路難行,癥結何在?[N].中國教育報,2015-03-12.
[3]高履強.到企業掛職實踐如何避免“打水漂”[N].中國教育報,2014-12-15.
[4]教育部.職業學校教師企業實踐規定(試行)[Z].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