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夢雨
摘要:情感與技巧作為影響聲樂演唱效果的重要因素,在提升聲樂演唱水平,增強其藝術感染能力方面扮演著極為十分重要的角色。而對于演唱情感與演唱技巧之間關系的辯證解讀,在夯實聲樂演唱者基本能力的同時,極大的提高了演唱者對于聲樂的理解,促進聲樂演唱這一藝術形式的健康發展。本文旨在從聲樂演唱的實踐出發,結合相關聲樂理論,對聲樂演唱中感情與技巧的辯證關系進行深入探討,以期為聲樂演唱的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聲樂表演 情感與技巧 辯證關系 途徑方法
聲樂技巧追求的是個人情感在演唱過程中的完美體現,可以說聲樂演唱的技巧是表演者抒發情感的途徑與手段。而情感的展現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實現演唱者自身聲樂表現技巧的提升。因此聲樂表演是情感與技巧的統一。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聲樂表演中存在兩種錯誤趨向:過度追求情感的展現,忽視聲樂表現技巧的提高從而導致音樂審美水平的降低:過分重視聲樂演唱技巧,忽視聲樂中的蘊含的感情導致音樂缺乏感染力,造成聲樂表演的蒼白與空洞。因此對聲樂表演情感與技巧辯證關系的探討就有著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聲樂演唱情感與聲樂演唱技巧的含義
(一)聲樂演唱中的情感是表演者通過一定的方法,在演唱的過程中將心底的感情激發出來,與歌曲的創作者形成一種心靈上的共鳴,在此基礎上通過聲樂演唱者對自身音色、節奏、語言、動作等各方面的調節與把控,將內心的感情、歌曲創作者的精神訴求傳遞給臺下的各位聽眾,滿足每個人對歌曲的藝術追求。為了現實聲樂表演情感的培養,就需要表演者完整的把握歌詞中的語言語境,從詞匯中體會歌曲中蘊含的生命力,只有現實對歌詞的理解,才能夠在演唱的過程中,將不同的感情傳遞給觀眾,才能真正意義上的打動觀眾,才能夠徹底的激發內心共鳴,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勢必影響情感的表達與傳遞,造成審美效果的降低。
(二)聲樂演唱的技巧是表演者在長期的專業訓練之后,形成的一種行為反射與下意識的表演習慣。聲樂表演技巧是復雜多樣的,例如:演唱時的姿勢、呼吸節奏、聲區的分配、音色的控制、切分音、跳音的使用。通過刻苦的訓練,演唱者能夠在演唱的過程中,對歌曲進行下意識的加工處理,借助于演唱技巧的這種特性,聲樂表演者才能夠在演唱的過程中,合理使用各類歌唱技巧,完成歌曲的藝術展現。為了進一步提高聲樂演唱技巧,就需要演唱者自身從呼吸、喉嚨以及共鳴三個方面對自己嚴格要求,不斷提升自身的演唱技巧。誠如基諾·貝基在演講中提到的那樣,他要求自己的學生在訓練演唱技巧的時候必須遵循三大原則:盡力放開自己的喉嚨、利用隔膜對演唱進行支撐、實現身體共鳴。只有從這三個方面入手才能夠實現聲樂表演技巧的增強,才能夠支撐音樂情感的有效表達。
二、聲樂表演情感與技巧的辯證關系
從聲樂表演的發展規律來看,作為聲樂表演的最終目的,情感在聲樂表現中處于核心地位,直接影響著歌曲藝術審美水平的高低,因此聲樂表演情感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主導作用。表演技巧作為聲樂的表現手段,處于次要地位,從另一個角度影響歌曲的藝術感染力。
(一)聲樂表演情感的展現是歌唱技巧的最終追求與存在的前提。
聲樂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承擔著抒發感情,傳遞情感的重要任務。從本質上來看,聲樂演唱是一種情感表現的藝術,它是對個人內心的真實表達,借助于自身特性,表達的是個人的情感世界,描繪的是個人的精神追求與內心表達。人類的聲音,確切的說是通過聲音的節奏、旋律、廣度、音色、速度等因素,實現情感的展現。例如內心悲涼時,人聲音的節奏會較為緩慢,音色較低與之相對應,當我們放緩聲音的節奏,使用較低的音色時,自然而然就將內心的低落與悲哀傳遞給收聽到聲音的人,從而實現情感的傳遞與表達。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認為靈魂可以借由人的聲音表現出來,聲音就是內心活動最為直接的展現。