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秀華
小麥是世界第一大糧食作物,中國是世界第二大小麥生產國,黑龍江省作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是我國春小麥主產區,愛輝區小麥占總播種面積20%,小麥品質的優劣受品種本身的遺傳特性和氣候、土壤、栽培與管理技術等條件相互作用的影響,因此,在種植優質小麥時,只有運用適當的栽培技術,才能充分發揮其品質與產量的遺傳潛力,達到品質優良、高產高效的目的,下面就愛輝區小麥優質高產栽培技術簡單介紹。
一、 選地與整地
應與玉米、大豆、雜豆、馬鈴薯等作物實行三年以上輪作,避免長殘效除草劑對小麥的影響,大豆茬、玉米茬施用長殘效農藥超過12-18個月以上方可種植,優質高產小麥栽培避免連作,最好種植大豆茬或玉米茬。選擇地勢平坦,耕作層深厚,土壤疏松,耕層厚度在20—40cm以上,松緊度適宜,土壤松而不散,黏而不緊,保水保肥,抗旱抗澇,土壤容重適中,固、液、氣三相比例協調,土壤有機含量高,通透性良好的集中連片的地塊種植小麥,以利于進行機械化作業及集約化連片種植。
整地采用翻、耙、耢相結合的耕翻方式,前作收獲后,用鏵式犁進行秋翻或翌日春翻,耕翻深度一般在18—25cm,前茬有深翻深松基礎的地塊進行耙茬或者旋耕作業,耙茬深度18-20厘米,旋耕深度14-16厘米。要耙平耙細達到播種狀態。
二、 品種選擇與種子處理。
根據我區土壤氣候特點及多年示范種植情況,選用具有增產潛力大、綜合抗性好、灌漿快、發芽勢強,發芽率高,芽率達到85%以上,純度達到98%以上,凈度達到97%以上;無有害生物及雜草種子的中早熟優質高產品種。適合我區種植的小麥品種主要有克春5號、克豐12、墾九10、龍麥30、龍麥33。
種子處理,精選種子。用風選或篩選的方法,選出充實飽滿、大小整齊,無病蟲的種子。播種前10—15天內曬種,選溫暖,微風天氣,將種子散在清潔平坦的場地上,厚度以5—10cm為好,隔幾小時翻動一次,晚間收回或堆成堆,曬3—4天。藥劑處理,用30%敵委丹按種子量的200—300毫升拌種100公斤防治散黑穗病及土傳真菌病害;用75%辛硫磷乳油1kg對水150kg,拌麥種1500kg,防治螻蛄和蠐螬等地下害蟲,缺磷的麥田可結合藥劑拌種加磷酸二氫鉀2kg,拌1000kg麥種;用種子量的0.2%的拌種雙防治小麥腥散黑穗病或用種子量0.3%的50%多福合劑拌種,防治小麥腥散黑穗病,兼防根腐病。
三、科學施肥
根據我區土壤養分狀況和土壤肥力特點,施足底肥,巧施追肥,推廣根外追肥,在增施有機肥的基礎上,“穩氮、控磷、補鉀、增微”根據土壤基礎肥力狀況測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機肥,在根茬秸稈粉碎還田的基礎上,一般施用30—45t/hm有機肥,底肥的施用以有機肥為主要,配合一定數量的N、P、K化肥,每公頃施肥量為磷酸二銨140—160公斤,尿素60—80公斤,硫酸鉀25—35公斤。施肥方法為種肥隨播種一次施入,采用肥下種上的分層施肥法。避免種肥同床造成燒籽。
四、適時播種、合理密植
愛輝區分布在高緯寒地,春季氣溫回升較晚,不少地區風大,土壤容易失墑干旱,適期早播,使揚花期錯過雨季,減輕赤霉病的發生,土壤化凍達到5cm時及時播種,一般在4月10—25日進行播種,采用15厘米單條播。播種、鎮壓連續作業,播種鎮壓后的深度為3-4cm,誤差為土1cm。小麥播后鎮壓,措施雖然簡單,但是可以有效碾碎坷垃、踏實土壤,增強種子與土壤的接觸度,提高出苗率,起到既抗旱又耐寒的作用。鎮壓一般應在小麥播后1-2天(若小麥播后是陰天可適當延長)、地表出現旱意時進行,做到暄土鎮壓。若播后持續干旱,要隨時進行鎮壓。根據生產條件調整播種量,肥力低地塊密植,肥力高地塊稀植;大穗型品種播量宜少,小穗型品種可多些;早播宜稀,晚播宜密,一般保苗株數為700—750萬株。
五、田間管理
1、查田補苗
疏苗補缺破除板結,小麥齊苗后要及時查苗,催芽補種或疏密補缺,出苗前遇雨及時松土破除板結,為減少雜草危害及減少棵間蒸發,消除土壤板結,一般在2、3葉期用輕型釘齒耙或斜耙,耙深3cm。
2、壓青苗,小麥3-4葉期進行鎮壓,從而保持土壤水分,減少蒸發,提升底墑。鎮壓的原則是壓“黃”不壓濕,小麥在3葉期,干旱、土宣、苗勢過旺地塊用V型鎮壓器壓1—2次,采用順壟壓法,禁止高速作業。地硬、地濕、苗弱忌壓。
3、防除雜草
用72%2,4-D異辛酯乳油1000毫升/公頃,或57%2,4-D丁酯乳油1500毫升+10%苯磺隆200克,防除闊葉雜草。用69克/升精惡唑禾草靈水乳劑,用量為600-750毫升/公頃,防治麥田一年生禾本科雜草、野燕麥、看麥娘等。
4、合理追肥
小麥3-4葉期,每公頃噴施5—10公斤尿素,抽穗期和楊花前,每公頃用磷酸二氫鉀2.25公斤,加尿素5公斤,兌水噴施,可以達到
5、病蟲害防治
防治赤霉病,每公頃40%多菌靈膠懸劑1500毫升或80%多菌靈顆粒劑1000毫升或25%咪鮮胺乳油800—1000毫升在小麥揚花期兌水噴施。
防治害蟲。麥蚜、二條跳甲用40%樂果乳油800-1000倍液或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1000—2000倍液或用50%滅蚜松乳油1000倍液等常規噴霧;黏蟲用50%滅暝松乳油1000—2000倍液噴霧。
六、適時收獲
小麥人工收獲最適合的收獲期是蠟熟中期到蠟熟末期,一般有5—8天的時間,播種面積大的可延至進入完熟期收獲,收獲時間延續達半個月左右,用聯合收割機直接收獲,在完熟期進行,力爭3天內收獲完畢,及時晾曬,保證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