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鳳
摘要:林下養雞就是將小雞在室內飼養一段時間,待其脫溫后放到林地飼養的一種養殖方式。關鍵要掌握好雛雞階段和棚舍階段的管理技術。
關鍵詞:林下養雞;管理;技術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開始崇尚自然,追求生態健康,消費主流逐漸轉向林下散養的地方土雞。林下養雞就是將小雞在室內飼養一段時間,待其脫溫后再放到林地飼養的一種養殖方式。主要養殖技術如下:
1雛雞階段的飼養管理技術
1.1進雛前的準備(1)對育雛室要進行徹底的清掃消毒。(2)采用地面育雛的要鋪一層鋸末、谷殼等墊料。(3)備齊足夠的用具如保溫燈、料槽、飲水器、溫度計等。(4)預熱。進雛前要對育雛室進行預熱至32℃左右。(5)備些常用藥品如抗球蟲藥、抗菌藥、消毒藥、驅蟲藥等。
1.2進雛后的管理
1.2.1先飲水,后開食:剛購入的雛雞因運輸時間長不得飲水,加之入室后溫度較高,必須先給飲溫開水,間隔約1小時后再開食。
1.2.2嚴格控溫控濕:第一周的室內溫度應控制在32~35℃,以后每周下降2~3℃。要學會“看雛施溫”,如果小雞聚集成堆,說明溫度偏低;如果小雞四處分散,說明溫度偏高。育雛前兩周內,濕度應保持65~70%,以后則保持在55~60%。
1.2.3密度:密度要求適當,每平米20~30只。
1.2.4光照和通風:育雛室要有充足的光線,按5平方米配一個10W普通燈泡為宜,經常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清新。
1.2.5按時做好防疫:1日齡用馬力克氏弱毒疫苗皮下注射;7日齡用新城疫-傳支二聯苗2羽份滴鼻或點眼;14日齡進行法氏囊(IBD)飲水;21日齡首次進行禽流感滅活苗頸部皮下注射,60日齡時再加強免疫一次;45日齡用雞新城疫中等毒力活疫苗肌肉注射。
1.3脫溫管理技術 一般雛雞在30日齡脫溫。技術要點:一是脫溫要逐步進行,不再關閉窗門,讓舍內環境逐步接近舍外氣候條件;二是應選擇雞群健康正常、無疫病發生時進行脫溫轉群。三是不能突然改變飼料,要采用逐步過渡的辦法,讓雞群有1周左右的適應時間。
2林下育成雞的飼養管理技術
2.1棚舍飼養階段的管理
2.1.1搭建棚舍。應選擇地勢平坦,向陽背風地段搭建雞舍。雞舍朝向應選擇坐北朝南,舍外應有一定面積林地供雞活動,密度按每平米15只為宜。
2.1.2分群:應把公母分開飼養,個別弱雞應抓出來單獨喂養。
2.1.3飼料及飲水。用中雞料日喂3~4次,飲水要充足。
2.1.4注意雞舍衛生。活動場地的雞糞每天要清掃,定期消毒。
2.2林下飼養階段管理 經過棚舍飼養20天后,轉入林下飼養。
2.2.1要增建棚舍。應在林地間選擇適當的地方修建多個簡易雞棚,棚舍的大小按每平米8~10只為宜。
2.2.2開辟水源。雞的代謝很快,飲水絕不能缺。在放入林地以前必須將水引入林間固定位置,要安裝自動飲水槽。水源應清潔衛生,無任何污染。并定期給水中加入治療、消毒等藥品,但要注意休藥期。
2.2.3定時喂料。雖然林地的野草、昆蟲能給雞提供一些食物,但只能作為補充料,還必須定時喂料,日喂次數以2次為宜。
2.2.4加強日常管理。一是要勤觀察。隨時掌握雞群的動態,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二是要勤打掃。雞舍內的糞便要及時清掃和消毒;三是每月要進行一次驅蟲;四是要做好防逃、防盜、防天敵工作。必須在林地周圍建1.5米高的尼龍網圍欄,最好在養1只犬和幾只鵝守護雞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