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秀芳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中指出:“農村人口眾多是我國的國情”,“加強農村計劃生育服務設施建設,繼續穩定低生育水平”,“積極擴大對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實行獎勵扶助制度試點和西部地區計劃生育‘少生快富扶貧工程實施范圍”,充分體現了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新農村建設,為解決人口問題提供了重大的歷史機遇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現代化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歷史任務。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無疑又迎來了繼續堅持、重點突出和不斷突破的歷史新階段。
第一,努力增加農民收入,為解決人口問題奠定物質基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根本目的是富裕農民。這些支農、補農、惠農、富農的政策措施,有利于減少農民群眾對子女數量的追求,可以縮小農村男、女勞動力的差異,減弱農民群眾對生育子女性別的選擇。
第二,著力培育新型農民,為解決人口問題奠定思想基礎。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農民思想素質、文化素質、身體素質的不斷提高,可以從根本上轉變他們的婚育觀念,淡化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幫助他們盡快走出“越生越窮、越窮越生”的生育怪圈。
第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解決人口問題奠定社會基礎。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有利于改善農村生產條件和農民的生活習慣,有利于改善基層計劃生育服務機構建設,有利于提高人口信息化建設和應用水平,特別為建好用好各級人口學校、人口文化大院、人口文化廣場等提供了新的歷史機遇。
第四,建立農村保障體系,為解決人口問題奠定群眾基礎。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完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城鄉社會救助體系,以及實行計劃生育獎勵扶助、特困救助、特別扶助等制度,有利于從根本上解除群眾實行計劃生育的后顧之憂,提高流動人口特別是農民工計劃生育管理服務水平。
第五,構建現代村鎮體系,為解決人口問題奠定堅實基礎。小城鎮建設和城鄉一體化是新農村建設的主要任務,也是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主要途徑。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反哺農村,可以縮小城鄉差別,打破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模式,鼓勵農民走出農村、走向城市,為農民建功立業搭建平臺,為農民接受新型婚育觀念創造條件。
第六,加強民主政治建設,為解決人口問題奠定組織基礎。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和全省人口計生系統開展的“雙推優”活動,有利于改善和提高農村計劃生育干部的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和工作報酬,有利于調動基層計劃生育工作的工作積極性,有利于基層計劃生育協會作用的發揮,可以逐步下移工作重心,徹底解決基層有人管事、有人辦事的問題。
新農村建設,為解決人口問題提供了廣闊的歷史舞臺
各級人口計生部門和工作機構要緊緊圍繞“倡導新風尚、培育新農民、創建新農家、建設新農村”這一主題,充分發揮人口計生網絡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作用,成為新農村建設的踴躍參與者和大力推進者。
第一,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建設新農村的基本思路是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人口計生部門要牢固樹立“有作為才能有地位”的觀念,緊緊圍繞“五句話”的總要求,把人口計生工作納入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規劃,找準位置,主動融入,突出重點,發揮優勢,力爭有所作為。
第二,立足本職,力所能及。人口計生工作的主要任務是穩定低生育水平,統籌解決人口問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新農村建設創造良好的人口環境。全面落實計劃生育基本國策,本身就是為新農村建設貢獻力量,我們必須立足本職,揚長避短,本著力所能及、盡力而為的精神,投入新農村建設。
第三,整合思路,求實創新。計劃生育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優質服務,政策推動,綜合治理等工作,都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根據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要求,我們要善于正確處理繼承與創新的關系,把我們所做的工作同新農村建設掛起鉤來,堅持改革創新,使之更加豐富、完善、拓展、延伸,在新農村建設當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第四,提供信息,當好參謀。要了解群眾的需求,搞好信息傳遞。全面、完整、準確地掌握信息,充分發揮人口計生工作人員走村串戶、與群眾聯系密切的優勢,利用人口和計劃生育信息化網絡,搞好農民群眾需求的調查、梳理、分流和反饋,為黨委、政府實施科學決策當好參謀。
第五,搞好服務,提高素質。農村“一人得病、全家返貧”,“出生一個殘疾兒、就會拖累一家人”的現象非常突出。我們要大力實施避孕節育優質服務、生殖道感染干預、出生缺陷干預“三大工程”,積極開展環孕情服務和查體治病活動,更好地促進家庭文明幸福。
第六,強化宣傳,營造氛圍。計劃生育本身就是一場移風易俗的思想革命,要深入開展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和關愛女孩行動,大力發展農村人口文化大院、人口文化廣場,積極組建文藝宣傳隊,強化宣傳教育效果,引導廣大農民群眾樹立科學、文明、進步的婚育觀,促進農村村容整潔,營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
第七,落實政策,關注民生。要全面建立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和特別扶助制度,認真落實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和基本項目技術服務免費政策,積極開展對計劃生育困難家庭社會救助活動,充分利用相關部門出臺的各項惠民政策,體現對計劃生育家庭的優先優惠原則,真正讓計劃生育家庭體會到政治上有地位、經濟上得實惠、生活上有保障。
第八,村民自治,民主管理。人口計生部門要協同組織、民政等部門,充分發揮村級計生協會的作用,修訂完善計劃生育村民自治章程和村民公約,建立健全計劃生育村民議事會和議事小組,全面推行計劃生育村務公開、服務承諾、有獎舉報、評議監督制度,加快農村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進程。
(作者單位:161400黑龍江省嫩江縣嫩江鎮政府人口和計劃生育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