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啟文

摘 要:本文根據工學一體化課程改革進程和技工院校特點,結合作者的實際教學經驗,提出了構建“導、講、學、練、評”教學模式及具體應用方法,以促進一體化課程改革成果在課堂上的推廣。
關鍵詞:教學模式 一體化課程改革 應用
隨著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和技工院校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技工院校辦學模式和教學模式均發生了很大變化。從課程改革方面來講,技工院校按照人社部《國家技能人才培養標準編制指南(試行)》和《一體化課程規范開發技術規程(試行)》的要求,通過職業與工作調研分析、典型工作任務提煉、一體化課程轉化、學習任務設計方案開發、學生工作頁設計等環節,設計和開發了與本區域經濟發展相適應的一體化課程體系。針對如何使一體化課程體系在課堂上“落地”的問題,技工學校教師大多采用(或模仿)“明確任務、制訂計劃、做出決策、實施計劃、檢查控制、總結評價”或“咨詢、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價”等“六步”教學法開展教學,但是實施效果不盡如人意,教師對各個階段“核心”要素的把握不是很準確。
如何準確實施一體化教學,成為技工學校教師最關心的問題。筆者通過多年的一體化教學實踐,從中摸索出一種一體化教學教學模式——“導、教、學、練、評”教學模式。“導、教、學、練、評”教學模式的主導思想是:教師統籌課堂全局,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創設工作情景;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方式投入學習過程,學習成效則通過最終的師生共同評價來體現。
一、“導”即創設工作情景
工作情景的創設要以校企合作企業的實際工作任務為基礎,同時又要與學生的學習基礎以及學校的實際情況密切聯系,讓學生既能運用所學的知識,又可以自主創新。因此,工作情境的確定需要同組的教師們經過多次的研討,緊緊結合崗位能力的要求來確定。 一般情況下,專業教師可以通過如下方式來創設工作情景。
1.通過企業真實的職業崗位創設工作情景
一體化教學就是要讓學生走進真實(或模擬)的工作環境中,通過自主學習,來獲得最好的學習效果。為了讓學生融入到企業工作環境中,教師要以現有的一體化學習工作站(或實訓室)為基礎,設計出模擬仿真的工作情景。以汽車維修專業(機電維修方向)為例,該專業的畢業生主要面向汽車維修企業,教師在工作情景的設計上就可以參照企業內部組織結構,把學生分為若干班組,在每個班組內部把學生定位為技術經理、服務顧問、技術組組長、組員和質檢員等,教師和學生的語言也由常規的師生式課堂語言改變為企業等級式工作語言,在課堂中的提示性語言也要運用企業中布置工作任務的指令性語言。把企業真實的工作情景在課堂上完全展現出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實現學生即員工、學習即工作的基本目標。
2.通過角色扮演創設工作情景
從學習任務開始,教師可以讓部分學生扮演各種不同的角色,讓學生通過自身體驗(或觀摩表演)來體會學習任務的企業存在感,從而活躍了課堂。以汽車維修專業(機電維修方向)為例,可以讓學生扮演服務顧問、客戶,表演如何接待車輛維修。學生既要作為導演策劃本次表演,還要作為演員表演工作情景。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創新能力等綜合職業能力。
3.通過案例創設工作情景
從學習任務開始,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將企業發生的真實事件作為案例,通過教師的講解以及師生的互動,有效開展教學。以汽車維修專業(機電維修方向)為例,教師課前在實訓車輛上設置故障,學生現場觀察車輛故障現象。在此基礎上,師生共同討論車輛發生故障的原因,正確引導學生按照故障排除流程解決問題。在案例教學中,采用多媒體仿真軟件、數字化資源等教學輔助,可以更真實地展現案例的真實性和趣味性。
二、“講”即教師講解
在此階段,教師首先點評“創設工作情景”的實施情況,同時要引出本次課堂的工作任務、學習目標和學習方法等。教師要根據學生既有的知識體系,引導學生重構、完善新的知識體系。必要時可先行講解相關的理論知識,講解方法可以在教室用板書“講”,用多媒體“講”,也可以在實訓室對實操過程“講”,但必須避開復雜的理論推導,以實際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注重實踐性。如將專業性極強的術語用學生容易懂的語言表達,引導學生進行下一步的學習。此環節的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開始思考,讓學生獲取工作任務的信息,從而引出解決工作任務的興趣。
三、“學”即制訂任務解決方案
在此階段,學生在“學生工作頁”的引導下,通過小組合作收集、查閱相關資料,討論、制訂任務解決方案。在此基礎上,小組派代表向全班陳述本組制訂的任務解決方案,并接受教師和學生質疑以及修改建議,再按照小組討論修改完善本組任務解決方案。在本階段教師的主要任務有三項,一是巡回指導,觀察、記錄每個學生的活動參與情況,對不能積極參與活動的學生給予提醒、指導;二是對學生中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集體講解與指導;三是引導學生匯報展示,并對各組制訂的任務解決方案進行點評,提出修改意見。
四、“練”即實施方案
在此階段,學生按照小組制訂的任務解決方案進行作業,直至完成任務。小組作業時要明確任務和分工,小組成員角色可以互換,由組長負責協調。教師在本階段的主要任務:一是強調作業安全和規范作業,巡回指導,對學生作業中的不安全因素進行制止和教育;二是必要時對重點作業內容進行示范作業;三是記錄每位學生在作業過程中的參與情況。在一般情況下,學生安全和規范評價也可以由學生代表來執行。
五、“評”即師生共同評價學習成效
學習任務完成以后,教師組織學生根據“學生評價表”,以小組為單位對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自評、互評,“學生評價表”中的評價項目至少要涉及“學習活動”“協作精神”“紀律觀念”“表達能力”“工作態度”“安全意識”等方面。教師根據現場記錄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準確的評價,特別要對各組學生工作情況、團隊合作、安全意識以及匯報效果等進行點評。評價時首先肯定學生練習中的成績和優點,然后再指出練習中的缺點和錯誤,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積極努力學習。
隨著社會的進步、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學生知識結構的變化,技工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技工學校教師應迅速做出改變,將過去重視教學內容改變為重視教學方法,將過去重視教學結果改變為重視教學過程,將過去重視“學什么”改變為重視“怎么學”,從而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