雖然人類在早期的藝術創作的過程中,加入了很多功利性的色彩,將聲音作為功能性工具。但是這種功利性依舊難以阻擋個人情感的表達,以《葛天氏之樂》為例,雖然其以敘述故事作為核心,但是借助于音樂依舊能夠在某些時刻將故事主人公的內心活動完整的展示出來,形成一種感情上的共鳴,大大提升《葛天氏之樂》這一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在聲樂表演的過程中,人的心靈感觸、希冀與愿望都會在潛移默化的展示出來,當喜怒哀樂等各種情感難以用語言表達時,一首歌曲或許是很好的選擇。可以說聲樂表演確實是人類感情的抒發,聲樂表演的內容其實就是人類自身的感情內容,所以我們才會說聲樂表演情感的展現是歌唱技巧的最終追求與存在的前提,只有感情的存在演唱技巧才會有存在的價值,而技巧的存在也能夠更好的引導聽眾發現歌曲中蘊含的感情,才能夠真正意義上顯示出聲樂的藝術魅力。
(二)聲樂演唱技巧是內心情感表達的途徑。
聲樂技巧的誕生是情感表達作用的結果。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這就使得我國的聲樂演唱技巧在發展的過程中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特點。雖然聲樂演唱技巧存在各種差異,但是從實質上來看,這些技巧都是民族情感最為直接有效的表達方式,從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歌曲與民族演唱技法。例如陜北的信天游,其音域寬廣,高亢明亮,節奏流暢,這種演唱技巧就與陜北地區人民的豁達、樂觀有關。與之相對于南方少數民族感情細膩,因此演唱技法較為細膩,更為圓潤。從實際情況來看,聲樂表演技巧的缺失勢必導致聲樂表演藝術水平的降低,葛瑞恩在其著作《歌曲的解析》中寫道:“歌唱表演的過程中,表演者需要實現呼吸的控制,實現內心世界的共鳴,完整展現歌曲中的情感”。聲樂演唱的技巧越嫻熟,唱歌的吐字、呼吸與共鳴越科學,歌曲中的情感表現的就越為完全徹底,就越能夠展現創作者的精神世界,就越能夠讓觀眾感受到聲樂演唱的藝術美感。
三、聲樂演唱感情與技巧的和諧與統一的途徑與方法
為了全面提升聲樂表演的藝術性,將歌曲中的人文情懷展現給每一位聽眾,就需要聲樂演唱者從情感與技巧兩方面入手,理清二者之間的關系,實現二者的協調發展,促進聲樂演唱事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一)要分清聲樂演唱感情與技巧之間的主從關系,認識到聲樂演唱時人類感情的釋放,因此與其他藝術形式相比其對個人情感的影響更為直接與高效,因此聲樂表演者在演出排練時,必須從根本上體會歌曲從歌詞到旋律中表現出的感情,在獲得這份感情之后,利用各種聲樂表演技巧,將自己所體會的感情,表現出來,激發出觀眾的內心情感,從而讓觀眾獲得各種感情體驗。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不僅僅需要聲樂演唱技巧與感情的高效結合,還需要認清聲樂演唱感情與技巧之間的主從關系,從重點與核心出發,把握歌曲情感脈絡,在此基礎上科學的利用各類聲樂表演技巧,將歌曲的感情進行傳遞,使得觀眾獲得藝術享受。
(二)要從發音、吐字、表演姿態等方面將聲樂表演的感情與技巧結合起來,實現兩者的共同進步與相互促進,通過對歌曲文字內容,旋律模式的解讀,結合演唱者自身發音、吐字與表演姿勢,去體驗歌曲創作者的內心感受,這種感情上的體驗加深了演唱者自身對聲樂作品的解讀深度,從而為自身感情的融入奠定了基礎,而發音、吐字以及表演姿態正是聲樂表演技巧的重要組成,這種感情與技巧的有效結合,能夠最大程度的將歌曲中的內涵展現出來,從而為觀眾提供一場完美的審美體驗。
參考文獻:
[1]房美思.論聲樂表演中的感情表達與演唱技巧的辯證關系[J].藝術時尚旬刊,2014,(07).
[2]王岱超.論演唱技巧與情感表達的辯證關系[J].音樂大觀,2013,(04).
[3]尚超紅.論聲樂演唱中“聲音”與“情感”的關系[J].青春歲月,2014,(09).
[4]蘇伊拉.試論聲樂演唱技術與情感表現的內在關系[J].當代青年月刊,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