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萬林 王德剛 華志剛
摘要:大豆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不飽和脂肪酸、鈣及B族維生素,是我國居民膳食中優質蛋白質的重要來源。大豆是生育期比較短,在生生育期常受多種病蟲害的侵襲,造成嚴重減產,值得我們高度重視。發展大豆生產,必須以推廣高產優質抗病新品種為基礎,以組裝先進科學新技術為中心,走提高單產和效益之路。采用防治病害的主要技術措施是最好的辦法,做好大豆主要病蟲害的綜合防治工作勢在必行。文章根據大豆的病蟲害發生特點,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大豆; 病蟲害; 防治;技術措施
近年來大豆病蟲害經常發生,影響了大豆的產量和品質,危害較重的病蟲害有大霜霉病、食心蟲病、大豆灰斑病、大豆菌核病、大豆根蛆病、 大豆根蛆病、 黑絨金龜子及大豆蚜蟲
一、大豆的霜霉病
1、病癥:葉片展開后,葉脈兩側出現褪色斑塊。成株葉片表面呈不規則形或圓形,且在葉的邊緣有若隱若現的黃綠色星點,后變褐色,同時葉背面生灰白色霉層。菌絲層粘附病葉表面,內里含有大量的病菌卵孢子。病菌依附卵孢子在種子上和病葉里越冬,成為病菌源。
2、病期:一般6月下旬開始發病,7~8月是發病的鼎盛階段盛期,逢陰雨年份發病較重。
3、防治方法:(1)精選種子,根除病粒,實行2~3年輪作。 (2)藥劑防治。拌種,用35%乙磷鋁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重量的0.5%配比。田間發病時可用乙磷鋁350倍溶液噴灑,每665平方米用藥液40千克左右。
二、大豆食心蟲病
1、病癥:看上去是紅色小蟲,幼蟲鉆入豆莢,咬食莢中的嫩豆粒,可吃掉半粒豆,嚴重降低大豆的產量,影響其品質。
2、病期:此蟲每年一代,以老幼蟲在豆地結繭越冬。隔年7月下旬變成蛹和蛾子,在豆莢上產卵,在雨季水多、土壤濕度大的季節利于發生。
3、防治方法:(1)技術防治。精選抗蟲品種,輪作,適時收獲,及時回場院。(2)藥劑防治。用農藥拌種,適時播種,撒于田間,每4壟撒1壟,或用80%敵敵畏乳油,每667平方米用100毫升,浸蘸20厘米長高梁莖稈或玉米莖稈50根,每隔4~5壟插1壟,每走7~8步插1根。
三、大豆灰斑病
1、病癥:主要危害成株期葉片,并侵染種子、幼苗、莖、莢。病粒出生的幼苗子葉上出現圓形褐色病斑。后期還可能形成不規則形病斑。潮濕時葉背面病斑中央部分多生灰色霉層,是病菌的分生孢子。
2、防治方法:(1)苗期較濕潤多雨的地區,用50%福美雙拌種,每100公斤種子用藥0.4公斤。(2)針對感病品種,生長茂密的豆田,在發病初期或莢和易感病期噴藥,盡量控制籽粒上的病斑。常用藥劑有40%多菌靈膠懸劑每畝用藥100克,或50%甲基托布津100克,兌水80公斤~100公斤噴霧。根據病情發展,間隔7天~10天,共噴2次~3次。
四、大豆菌核病
1、病癥:苗期染病莖基部褐變,呈水漬狀,濕度大時長出棉絮狀白色菌絲,后病部干縮呈黃褐色枯死,幼苗倒伏、死亡。成株期癥狀成株期染病主要侵染大豆莖部,田間植株上部葉片變褐枯死。豆莢染病呈現水浸狀不規則病斑,莢內外均可形成較莖內菌核稍小的菌核,可使莢內種子腐爛、干皺、無光澤,嚴重時導致莢內不能結粒。
2、防治方法:(1)選用耐病品種,排除種子中混雜的病菌核。(2)合理輪作倒茬。大豆與禾本科作物輪作倒茬,可顯著減少田間菌核的積累,避免重茬、迎茬。(3)加強田間管理。收獲后應及時深翻,及時清除和燒毀殘莖以減少菌源。大豆封垅前注意及時中耕培土。注意平整土地,防止積水和水流傳播。(4)化學防治。菌核病病菌子囊盤發生期與大豆開花期的重疊盛期是菌核病的防治最佳期。噴施50%速克或4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200倍液;可噴施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等。
五、大豆根蛆病
1、病癥:幼蟲咬食大豆幼苗根部,形成蛆道,并排泄糞便,造成根部腐爛、豆株矮小,被害嚴重的豆苗枯死。
2、病期:每年都有,通常蛹在大豆根皮內或土縫內越冬,轉年5月中下旬,化做成蟲,在大豆根處產卵,孵化出幼蟲,危害豆苗根部。
3、防治方法:用藥劑拌種預防幼蟲,40%樂果乳油按種子量的0.5%拌種,兌水噴霧。如拌大豆種子100千克,用0.7千克藥,兌水4千克,用噴霧器噴霧,邊噴邊拌,攤開晾開。成蟲多發期可用7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每677平方米噴藥液40千克。
六、黑絨金龜子
1、病癥;成蟲危害大豆幼苗,咬食生長點或咬斷幼莖,嚴重發生時可將幼苗吃光造成缺苗斷條,甚至毀地。
2、病期;每年生一代,成蟲在土中越冬,多發生在豆茬地。夏初是在雜草上取食,夜間是潛伏在土中,白天出來危害。
3、防治方法:可用25%敵百蟲粉劑噴撒,每667平方米2千克:或用2.5%敵殺死、5%來福靈、2.5%功夫等藥劑,每667平方米15~20毫升,兌水40千克左右,噴霧。
七、大豆蚜蟲
1、病癥:以成蟲和若蟲在豆株的頂葉,嫩葉和嫩莖上刺吸汁液。嚴重時布滿莖葉,造成葉片卷縮,發黃,植株矮小,分枝及結莢的數量減少,百粒重下降,產量降低,甚至整株死亡。一般田塊輕則減產20~300A,重則減產50%以上,大豆蚜蟲還能傳播花葉病毒病。
2、病期:大豆蚜蟲危害盛期在6月底、7月初。一般6月中下旬開始在大豆田出現,持續高溫,干旱少雨,容易使蚜蟲大量發生,越干旱危害越重。
3、防治方法:
(1)早期防治,當大豆蚜蟲點片發生,田間有5~10%植株卷葉,或有蚜株率超過50%,百株蚜量1500~3000頭以上時,可噴藥進行防治,可用10%蚜克死每畝10~20克;或3%莫比朗乳油10~20毫升;或25%快殺靈每畝30毫升,以上藥劑每畝對水30公斤,均勻噴霧。(2)生物防治。利用蚜蟲的天敵防治,大豆蚜蟲的天敵較多,有草蛉、捕食性瓢蟲、寄生蜂和食蚜蠅等,在天敵數量多時,可抑制蚜蟲數量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