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雪
摘要:受到我國傳統的教育模式——應試教育的影響,教育工作者在教學中往往沒有認識到情感教育在舞蹈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本文闡述了舞蹈教學中情感教育出現的問題以及情感教育的意義,并就此提出了一些實施措施。
關鍵詞:應試教育 舞蹈教學 情感教育
過去的舞蹈教學中,情感教育常常遭到忽視。新課程改革以來,舞蹈教育教學中的新元素——情感教育逐漸走入教師的視野,它對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作用也漸漸被重視。然而,由于過去對情感教育的忽視,當前對許多教師而言,在舞蹈教學的過程中怎樣培養學生的情感,讓學生跳富有情感、有生命力的舞蹈,而不是簡單的模仿,成了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
一、舞蹈教育教學中情感教育實際狀況和存在的問題
(一)傳統教學模式阻礙情感教育的發展
傳統的舞蹈教學模式受到中國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往往是以教師為主導的一種教學模式。而且教師在舞蹈教學中常常只注意到學生舞蹈動作、技巧等方面的訓練。一個動作,教師會讓學生練上幾十次甚至上百次,卻容易忽視了舞蹈中蘊含的豐富的情感元素。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課堂教學單調、乏味,而且對技巧的嚴苛的要求,無形中給學生帶來了壓力。學生只是一味的模仿老師的動作,類似于照葫蘆畫瓢,學生的創新能力得不到培養。這樣一種教學模式和課堂環境下,學生對舞蹈沒有興趣,課堂上僅僅只應付教師的訓練,很難達到教師的教學目的。另外,目前許多的舞蹈比賽中,評委打分時都是根據表演者的技術水平進行評分,評價時也直接評論表演者的技巧方面怎樣,而不關注表演者舞蹈中是否有豐富的情感演繹。這樣一種現象就更加助長了教師在教學中把技術訓練作為主要部分甚至是全部的趨勢。
然而,沒有情感的舞蹈,就好比是機器人在根據指令不停地運動著,毫無生機,是無法打動觀眾的。
(二)教育工作者對舞蹈教學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我們通常所說的情感,包括審美感、喜歡、憎惡、理智感、道德感等。情感教育是教師為學生創設一個溫馨和諧的教學環境,強調情感與認知的結合,通過讓學生體驗情感的方式,培養學生豐富細膩的情感。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情感教育的意義所在。
(三)教育工作者沒有重視學生的情感需要
當前,許多學校的舞蹈教學中完全沒有注意到學生心理上的需要。學生都希望獲得肯定、自尊以及最大化發揮自己的才能從而體現自己的價值。一旦學生的情感需求得到滿足,在學習和生活中就會充滿朝氣與活力,油然而生出一種激情,使得他們在學習中興趣大增、充滿熱情。而相反,如果學生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就會感到失望,容易對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失去信心和熱情。因此,教育工作者不應忽視學生的情感需要,否則,就相當于阻礙了學生的成長。
二、情感教育對于舞蹈教學的重要意義
舞蹈是一種無言的藝術,通過肢體的完美配合,跨越語言的局限,給人帶來心靈、情感上的震撼,啟迪、豐富人們的內心。舞蹈教學中,教師教授學生舞蹈動作、技巧,從而讓學生掌握舞蹈相關的知識和技術,并具備欣賞與創造舞蹈或者其他藝術形式的能力。情感的概念中除了喜歡、厭惡等,還包括道德感。情感教育作為教育過程的一部分,對學生的道德教育有著非常重大的作用。情感教育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情緒、態度、情感和信念,注重培養學生的良好的情感品質,培養學生調控自我情感的能力,從而促使他們養成積極的情感習慣。在舞蹈教學中,只有幫助學生理解了舞蹈作品中蘊涵的感情,并且將舞蹈動作和情感相互融合,才能突顯舞蹈作品的藝術魅力以及藝術高度。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學生的知識轉化為能力,學生與老師也建立起了情感連接,整個教學過程就會變得愉快而且高效。
三、情感教育在舞蹈教學中的具體實施方法
(一)摒棄錯誤教育觀念,接受并理解新教育觀念
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學習音樂的能力是舞蹈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根本目的。當代教育觀念應該由之前的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全面樹立四大教育觀念,即教育價值觀、教育目標觀、教育內容觀和教育方法觀。其中,教育價值觀就是“活到老,學到老”這樣一種觀念;教育目標觀分別是學會認知、做事、合作和生存,這四點也是它的核心;教育內容觀主要內容就是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這是它的特色;教育方法觀注重學生的個人發展和創造力,這是教育方法觀的一大特征。
