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肯·馬德汗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在國家扶持發展農業政策的引領下,農村經濟進入高速發展期,農業機械裝備大幅度增加,給農業生產和產業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農機安全生產是農機化工作的一部分,事關人民群眾的生活和生命財產安全,面對新形勢,如何創新農機安全監理工作新格局,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1 農機監理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農機安全監理是農機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組織農機化生產的重要手段。加強農機安全監理工作力度,可以有效保障人民群眾的生活和生命安全,減少人民群眾的經濟財產損失,穩定農村經濟的發展。在農機保有量逐年增加的背景下,各級農機監理部門肩負的責任重大,管理的內容更多,迫切需要與時俱進,采取有效措施,使農機生產安全有序進行,為農村經濟平穩運行和保障農機手利益做出新的貢獻。
2 當前農機監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農業機械化進入快速發展期,拖拉機數量直線攀升,反應出農機安全監理工作中的一些問題。一是農機監理人員配備不足,執法車少,與快速增加的拖拉機數量不適應,檢查行政區域覆蓋面廣,工作量大檢審驗率低,導致農業機械注冊登記率、年度檢驗率、駕駛員持證率上不去,給農機生產安全帶來隱患;二是農機手法制意識淡薄,不愿意主動配合培訓、年度檢審驗工作。農民自己承擔費用,有抵觸思想,逃避檢審驗現象時有發生,黑車非駕不能完全杜絕;三是鄉鎮機構改革,站所合并成立農業綜合服務中心,配合檢查的鄉鎮農機監理人員越來越少,且不固定不專職,給農村的農機安全工作帶來很大困難,農機三率成為農機監理工作解決的問題之一。
3 新形勢下,創新農機安全監理工作的思考
結合實踐探索新形勢下創新農機安全工作,一是做好新培訓農機駕駛員,如何通過政府勞動力轉移培訓、扶貧項目銜接,承擔培訓費用,減輕農民負擔;二是拖拉機審檢驗費用,何時實施零收費;三是農業機械安全反光膜免費發放。在探索中邊呼吁爭取政策邊總結,逐步實現零收費,致力于建立新的行政管理體制。農村深化改革,促進農民增收政策措施,要探索推進農民減負形成機制,逐步建立政府為農民減免政策。為農民出臺拖拉機駕駛員培訓、考試、辦證、年檢審驗、反光膜費用免單政策,農民真正享受到改革的紅利,通過減免費用,有效提升農機三率,保障安全生產,加快建設全面小康的步伐。
3.1 改革培訓舉措,形成長效發展機制
推動改革舉措要落地、扎根、開花、結果,見實效,探索一條符合改革的新路,切實回顧與農民。這是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民生改善的重大舉措。農機部門要合理利用社會辦學資源,綜合培訓學校(農機校)機構,把國家勞動力轉移培訓的政策用足用好,結合攻堅扶貧資金向技能培訓上傾斜,使農機駕駛員培訓政府承擔,用好資金的使用,精準措施到戶,形成長效機制。隨著合作化服務的不斷深入,組織化程度提高,農民一家一戶買機具從事農業生產的時代逐步退出,拖拉機駕駛員已經達到峰值,將來穩定在一個水平上,新訓人員進入一個良性循環階段。通過政府買單,真正形成一種普惠政策,為新訓駕駛員開辟一條捷徑,實現農機駕駛員培訓工作新常態。
3.2 農民辦證要逐步實現零收費
拖拉機檢審驗費、農業機械安全反光膜每年不足百元。收繳這些資金進入國庫,增加財政收入,為農機監理部門經費支出之用。讓農民繳費,與現實對農民的扶持政策力度來看,收繳的資金也微不足道。在當前國家財力充足的情況下,理應減免,農民年度審驗要逐步實現零收費,讓政府來買單。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推進民生問題的解決,有利于工作銜接和社會穩定,讓政策兜底,用少量的資金,精準投入,效果一定明顯,改善農民家庭經濟條件,使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實現零收費是提高檢審驗工作的有效手段,從而保障農機安全生產有效運行。
3.3 農機監理部門并入公安交警部門提高執法力度
在機構改革大環境的影響下,農機監理隊伍嚴重萎縮,而農業機械裝備數量增加迅速。按照道交法農機監理人員不能上公路執法,只有在農田、場院檢查權,面對走村入戶的源頭管理、檢查、檢驗等工作,執法交通工具少,守住村口不能發揮有效的作用,不能有效整治黑車飛駕,檢審驗工作不能保證。十八屆四中全會要求,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農機監理部門劃歸交警部門,適應新形勢下按照減少層次,工作職能相近整合隊伍,提高效率的原則,合理配置執法力量,有效避免多頭管理,重復執法、相互推諉、管理缺位的現象。有利于資源整合、統一監管,有利于提高行政效能、減少行政成本。建立一支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執法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