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濤
摘要: 在追求可持續發展的現代社會,植樹造林是保持水土穩定、促進生態平衡、維持社會各項發展長久可持續的重要措施。植樹造林中的技術方法和管理措施涉及領域廣泛,包含有植物學、生態學、環境學等多個學科的內容。我國植樹造林技術發展至今,在經歷過許多技術誤區之后,逐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技術方法和管理措施。
關鍵字:植樹造林;技術;措施
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及社會的進步,人們逐漸意識到發展經濟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因此,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生態文明建設也被提到了新的日程。植樹造林是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一項重要舉措,在退耕還林、退耕還草等一系列號召的響應下,有關植樹造林的技術和措施也從摸索、不成熟的狀態逐步邁向成熟,同時形成了針對多種地形、不同條件的植樹造林的技術和方法,文章將對植樹造林中的技術措施進行簡要的分析和總結。
1.植樹造林的前期工作
1.1植樹造林前期的土地準備
植樹造林前對土地的準備工作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前期準備,包括對土壤情況、生態環境情況的調查與分析,土壤的翻耕、沃肥等工作內容。在進行土地準備時,需要對土地進行清理,將造林區內的灌木、雜草、地面上的樹根等會對后期植樹造林造成影響的雜物進行清除,可通過使用機器或人工直接進行割除,使用點火的方式進行清理,以及播撒化學藥劑的方式進行雜物的清理工作。對造林區進行清理之后,需要對土地進行翻墾,可根據造林區的實際面積及形狀選擇合適的翻墾方式,力求土地準備工作的經濟性和效果性。
1.2植樹造林前期的樹種及種植準備
植樹造林樹種的選擇受造林區的氣候條件以及土壤生態條件的制約,同時受造林區規模以及造林目的的影響,因此,在選擇植樹造林的樹種時,需要權衡多方影響因素來進行篩選。在確定種植樹種后,可通過一定的選種或選苗方法選擇和培養所需樹木,通常采用播種、植苗或者分殖等方式進行種植工作,在采用植苗法進行樹木種植時,要選擇苗木通直,頂芽、根系發達的幼苗進行栽種,以保障造林區樹木的成活機率。在植樹造林的種植工作之前,還需對種植季節、時間進行選擇,合適的種植、生長時間能夠較大程度的保障造林區樹木的成活幾率。[1]
2.植樹造林中的植樹技術
2.1采用播種的植樹造林方式
采用播種的方式進行植樹造林,就是直接將樹木的種子直接播種至造林區內,這種植樹方式操作較為簡便,但其對土地和種子的要求較為嚴格,對播種后期的管理要求也較高。因此,使用播種法進行植樹造林時,要做好前期土壤的調整工作,嚴格對樹木種子進行篩選,選擇顆粒飽滿、健康、易成活的樹種,精確控制樹種的萌發條件,選擇合適的種植密度和播種數量。為保證植樹造林的效果,在樹苗初期生長后,要對造林區的樹苗密度進行控制,去除部分生長稠密區的樹苗,對種植失敗的位置進行補種。
2.2采用植苗的植樹造林方式
植苗造林是將樹苗通過統一的培育之后移植到造林區的一種造林方式,此時的苗木具有發育良好的根系,因而能夠適應較為惡劣的造林區環境,也適合于種植規模較大的造林區進行植樹造林。但是由于這種方式種植的樹苗需要進行移植、運輸等環節的處理,因此種植技術在保障樹苗的成活率上占有極大的比重,如何最大程度的保存樹苗根系水分和對樹苗盡可能少的造成傷害是采用植苗的種植方式進行成功育林的關鍵。
2.3采用分殖的植樹造林方式
采用分殖的植樹造林方法是直接采用樹木的樹枝或者使用樹木的樹干作為種植材料進行造林的一種方式。這種造林方式可以較好的繼承母苗的優良性能,還具有育苗工作及其簡便、種植方式簡單、初期生長速度較快等優點。[2]但這種造林方式對造林區的土壤條件和生態環境要求較高,同時受母體樹木條件的限制,無法滿足大規模植樹造林的要求,同時對樹種也具有一定的限制,對于數量較大、生長速度快并且能夠進行營養繁殖不定根的母樹樹種較為適用,種植者可根據造林區的實際情況進行植樹造林方式的選擇。
3.植樹造林后期的管理措施
3.1育林中的苗木管理
在植樹造林中樹木種植之后到樹木生長至穩定階段前的育林管理工作是保障造林區樹木成活率的重要方式。此時的苗木抵御環境變化的能力較差,對管理的依賴作用較強,因此,苗木管理人員應當定期對造林區的苗木進行檢查,對病蟲害等問題進行提早預防,在發現病蟲害問題后,應當及時處理,防止病害情況的大范圍傳播。盡量減少自然災害對苗木的影響,對環境中的惡性競爭進行控制,提高樹木的成活幾率。
3.2植樹造林后期的封山育林管理
封山育林是一種傳統但有效的育林管理方式,在樹木成長到穩定的階段之后,樹木自身免疫力得到大大提升,對管理的依賴程度降低,可進行封山育林,減少人類活動對植樹造林的影響,促進樹木茂密的生長。封山育林的人工投入小,充分的利用了造林區植被的自我恢復能力,能夠最快速的使造林區中的林木生長為森林或灌木區。封山育林是充分遵循自然的規則的體現,能夠對造林區的結構進行完善,同時調整林區的生態結構。
4.結語:植樹造林需要與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做好整體性規劃工作,在退耕還林、經濟林等植樹造林計劃生成之后,要根據當地的土壤、氣候等實際的生態環境對樹林的種類進行選擇。育林工程是一項歷時較長的工程,植樹造林的成功與否與樹種的適宜程度、種植技術以及相關的管理措施有關。植樹造林工作良好完成與人類社會的各項工作息息相關,是提高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指標的重要措施,同時也是人類發展遵循自然發展法則、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式。
參考文獻:
[1]鐵筱睿,李建.當前造林樹種選擇的誤區及對策思考.農業與技術,2013(4).
[2]黃鶴,姜娜,蘭孝鵬.植樹造林及其養護方法研究[J].中國科技信息,2013(16):201-202.