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婷
乘坐62路公交車,在長春市圖書館下車,然后沿著清華路步行200米,就到了我工作了一年多的雜志社——傳說中的清華路156號,那個16年中我在想象里無數次反復勾畫過的地方。
1999年,剛上初中的我第一次看到了《中學生博覽》雜志。那一年,我還是個意氣風發的少女,而小本兒的小博也才11歲,它像外星人一樣闖進了我的星球,在枯燥的學習生活里帶來了另一個世界的微光。突然我發現世界遠比想象遼闊很多,我知道了有個鬧騰的樂隊叫“花兒樂隊”,有個流行的詞兒叫“特立獨行”,有種青澀的情愫叫“暗戀”,有個親切的稱呼叫“小編”,有種好笑的段子叫“編輯部的故事”……
剛進入青春期的我敏感迷茫,內心苦悶,無處傾訴,以為在這個看似平和的世界里只有我一個內心陰暗的異類,隱藏在不為人知的角落里,孤身一人。可是小博為我推開了一扇大門,帶我結識了那些和我一樣表面灑脫內心困頓的同齡人,未曾謀面的他們在文字中與我交流,讓我感覺不再孤獨,至少在這里我找到了同類。原來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都是一樣的同路人。
從那時起,我養成了用文字記錄生活的習慣,寫下自己的小心情,與內心的自我對話。久而久之,我對文字產生了興趣,也逐漸萌生出一種奢望:想要做個小編,去小博家里看看那些名字熟悉得像同學或者摯友一樣的亮哥、怡明姐、鵬修哥……于是,高考時我填寫的志愿是新聞專業,我猜想,這樣也許可以更加靠近小博一點點。
2005年剛上大學的時候,我曾經給自己列了個單子,寫滿了想要實現的愿望。轉眼到2015年,十年后回望,單子上的事實現得寥寥無幾,但出乎意料的是,有一件事真實地發生了:如今我正坐在怡明姐隔壁的辦公室里噼里啪啦地改著稿子。
很多人問過我,要怎樣才能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老實說,我不知道該怎樣回答。其實,我真的很幸運,因為我就是個一根筋的主兒。因為一根筋,所以為了靠近夢想,我認真學習傳播出版的專業知識;加入校報編輯部,從基礎的采編工作做起;在人人網里堅持寫了三年日志,平均每周一篇,總字數在十萬字以上;保研時,選擇了語言學專業,只為更加貼近平面媒體的需求……一點一滴抓住的東西,讓我覺得更加真實——笨人總是有自己的活法。
我覺得與小博的相處是一個打磨自己的過程,那些讀過的文字、感受過的心情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變成一種固執的信念,讓我以想要的節奏奔跑下去。盡管時至今日,我有時候還是會迷茫和不確定,但心里總是想著,只要把自己選擇的道路一步一步地走到底就可以了吧。
因為小博的存在,我們發現世界上還有人和我們一樣在迷茫中前行,在執拗中堅持夢想。即使我們的道路和方向都不同,我們依然能夠成為彼此的力量。如果你也有迷?;蛘呖鄲炏胍牧?,就到“球球”3163378007上找我吧,這世上沒有比陪伴更加強大的力量,所以我希望我也可以陪你們走過青春里最美好的這一段路,就像我曾經在小博這里得到過的陪伴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