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樹瑩
摘要:文化多元化發展的背景下,中國民族音樂也逐漸傳向世界各地,而外界的音樂文化也傳到中國,被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學習和研究。從這個音樂文化的發展趨勢可以看出,當前的音樂文化正逐漸向多元化的融合趨勢發展。順著世界文化多元化的發展趨勢的影響以及社會大眾對音樂文化多方面的需求,揭示了當前中國民族聲樂多元化發展的必然性。本文就以中國民族聲樂的多元化發展為研究論題,以中國民族聲樂的特點、社會大眾審美需求以及音樂文化融合為著手點,進行深入化研究。
關鍵詞:中國民族聲樂 多元化發展 社會大眾審美
中國民族聲樂是應社會大眾的審美需求存在的,因此無論是在中國民族聲樂演奏風格、曲調特點還是在演奏技巧上,中國民族聲樂都非常契合社會大眾的生活。它采用音樂的形式,“訴說”著社會大眾的日常生活形態以及情感變化,引發社會大眾的情感共鳴。因為每個地區、每個時代人們所處的生活以及思維方式的不同,也造就了人們審美觀念的差異,這也就形成了聲樂題材的多元化發展趨勢。中國民族聲樂對于中國民族的每個公民而言影響頗深,可以說中國民族聲樂走過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
一、中國民族聲樂多元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從當前的世界潮流可以看出,除了世界多遠化藝術格局的影響之外,社會大眾審美觀念的更迭也是中國民族聲樂多元化發展的一個明顯征兆。
(一)世界文化對中國民族聲樂多元化發展趨勢的影響
民族音樂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發展模式的影響下,應適當的做出相應的調整,才能適應社會大眾對音樂文化的審美需求。不可否認的是,中國民族聲樂其獨特的魅力確實吸引了一部分社會大眾的關注,但是隨著時代的變化,人們的思維模式也會發生改變,加之潮流文化的驅使,人們的音樂審美觀念在外來文化的影響下,會發生相應的改變,這時候對于中國民族聲樂的喜愛程度就會降低。因此,中國民族聲樂要想在音樂文化這條道路上,長久的發展下去,必須朝著多元化發展趨勢邁進。
此外,中國民族聲樂的多元化發展,還應該保持自身的聲樂特色,在此基礎上借鑒外來的聲樂文化的優秀特質,千萬不能摒棄中國民族聲樂的風格特色,完全照搬外來聲樂文化,才能使中國民族聲樂在藝術文化的道路上更加穩定、長期的發展下去。
(二)社會大眾多元化審美的需求
在上述的世界潮流文化對中國民族聲樂的影響中,已經提到過社會大眾審美對中國民族聲樂的影響,但那只是冰山一角。如今中國民族聲樂在藝術形式和內容方面更加的多元化。人們的生活形式也愈加豐富,除了傳統的中國民族聲樂之外,人們對各式各樣的流行音樂、通俗民謠以及古典曲風的愛好也發生了變化。而且當前的一些計算機、MP3等移動音樂設備,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這都促進了社會大眾對聲樂文化的改觀。根據社會大眾的審美需要,中國民族聲樂由傳統的單一化逐漸發展成當下的多元化。此外,面對當今世界豐富多樣的音樂文化和音樂表現形式,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現階段的審美趣味進行自由選擇,改變了人們被動接受中國民族聲樂的格局。因而,中國民族聲樂必須融合當前時代元素的精華,對原有的中國民族聲樂演奏形式和內容進行豐富,使其在滿足社會大眾審美訴求的基礎上,還獨具中國民族聲樂的特色魅力。
二、中國民族聲樂多元化發展的策略
中國民族聲樂的創作來源是其原本的真實性,然后是其獨有的歷史性和時代性確實很多聲樂文化無法比擬的。中國民族聲樂衍生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反映的是勞苦大眾的情感變化,因此能引發社會大眾的共鳴。隨著時代的變遷,中國民族聲樂的演奏形式和演奏內容也更加豐富多彩。專家學者認為,當今的中國民族聲樂既吸收了美聲唱法,還融合了中國民族戲曲、民歌中的潤腔和吐字。當今的中國民族聲樂可視作一個整體的概念,這個大概念涉及多種不同民族演唱形式以及民族聲樂的發聲方法。
