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妍
一、西瓜枯萎病
1、癥狀
西瓜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病,主要危害瓜蔓和根部。幼苗受害即腐爛而不能出土。出苗后發病,頂端呈失水狀,子葉和葉片萎垂,莖基部萎縮變褐猝倒。成株期病蔓發病,莖基部縊縮,出現褐色病斑,有時病部流出琥珀色膠狀物,病莖維管束變褐色,有時出現縱向裂痕,莖葉凋萎,后期病株皮層剝離,木質部碎裂,根部腐爛。天氣潮濕時,病部常見粉紅色霉狀物。初發病時,白天葉片萎蔫,早晚可恢復正常,似缺水狀,數日后葉片下垂不能復原而凋萎。
2、綜合防治措施
2.1農業防治
可選擇對枯萎病抗性強的品種,如早抗3號、西農8號等。對一些感病較重的品種避免在發病區種植。用55 ℃溫水燙種,或將種子放在50%多菌靈5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液中浸1 h,撈出用清水沖凈后再按要求催芽、播種。與非瓜類作物實行輪作,有條件的地方可采用水旱輪作或6年以上的旱地輪作方式,提倡與玉米、蔥蒜類等作物輪作。在西瓜栽培中,多施用腐熟有機肥作為底肥,少施化肥,不要偏施氮肥,增施磷鉀肥及微量元素,追肥多施磷鉀肥或瓜類專用肥。掌握田間濕度,科學澆水,西瓜不耐濕,整個生育期相對濕度保持在50%~60%,生長前期一般不澆水,保持干燥,坐果后澆水,小水勤澆,切忌大水漫灌,澆水時可結合施肥進行,促進植株健壯生長,提高抗病能力,采用深溝高畦地膜覆蓋栽培,雨后及時排水,降低田間濕度。
2.2藥劑防治
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400倍液,或農抗120水劑50~100倍液,或高錳酸鉀800~1 500倍液,或綠亨1號3 000倍液,或綠亨3號1 000~1 500倍液等藥劑進行灌根,7~10 d噴1次,連續噴2~3次,并以百菌清、甲基托布津、多菌靈等殺菌劑噴霧健株預防。
二、細菌性果腐病
1、病害癥狀
苗期感病,先在西瓜幼苗子葉的背面出現水浸狀斑點,子葉張開后,水浸狀斑點逐步變為深褐色,并導致子葉發生變褐枯死。嫁接初期感病,接穗的子葉背面出現水浸狀,并很快蔓延到下胚軸及嫁接口,導致接穗腐爛死亡,群眾稱“爛頭”。真葉發病先在葉脈附近出現水漬狀斑點,為不太明顯的多角形病斑,病斑周圍有黃色暈圈,對光透明,通常沿葉脈發展,發病較重的會造成整片葉子褐色干枯。結瓜期感病,一般在西瓜接近成熟期可出現明顯的癥狀,先在西瓜近瓜臍部表皮出現水浸狀或油浸狀的斑點,后迅速擴展成大型不規則的暗綠色水浸狀斑塊,病斑邊緣不規則,擴展蔓延迅速,一般7 d即可布滿整個瓜面(接觸地面的危害較輕)。濕度大時,早晨可有白色的菌膿溢出,隨著病情的逐步擴展,導致西瓜瓜皮裂口,極易導致其他病菌及微生物的侵染,經常可溢出黏稠、透明的褐色菌膿,西瓜很快腐爛,造成產量損失嚴重。
2、發病條件
調查發現該病種子帶菌是該病的主要初侵染源,同時通過感病的種子、西瓜寄生在土壤中繼續侵染危害。不規范的頻繁調種、引種導致西瓜細菌性果腐病不斷發生危害。在實際生產過程中主要靠雨水、農事操作如嫁接、昆蟲(主要是蜜蜂等)等進行傳播危害,特別是育苗期間連續低溫天氣影響,再加上棚內濕度較大,將導致該病在育苗棚的迅速擴散危害。大田生長期,在西瓜接近成熟時,如果有連續降雨過程時也將導致該病的迅速發生,特別是農事操作造成的創傷或病蟲危害造成的傷口,會加劇西瓜細菌性果腐病的發生蔓延。
3、防治措施
3.1農業防治
由于種植區均為常年西瓜種植區域,重茬現象嚴重,為減少田間病菌含量,建議營養缽土采用田間新土育苗,避免使用魚塘土、河泥土等群眾認為比較肥沃的土壤,減少不明生物和病原菌的侵染危害。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作苗基肥,營養缽一次澆透水,嫁接前澆足底水,盡量不用苗頂噴水,發現病株及時拔除,同時將病苗周圍的苗全部棄用,集中進行處理。加強苗床管理,主要是放風排濕處理和保溫措施,調查中發現,同一個育苗棚中以棚中間瓜苗生長良好且發病較輕,而四周邊緣的瓜苗發病較重。因此,一般苗棚溫度保持在白天26~30 ℃,夜間13~15 ℃為宜,適時加減草氈,當覆膜出現凝露時及時在晴天的中午進行通風排濕等管理措施,促進瓜苗的健壯生長。對表皮發病較輕且已接近成熟的西瓜,及時采收,以減少損失。
3.2藥劑防治
由于近年來調種的頻繁,生產中很難區分安全與非安全種子。對此,采取在主要西瓜種植區域及優質種植基地推廣應用60~80倍過氧乙酸中浸種30 min后立即曬干再進行藥劑拌種的方法,阻斷初侵染源。種子進行藥劑包衣處理的方法是:采用25 g/L咯菌腈+37.5 g/L精甲霜靈懸浮種衣劑10 mL對水30 g拌種15~20 kg。經過浸種和拌種處理后的育苗棚病害明顯減輕,且苗齊、苗壯。已經發生病害的苗床或者沒有發病的育苗棚,接穗時可用20%噻菌酮700~800倍液進行消毒處理。人員、操作工具也要全部消毒,避免病害傳播。為防止群眾噴20%噻菌酮由于濃度過量而影響西瓜苗的生長,在沒有技術人員指導下建議采用72%農用鏈霉素3 000~4 000倍液噴霧消毒效果最好。掌握在連續陰雨天氣后,或在發病初期用47%春雷·氧氯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20%噻菌酮600倍液均勻噴霧。噴對好的藥液900 L/hm2,隔10 d左右噴1次,防治2~3次。采收前7 d停止用藥。
(作者單位:158200 黑龍江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雞東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