學校應該不斷更新舞蹈教學的觀念,發現現有教學模式中情感教育培養的學生的情感因素對學生個人發展的影響,比較這些因素,找出影響最大的因素。這樣,學校就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從而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另外,教師要明確舞蹈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培養目標,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高素質。
(二)注重學生的情感培養,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情感體驗
教師在舞蹈教學中應該給學生們創造輕松、有樂趣、和諧的教學環境,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使教學變得富于趣味性和針對性。教師要想提高教學效率并讓學生在課堂上學到更多的東西,那么就要去了解學生。掌握了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之后,教師就更容易幫助學生深入解讀舞蹈的內容以及其中蘊含的情感。除此之外,教師要關注學生已經存在的生活經驗,并發揮學生的特長,因材施教。舞蹈教學中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啟之以行,不要“填鴨式”教學,而應激發學生對舞蹈學習的興趣,把興趣轉化為積極的行為,從而達到培養學生情感的教學目標?!皠又郧椤币蠼處煂ふ曳蠈W生身心發展特點的舞蹈,這樣的舞蹈才能夠打動他們,而只有能夠打動他們的作品,才能讓他們產生情感共鳴,在欣賞的同時能積極思考,不知不覺中及學習了舞蹈技巧又提升了自己的舞蹈欣賞能力。
“曉之以理”是指教師應向學生介紹一些舞蹈的理論知識,讓學生對舞蹈這門藝術有一個系統的基礎的認識。另外教師還可以介紹一些與舞蹈有關的文化方面的知識,比如舞蹈的服飾有哪些講究。通過讓他們了解舞蹈來引起他們對舞蹈的興趣?!皢⒅孕小币蠼處熇斫馕璧杆N涵的情感,并在教學舞蹈時將之融入舞蹈動作當中。教師進入了角色,跳出的舞蹈就會更有感染力。
(三)利用“潤物細無聲”的影響作用,改變學生,培養學生
所謂“潤物細無聲”指的是在潛移默化中達到培養學生情感的目的。皮格馬利翁說過:“熱情地期待學生,拓展學生憧憬的情感道路”,這句話告訴我們,情感在舞蹈教學中對學生的影響。舞蹈教學中,教師熱情洋溢的教學風格、嚴謹認真的教學態度都能對學生產生重要影響,并感染到學生,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另外,環境的作用也不可小覷,在舞蹈教學活動中,教師創設愉悅、歡樂、輕松、富有激情的教學環境;采用新鮮、有趣的表現形式,能使學生產生快樂、興奮的情感體驗,并使學生情不自禁地模仿、學習教師的舞蹈動作。同時,場地在舞蹈教學中的地位也很重要,人在明亮、寬敞的空間里和在陰暗、狹小的空間里心情會有迥然不同在舒適的空間里學習,學生不會因為教學環境產生厭惡情緒。教師通過合理設計教學場地,給學生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利于激起學生學習欲望。
除了教師的情感能影響到學生之外,那些優秀的舞蹈作品中蘊涵的細膩的、豐富的情感也能夠感染、熏陶學生。因此,教師更應當重視情感教育,啟發學生注意體會舞蹈中的情感,由此使學生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四、結語
情感教育是舞蹈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應該滲透入舞蹈教學當中。文章希望為研究舞蹈教學中的情感教育這一元素的人員提供一些參考,同時也希望對教師的教學工作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1]龍朝暉.淺談新時期高校舞蹈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當代教育論壇(管理研究),2011,(01).
[2]李志曉.高校舞蹈教學中提高學生情感表現力的策略探究[J].大眾文藝,2016,(01).
[3]丹纓.高校舞蹈教學中學生舞臺表現力的培養[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11).
[4]沈軼.高校舞蹈教學現狀及發展策略[J].黃河之聲,20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