(一)中國民族聲樂作品的推陳出新
在中國民族聲樂聲樂的創作上,要展現適合多種唱法的聲樂作品,本身具有一定的難度,這也是中國民族聲樂多元化發展的一大難點。基于此,中國民族聲樂演奏人員以及詞曲創作者應該聯合在一起,共同探討各種唱法的優勢特性,然后進行中國民族聲樂的詞曲編造,讓聽眾在同一首中國民族聲樂作品中,能夠享受到不同聲音集合而來的聲樂大餐。將不同的唱法融合在中國民族聲樂表演中,聽眾會不知不覺間進入到聲樂作品所傳達的意境當中,加之中國民族聲樂表演者嫻熟的技巧,使聽眾逐漸被中國民族聲樂的藝術魅力所吸引,進而成為中國民族聲樂的愛好者、追隨者。
(二)構建多元化的中國民族聲樂教學體系
中國民族聲樂多元化發展必須要不斷的傳承發展下去,因此在當前的中國民族聲樂中可建立中國民族聲樂多元化發展體系,借助多元化教學來提升中國民族聲樂在藝術世界的影響力。此外,多元化的中國民族聲樂教學也是豐富當前的聲樂教學,進而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中國民族聲樂多元化發展中來。最重要的是中國民族聲樂只有通過多元化傳承教學,才能持續的發展下去,才能在聲樂藝術道路上獲得更加長遠的發展。
多元化中國民族聲樂教學體系的發展,首先要遵循學生的差異性,尊重學生在聲樂學習當中的不同特點,并根據每個學生的聲音特點、審美風格開展不同的聲樂教學。這就要求教師在中國民族聲樂授課的過程中,根據學生不同的特點,應安排與之對應的聲樂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促進中國民族聲樂的多元化發展。比如,教師在中國民族聲樂指導的過程中,根據每個學生音色的不同,聲樂教師可根據其聲音特點,給予正確指導,通過對中國民族聲樂多元化人才的塑造,使中國民族聲樂持續的傳承下去。
(三)開展多元化的創新策略
在中國民族聲樂多元化發展的發展的歷程中,創新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元素。而中國民族聲樂不僅僅是對外來聲樂文化的單純借鑒,還包括對傳統中國民族聲樂的內在挖掘,比如對傳統中國民族聲樂演奏特點,作品內容、演奏技巧的精華提取。
另外,創新策略的應用還需要結合社會大眾的審美需求,以社會大眾的審美趣味為出發點,研究新的聲樂演奏方式,并且積極吸取外來聲樂甚至是流行音樂的優點,將這些優勢因素有針對性的應用到中國民族聲樂多元化發展中。
三、結語
以上表明,中國民族聲樂多元化發展,即使中國民族聲樂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世界潮流文化營銷的結果。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民族音樂也逐漸傳向世界各地,而外界的音樂文化也傳到中國,被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學習和研究。從這個音樂文化的發展趨勢可以看出,當前的音樂文化正逐漸向多元化的融合趨勢發展。順著世界文化多元化的發展趨勢的影響以及社會大眾對音樂文化多方面的需求,揭示了當前中國民族聲樂多元化發展的必然性。
參考文獻:
[1]wang ling.National vocal music singing style diversification analysis[J].Journal of music creation,2015,(08).
[2]許迪娜.試論當今中國民族聲樂的多元化發展[J].戲劇之家,2015,(09).
[3]蔡多奇.高校民族聲樂教學的多元化發展[J].音樂探索,2011,(02).
[4]王薏萍.民族聲樂的多元化發展與流行趨勢[J].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7).
[5]韓敏虎.論科學唱法與藝術審美的關系[J].江蘇社會科學,2015,(06).
[6]張家棟.中國民族聲樂多元化發展探析[J].參花,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