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海
1、秧床整理
在育秧前,選擇背風、向陽、土壤肥沃、雜草少、水源、水質好的地塊,每畝施腐熟細碎農家肥1000公斤、普鈣40公斤、硫酸鉀15公斤,均勻撒于墑面。把土壤敲細碎、平整、按1.2米寬分墑,墑長一般10米左右,不得超過15米。
2、品種選擇
選擇適應當地生長、在有效生育期不貪青、株高適宜、分蘗率強、稈強不倒、抗病性強、不早衰、適合本地區種植的優質高產中早熟品種。
3、種子處理
3.1 曬種:浸種前選晴天曬種 1-2 天,每天翻動 3-4次,使其充分干燥,水分含量達到 14%左右,才可能使催芽達到既快又齊,同時增強種子活力,達到提高發芽率和發芽勢的目的。
3.2選種:用鹽水選種,濃度為50千克水加7.5千克鹽。可用新鮮雞蛋測試,雞蛋在水中露出1元錢硬幣大小即可。撈出秕粒后,一定用清水洗2-3遍,以防止鹽害。
3.3浸種:浸種的目的是稻谷均勻吸足發芽所需的水分,并且藥劑浸種可殺死內部的惡苗病菌以及附著在種子外部的稻瘟病、稻曲病等病菌。消毒方法是用科潤佳佳樂大禮包中的科潤20%金動力1支加20-30千克清水混勻浸20千克水稻種子,每天攪動1-2次,一般浸種5-7天。浸種時要盡量避免高a溫,提倡低溫浸種,一般在15℃左右為宜。為保證溶液濃度均勻一致。每天要攪動1-2次。
3.4種子催芽:(1)溫水催芽法。早稻把浸好的谷種裝入干凈的布袋或麻袋(但不能用蛇皮袋),放在潔凈的籮筐內,四周用干凈無病的稻草封實,再蓋上農膜保溫,每隔4小時左右淋一次37℃的溫水,谷種升溫后,控制溫度在35~38℃,溫度過高要翻種,經20小時左右可破胸露白。谷種露白后調降溫度到26~30℃,在催芽過程中要隨時注意谷種溫度的變化,防止谷種溫度過高或過低,溫度過高會燒種,過低則會發酸臭酒,影響發芽率。適溫催芽促根,待芽長半粒谷,根長一粒谷時即可播種。為了增強谷芽播種后對自然低溫環境的適應能力,在播種前要把催好的谷種攤開在常溫下煉芽3~5小時。使谷種適應空氣溫度,提高成苗率。3.5晾芽:催芽后要晾芽1-2天,使種子溫度與外界溫度一致。
4.播種
4.1播期。當日氣溫穩定通過5—6℃即可播種。具體時間在4月10—20日。
4.2播量。盤育苗的每盤播干種子100—110克,也就是播芽種120—125(2.4—2.5兩)克。每100平方厘米播250粒左右種子,也就是4平方厘米播10粒種子。
4.3 播種方法。機械播種,播種要均勻一致,不均勻的可用雞毛掃種子達到均勻狀態。播后用塑料包裹的木板拍壓種子,使種子三面入土。
5.合理密植:是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保證個體發育良好,群體數量發展適當,使單位面積上實現最好的產量結構,每畝穗數、每穗實粒數和粒重得到統一和協調,從而奪取高產。密度的確定,應根據品種特性、秧苗素質、土壤肥力、施肥水平、移栽早遲、海拔高低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確定。一般中下等肥力田,常規育秧的每畝移栽大田4-4.5萬叢,塑盤旱育秧的每畝2.5-3萬叢;上等肥力田,常規育秧的3-4萬叢,塑盤旱育的1.8-2.5萬叢。薄膜育秧的采用雙行條栽,塑盤旱育秧的提倡單行擺秧。
6.水肥管理
灌溉方法以淺水為主,增溫促進水稻生長發育,同時根據水稻各個時期的生理生態要求,采取曬田、間歇灌溉和深水灌溉相結合的方法,調節和促控水稻生長發育。立秋后,田間晝夜溫差較大,白天淺水增溫,晚上深水保溫,增強根系活力,加快生育進程,實現安全成熟。根據當地土肥站測驗數據,結合水稻栽培所需的不同營養元素科學施肥225—300公斤/公頃,一般施優質腐熟農家肥15噸/公頃,水田基肥施用優質復混水稻專用肥,水稻插秧后3—7天,結合水田滅草,將丁草胺、草克星等滅草劑與尿素混拌施用,施尿素75公斤/公頃。水稻抽穗前18天,幼穗長1—1.5厘米時施尿素37.5公斤/公頃、硫酸鉀75公斤/公頃作穗肥,以滿足水稻幼穗生長。粒肥可提高葉片含氮量和水稻的光合同化能力,延長葉片功能和維持根系活力,使水稻活稈成熟不早衰,籽粒飽滿;為保障水稻米質,在水稻齊穗后14天施尿素7.5公斤/公頃,或結合噴施磷酸二氫鉀37.5公斤/公頃加尿素7.5 公斤/公頃,葉面噴施2次。
7.及時防治病蟲害
7.1稻瘟病:(1)葉瘟防治應在初發期,早防早治,畝用40%的富士一號100毫升或40%的硫環唑150毫升,兌水50公斤噴霧。(2)穗瘟只能采取預防,到發病時防治將會導致防效降低以至無效。因此長勢較好或發生過葉瘟的田塊都要打藥,一般在抽穗5%左右時用40%的硫環唑150毫升,兌水50公斤噴藥一次,以后間隔10-15天后再噴施一次。
7.2稻曲病的防治:在水稻孕穗破口期畝用5%井崗霉素25克或抗枯靈水劑80毫升、6%多菌銅200克,兌水50公斤噴藥一次。
7.3白葉枯病防治:大田發病初期和齊穗期選用25%葉枯靈(川化018)500倍液(100克),或5%苗毒清乳油300-500倍液,或72%鏈霉素10-30克即3000-5000倍液噴霧。
7.4螟蟲:每畝用18%的殺蟲雙200-300倍液,或50%的巴丹粉600倍液,50%的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于幼蟲孵化高峰期噴霧。
7.5稻飛虱:每畝選用10%的吡蟲啉、一遍凈粉劑3000倍液,25%的撲虱靈粉劑2000倍液噴霧。
7.6粘蟲:每畝選用90%的敵百蟲結晶1000倍液、5%的來福靈乳油2500-3000倍液、15%快殺敵乳油2000-2500倍液噴霧。
8.適時收獲
待稻谷完全成熟時收獲可有效地將產品最大限度的收取,過早或過晚收獲將影響產品產量。
(作者單位:154200黑龍江省蘿北縣種子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